口述:陈翔
采访:韩青 吴向都 邱建萍
时间:2021年7月
陈翔:1975年3月出生,福建福州人。现任马尾区委组织部副部长,2019年、2020年连续两年被评为优秀公务员并被授予记个人二等功奖励。2018年12月,作为福建省第十一批援宁干部,到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原州区挂职,担任原州区区长助理。挂职期间,聚焦原州110个贫困村、10.5万建档立卡户,着力提升减贫带贫益贫实际成效,使闽宁协作和对口扶贫工作再上新台阶、提升新层次。两年来,协调安排省级援宁资金10400万元、马尾各界社会帮扶资金2250余万元,与原州区对接落实帮扶项目80余项。
深化互访交流 完善帮扶机制
2016年,在闽宁协作20周年之际,马尾区接过了泉州市泉港区帮扶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原州区的接力棒,在那撒下了对口扶贫的种子。当我2018年底到原州区的时候,两区在劳务协作、易地扶贫搬迁、扶贫车间建设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多成效。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如何进一步做好对口帮扶工作成为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经过深入调研,我深知,脱贫成效要稳,构建长效帮扶体系最为关键。
挂职期间,我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全力推进马尾原州两区的交流与合作。2019年以来,我先后协调两区互访交流25批次270余人次,推动签订帮扶协议9份,助推两地在劳务、资金、技术、教育等方面深化协作,使两区的交流合作向更高层次、更宽领域发展。例如2019年6月,我协调推动两区召开对口扶贫协作交流座谈会,在座谈会上举行了两区生态扶贫结对帮扶、村企和社会组织结对帮扶签约仪式以及马尾区企业家捐款仪式,马尾区6家企业、10家社会组织分别与原州区16个深度贫困村实现结对帮扶,进一步巩固了两区深厚情谊,实现所有深度贫困村携手奔小康全覆盖。再如,2020年6月中旬,协调马尾区委书记游通铃率队到固原市原州区考察对接两区帮扶工作,并在原州区召开马尾区与原州区对口协作联席会议,签订两区《2020年深化互学互助对口扶贫协作框架协议》,协调组织马尾区7个强村、2家企业、1个社会组织与原州区7个挂牌督战村签订村村、村企、村社结对协议,实现了对原州区9个脱贫攻坚挂牌督战村结对叠加帮扶全覆盖(2个挂牌督战村与深度贫困村重叠,已于2019年签过协议)。
坚持产业带动 提高“造血”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产业扶贫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也是增强贫困地区造血功能、帮助群众就地就业的长远之计。我严格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要加强产业扶贫项目规划,引导和推动更多产业项目落户贫困地区”的工作思路,加快谋划扶贫项目落地,全力推进各类扶贫车间、特色产业建设。
为了能够动员更多优质企业来原州投资,我积极向福建及福建以外地区多家企业宣传推介原州区的招商引资项目及优惠政策,主动靠前做好服务保障。通过穿针引线,我成功协调11家闽籍企业到原州投资兴业,投资额达7.4亿元,同时大力支持27个扶贫车间建设。例如,2019年4月,福建融侨集团与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人民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发展融侨固原畜牧产业项目,总投资达10亿元,该项目是固原市单体投资最大的农业项目。3个月后,总占地面积1.2万亩的融侨(丰霖)肉牛生态产业园正式动工。2020年8月,养殖示范区正式投入试运营,包括中科院院士以及来自美国、新西兰等中外专家团赴园区指导;9月,融侨丰霖(宁夏)肉牛生态产业园正式开园。闽宁荣,固原丰,融侨于宁夏固原的精准扶贫之路,倾注了闽宁两省各市、各区、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和大力支持,也体现了融侨产业建设速度,是国家东西部扶贫协作精神的实践,受到了全国权威媒体的长期关注及报道。
2018年底,我在头营镇利民村调研时发现,利民村部分村民温棚闲置。原州区海拔高,夏季气温低、昼夜温差大,非常适合香菇、滑菇、大球盖菇等生产出菇。于是,我和驻村工作队合作协调,组织村民到甘肃武威市天祝县香菇基地观摩学习,尝试在菇类种植上寻求转机。“没想到种香菇这么挣钱,是种西红柿、辣椒的一倍”“要是我家的温棚也能种植香菇就好了”,这是村民李某山到基地观摩学习后的感慨。有了思路就要行动,2019年6月,工作组安排200万元闽宁资金,从福建引进一批香菇优良品种,按每户发放4000袋菌包的标准,开始在头营镇利民村和寨科乡中川村10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中进行试种,由福建省农科院负责提供技术支持,村民只负责种植,出棚的香菇由企业就地回收。2020年3月,李某山的一个温棚第一茬香菇就卖了9000多元。那年,李某山的女儿正好高考过了本科线,“以前还想着考上了学费咋办,现在政策这么好,靠着这几个温棚一年都够她四年的学费了,生活真是好了”。
除了探索建立食用菌特色种植带贫的“利民村”模式外,我还通过广泛深入地调研论证,探索参与移民搬迁帮扶“福马村”模式、肉兔特色养殖助力残疾人脱贫的“马场村”新模式等,吸纳带动当地贫困人口就业2000余人,直接受益贫困人口7万多人。
抓实消费扶贫 拓宽销售渠道
消费扶贫是一个双赢之举,既能够让贫困地区的农户脱贫致富,又能让普通市民享受到优质正宗、性价比高的特产。以2019年初宁夏六盘山特产馆在福州开业为契机,我进一步在“宁货闽卖”上下功夫,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打开宁夏特产的销路。主要做了以下努力。
一是建立消费扶贫公益平台。2019年年初,为了帮助福州市宁夏六盘山特产馆扩大销售渠道,我和援宁工作队积极协调两区建立消费扶贫公益平台,帮助企业拓展线上平台和商超渠道,实现销售渠道由福州市向福建全省辐射。
二是探索企事业单位团购“马尾模式”。为了扩大消费扶贫效果,我与援宁工作队协调马尾区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与宁夏六盘山特产馆签订团购协议,并鼓励机关企事业单位将宁夏系列产品纳入马尾区工会福利产品目录,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购买。在我挂职期间,特产馆先后在马尾、闽清、连江、永泰、晋安、闽侯、长乐等地开设了1家总馆和9家分馆,真正实现了“西货东卖”“宁货闽卖”。
三是支持企业参展“海交会”。海峡两岸经贸交易会是福州最大的经贸交流盛会,是促进两岸经贸往来、推动海西对外开放的重要平台。我利用举办第二十二届“海交会”的机会,积极组织固原当地企业参加,让原州的特色农产品更好地走出去。为了让企业能够顺利参会,我前前后后忙碌了几个月。一方面,要与企业沟通展销产品的种类,最终选定了13家名优特公司的产品,包括枸杞、小米、胡麻油和牛羊肉等42个品种;另一方面,还要与福州这边的展览方对接好展会。经协调,此次展会共安排免费展位8个,签订购销协议金额达800多万元。
为了保证产品的品质,我还协调原州区扶贫、商务、农业部门对相关企业和产品进行认证,以此为基础探索出了一种以高标准的供应体系、可追溯的质量体系、多层次的销售体系、有实效的带贫体系这“四个体系”为支撑的“宁货闽卖”消费扶贫模式,将原州及周边30多家宁夏企业300多种农特产品纳入馆内,累计实现销售额4000多万元,带动原州区建档立卡贫困户7100余人增收。该消费扶贫模式得到国务院扶贫办的高度肯定。
坚持“智志”双扶 助推长远发展
扶贫既要富群众口袋,也富群众脑袋。我持续深化两地劳务协作,在输转就业上下功夫,鼓励更多的青年走出家乡找工作,实现脱贫致富梦。两年来,我先后协调组织600余名原州籍务工人员赴福建就业,其中建档立卡户500余人。特别是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我一边协调马尾方面帮助原州区订购口罩、防护服等防疫急需物资,一边关注复工复产形势,根据疫情发展,适时对接福建复产复工和原州转移就业需求,采取包租专机专车方式,协调组织向福建输送4批334名人员(其中建档立卡户233名)赴福建务工,并支持原州就业部门组织到除福建以外的东部地区务工就业1700余人,既解了福建及东部地区企业缺工少人的燃眉之急,又为贫困群众在疫情中逐步“走出门、稳就业”提供了快捷通道。
同时,我还大力支持福建省飞毛腿技师学院办好原州分校,推动原州分校实训基地建设。2018年8月,飞毛腿技师学院在原州区设立分校并开始招生。刚开始的时候,学校只招收了学生74名,租用中河中学的1栋楼用于教学,开设电子技术应用和电气自动化两个专业,学制三年。在援宁工作组的不懈努力和极力推动下,2020年4月,中河校区整体移交给飞毛腿技师学院原州分校,并协调安排闽宁资金200万元支持该校改扩建,实现从“一栋楼”到“一校区”的转变。当时,为了确保福建省飞毛腿技师学院原州分校实训基地能够在2020年9月顺利开学,我经常奔波于原州区人社局和学校之间,一边关心基地的装修进度、实训设备安装情况,一边关注学校的招生情况,最后该年度共有232名新生入学。援宁工作组还推动福建省飞毛腿技师学院由单纯教学到“教学+实训+工厂”的跨越式发展,由飞毛腿集团分三年共投入4500万元,逐步扩大原州分校招生规模至1000人,并将其在深圳的部分生产线搬迁至学校建设现代化实训基地,逐步实现“教学+实训+工厂”产业模式,打造在宁夏乃至全国有影响力的闽宁协作技能扶贫的名牌示范基地,从长远和根本上解决原州区及其周边部分贫困青年稳定就业脱贫问题。
见证宁夏巨变 接续乡村振兴
当初,我被组织选定为援宁干部人选时,也曾犹豫过、彷徨过,想到宁夏天气恶劣、条件艰苦,语言不通、挂职时间长等因素,甚至有点打退堂鼓的念头。然而,积极去面对,困难就会退。想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既然国家有需要,组织已经选定了我,就是对我的信任,我就必须风雨无阻、迎难而上。经过了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后,最终理性战胜了感性,我毅然决然地踏上了去宁夏的征程。
经过援宁工作队共同努力,原州区于2019年实现脱贫摘帽。回顾两年的挂职生活,从东南沿海到西北塞上,这成为我毕生难忘的经历,是我人生的一笔宝贵财富,使我在今后的工作中受益无穷。通过深入贫困地区了解群众疾苦,让我对党的扶贫方略、对习近平总书记的扶贫情怀、对总书记亲自开创的闽宁协作的意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更真切的领悟。通过与当地干部群众并肩奋斗,磨练了我吃苦耐劳的意志,培养了我坚韧不拔的品质,我的工作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领导水平明显增强。2020年7月,中宣部授予援宁群体“时代楷模”称号。2021年7月,福建省人民政府授予第十一批援宁工作队记集体二等功奖励。作为这一先进群体的一分子,作为原州闽宁协作和脱贫攻坚的参与者、亲历者和践行者,我感到无上光荣、无比自豪。
2021年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向世界庄严宣告,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我认为,这个奇迹是伟大、光荣、正确的中国共产党领导团结带领中国人民锐意进取、奋勇拼搏的结果,是数百万扶贫干部倾力奉献、苦干实干的结果,甚至还有1800多名同志将生命定格在了脱贫攻坚的征程上。辉煌已经铸就,但是我们不能自满、故步自封,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展望未来,接下来的路该如何走,习近平总书记已经为我们指明了方向。我们要切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让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我相信,全党全国人民上下同心、携手并进、攻坚克难,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一定能够绘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定会实现。
(来源:《口述福州——脱贫攻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