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徐友镔
采访:吴燕 林巧 陈彦平
时间:2021年7月
徐友镔:1976年6月出生,福建闽清人。现任闽清县委组织部副部长、一级主任科员,挂职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回族自治州奇台县委组织部副部长。先后获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回族自治州“民族团结一家亲”和“民族团结联谊活动先进个人”称号等。2021年5月,被授予“福建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荣誉称号。因表现突出,为福建省第七批援疆唯一留任干部。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回族自治州奇台县位于天山北麓东段,准噶尔盆地东南缘,西距乌鲁木齐市195千米。全县辖9镇6乡,有68个村民委员会、23个社区,县域总面积1.93万平方千米。2020年,县域总人口约30万人,流动人口约4万人,有全国唯一的塔塔尔族民族乡。
舍家远行,用共产党员的忠诚担当支援边疆建设
作为一个南方人,我一直对传说中的神秘西域充满好奇和向往。2016年11月,在看到组织下发的关于报名援疆的文件后,我陷入了矛盾。2017年初,我还是选择遵从自己的内心,放下了妻儿和多病的老母亲,作为福建省第七批援疆干部人才197人中的一员,踏上了飞往新疆的航班。
在特殊的历史时期,第七批援疆干部人才与新疆当地干部一道,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和工作挑战,承担着维稳值班、群众工作、脱贫攻坚、民族团结、“两面人”整治等中心任务。我们这一批援疆干部人才与往批相比,任务最重、压力最大、管理最严、回家最少,驻村下沉最深、时间最久。福州援疆分指挥部作为临时派出机构,人员身份悬殊且流动频繁,团队配合协作和队伍管理面临挑战。经过多年组织部门的磨炼,我很快适应了工作,成为指挥长的参谋助手。
老少边穷地区一般都是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在新疆,推进脱贫攻坚与加强民族团结工作相辅相成、不可分割。至2020年,我积极参与民族团结工作,持续结对帮扶4户维吾尔族“亲戚”逐步摆脱贫困,过上幸福生活。但在脱贫攻坚的关键冲刺阶段,恰逢第七批援疆任务即将结束,我的帮扶任务可能就此中断。在奇台县委组织部和福州援疆分指挥部书面申请挽留和家人的支持下,我坚定了继续留任帮扶的决心,决定做好前后批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智力扶贫,用共产党员的政治担当讲好扶贫政策
我在奇台县承担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白天在受援单位工作,二是晚上在福州援疆分指挥部工作。在受援单位——奇台县委组织部担任副部长的4年多来,我先后分管了援疆工作、“访惠聚”工作(新疆特色)、信息调研、党员远程教育、干部教育培训、干部信息管理等。刚来的时候,受援地机关单位内部氛围沉闷、效率低下问题较为严重,我通过各种形式主动加强与当地干部沟通交流,与他们打成一片。在我的分管工作中,最有成就感的是输送当地干部到先进省份和国内知名高校学习培训,拓宽了干部视野,更新了工作理念;最有现实意义的是争取了闽清县援助资金100万元,助力西北湾镇三屯村新建文化活动中心,留下了梅奇两地人民友谊的见证。
我在组织部门工作多年,深知不折不扣贯彻执行党中央、省、市、地区决策部署的重要性。在援疆期间,我利用业余时间,不断学习锻炼、充实提升自己,把学深学透扶贫政策作为与建档立卡贫困户有效沟通、做好脱贫攻坚工作的敲门砖。此外,我积极与县扶贫办同志加微信、交朋友,经常请教政策方面的问题,因此,还被他们称为当地援疆干部的“政策通”。
2017年12月,是第七批援疆干部入疆后的第一个冬天,全疆深入开展“结亲周”活动,即在结亲结对户家中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学习同劳动,七天时间。对我来说,最大的挑战是气候、饮食和语言,比如在零下二十几度下住在乡村平房,三餐吃馕饼或拌面,无法洗澡,在户外旱厕方便,与人交流是夹生的普通话。因此,“结亲周”活动刚开始几乎没有人主动报名。作为脱贫攻坚和民族团结工作的负责人,我带头并动员其他5名专技人才一起收拾行李坐车到坎尔孜乡华侨村。与他们不同的是,我专门带了一份当地惠农惠民政策汇编册子。我们在少数民族群众家的任务主要是宣讲党的惠农政策和法律,摸排各家具体情况,了解困难与诉求,帮助结亲户制订帮扶计划,帮助干家务。我与建档立卡贫困户开始是两个月见一次,后面是一个月一次,最后是随时见。睡在群众家的炕上,曾经感冒发烧过,也在背上长过脓疮,还闹过肚子,被种种水土不服折磨,但我也都坚强地克服了。几年下来,我在新疆有了两个“新收获”:敞亮的头顶和飙升的血压。但最后,我和贫困户从生分局促到亲如家人,真情终于换来了真心。
因户施策,用共产党员的为民情怀书写幸福生活
实施精准扶贫方略,找到“贫根”,对症下药,靶向治疗是确保工作针对性、有效性的关键。通过走访,我深知少数民族帮扶对象除了“等靠要”思想严重外,致贫原因因户而异、因人而异。在我帮扶的3户对象中,就有因病、因残和刑释解教人员3种类型。这意味着“扶智”“扶志”任务艰巨,“输血”与“造血”措施要并重。
作为帮扶对象的“当家人”,我在每年年初,带领帮扶小组,逐户到帮扶对象家中,根据“两不愁三保障”标准,分析研判收入构成情况,在巩固牲畜、耕地、草场等财产性收入基础上,努力扩大经营性收入比例。逐项排查住房、医疗、教育以及计划生育补助、残疾补助和农村低保补助等补助金情况,防止漏领漏补。通过各方努力,收集有价值的信息,重点破解富余劳动力就业保障、增加稳定收入的难题。此外,通过每月入户摸排诉求、重大节日开展慰问等形式,全方位、多形式地开展帮扶,确保了帮扶对象家庭收入水平稳步提升。
比如,帮扶对象热某汗是因病致贫,每年要花费大量的医药费。我筹措资金1.2万元为她家捐赠一头牛托管分红,帮助改善人居环境,修建围墙,新建平房三间,实现居住区、生产区和养殖区三区分离;帮助2个子女申请援疆资助贫困大学生补助金30000元和榕树助学金3000元;此外还帮助其丈夫和女儿多方联系工作,增加现金收入,减轻经济负担。又如,帮扶对象亚某属于刑释人员,离异再婚。在他离家参加培训的一年多时间里,我帮助他妻子和1岁多的儿子申请农村低保,筹措1.2万元捐赠一头牛托管分红及100只鸡苗。最重要的是,我把对他的思想挽救作为头等大事,耐心宣读法律和政策,帮助他摒弃恶习,考取三轮车驾照,重振生活的信心,通过跑运输增加经济收入。在脱贫攻坚路上,我收获了帮扶对象感动的泪水、一次次深情挽留和各种自制的民族食品、手工艺品,由衷地感受到党中央的英明决策和祖国大家庭的温暖。
彰显担当,用共产党员的旗帜本色深化东西部协作
2020年底,脱贫攻坚取得了全面胜利。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要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动脱贫地区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考虑到我个人力量渺小,开展的帮扶成效有限。因此,我积极向闽清县委、县政府申请援疆资金190万元,投入“扶志”和“扶智”事业。其中,安排100万元用于助力西北湾镇三屯村新建文化活动中心,30万元帮助受援单位提升软硬件条件,10万元投入到具体帮扶措施上。
再过一年半,我将完成两任六年的对口援疆任务。我在走之前能想到什么?在走之后能留下什么?这是我现在需要思考的问题。我认为,管根本、利长远的是人的思想观念不能滑坡。我的家乡是闽清县,简称梅城。我要发扬梅花“凌寒独自开”的高贵品质,利用争取的50万元资金作为启动金,建立“梅花”党员干部交流发展基金,作为组织小规模的奇台县党员干部赴福建省、福州市学习取经或申请选派干部到奇台开展短期调研和指导的专项经费,以“短小精悍”的形式开展,以期与智力援疆中大规模干部培训形成相互补充,更好地促进福州与奇台两地的交流交往交融。
在全国东西部扶贫协作中,“闽宁模式”是标杆。在实践中,我认为,一是只有坚持民生优先才能最大限度争取人心。在资金投入上重点保障民生,在产业规划上着力带动民生,在项目建设上优先改善民生,通过改善民生最大限度争取民心。二是只有坚持深化交流合作才能促进双方共赢。作为援疆干部的一员,我可以通过借助自身、部门优势的资源,实现援疆效益最大化。三是只有坚持理念创新才能实现工作有效突破。通过智力援疆、干部人才援疆等方式,把沿海发达地区先进理念引进受援地,帮助当地干部群众摆脱固有的思维定式。
对我来说,新疆是人生的一个重要坐标。在这里的六年,是与人生对话,是在远方写诗,是我一生中浓墨重彩的一幅画卷。无论是第七批还是第八批,我都在感受援疆的真谛,用心演绎着援疆故事。每当困顿的时候,我都会回望走过的路,汲取前进的力量。援疆干部是平凡的,只有当坚守成为一种态度和习惯时,就能更加坚定地回答出援疆“三问”。
(来源:《口述福州——脱贫攻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