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林山
河口,河流注入海洋、湖泊或其他河流的河段。所有的河流都有河口,有的还不止一个。福州“派江吻海”,河流众多,如白马河、晋安河、安泰河等等,河口自然也多。但在福州,若说到“河口”,则是专指台江的河口。
台江地处闽江下游,这里江面非常宽阔,水流平缓,由上游经中游水流携裹下来的泥沙长期积淀,形成大大小小的沙洲。这些沙洲渐渐硬化成了人们聚居、繁衍生息的村落,如苍霞洲、义洲、帮洲、新洲等。洲与洲之间的来往,往往是靠舟船。水运成了早先台江地区的重要通道。
南台江水,在河口这里往陆地延伸,曲里拐弯,相传流转三十六曲后就流到了南台万寿乡,
就是现在新港社区的琼河河口,南公园的东边。当年海路经闽江口来福州的高官巨贾都是从河口上岸。走海路离开省城的,也是从河口登船。
河口是内河渡口,叫作河口渡。过去,河口渡东边通往鼓山脚下的前屿、后屿和鼓山等13乡。西边连着台江繁华区域,北从琼河流到水部门入城,是古时福州的一个交通要道。
南宋绍兴四年(1134),河口成为对外交流和贸易的口岸,官府在此设管理机构“临河务”。
明洪武五年(1372),朱元璋派杨载出使琉球,琉球中山王察度就派弟弟泰期到中国朝贡,开始了我国与琉球国的往来。福州与琉球国的关系特别密切,如洪武二十五年(1392),朱元璋应琉球国的请求,赐台江河口地区“善操舟者”“闽人三十六姓”去琉球。
明弘治十一年(1498),为方便海上贸易,特别是便利琉球贡船往来,福建督舶邓太监组织在河口尾开凿人工河道“直渎新港”,甩开弯弯曲曲的老河,直通闽江,这条河就叫“新港河”。《闽都记》记载:“新港在河口尾,径趋大江,便夷船往来。”现在这里还是称“新港街道”。
因新港河内外贸繁忙的交通需要,附近河道修建了许多桥梁。据明兵部尚书林瀚的《尚公桥记》,明正德七年(1512)一天,朝廷派驻市舶司的督舶太监尚春,到福州进贡厂“会盘”,查验琉球船货运情况,发现这里提举司衙门临时随架随撤的简易木板桥已破旧不堪。木桥因桥板、护栏绳腐朽,还造成人员落水事故,就出资建石桥,以方便搬运琉球进贡货物,人称“尚公桥”。后来又在桥东边竖起“怀远坊”,在桥西建了“控海楼”。“楼可远视,坊可少憩,桥可安行。”
河口渡打铁港的两岸,人员往来频繁。但因河水流湍急,靠船只摆渡既慢又容易出事。涌泉寺方丈道霈的《河口万寿桥记》说:“水部门外,河口渡河狭舟小,竞渡者众,往往舟复。”看到这个情况,清康熙七年(1668)五月,涌泉寺僧人成源募善款重新造桥,靖南王耿精忠、当地人柯应寀也出资赞助,共获得资金白金2000多两。在大家的努力下,第二年底建成这座石桥。因为桥所在地属万寿乡,也为了对抱病造桥的成源和尚表示感谢和祝福,人们就把这桥叫万寿桥。为了区别此前300多年先建造的那座连接台江和仓山的万寿桥,就加了前缀,叫作“河口万寿桥”,民间也称小万寿桥。清康熙九年(1670),成源请道霈方丈写了《河口万寿桥记》,刻在石碑上,嵌于桥边万寿庵左侧墙上。后来石碑移到于山碑廊。
河口新港成为琉球等诸蕃国贡船集中泊地,附近有“河口天后宫”和著名的“柔远驿”(琉球馆)等,都是福州海外交通史的重要遗迹。清朝康熙年间开海禁后,这里的对外贸易更为繁华。
斗转星移。后来,“繁华殷盛,曾为全城之冠”的河口所承载的港口和贸易功能悄然消退。如今,“南公河口街区”正在营造以“封贡”“手工艺”“古厝”等为特色的文旅新地标。
《福州晚报》(2024年11月20日 A07版 闽海神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