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双峰雨
公元1541年的早春,连江龙西铺的一条小巷里,伴随一阵惊雷,一个男婴呱呱坠地。483年后的今天,连江县城的街心有了一座以他名字命名的公园。园内耸立着一尊石雕像,手握书卷,腰佩利剑,文雅俊秀,又高大魁梧,透出一股凛然正气。公园名叫陈第公园,这尊雕像主人就是有“福建徐霞客”之称的陈第。
胸怀大志
少年不忘英雄梦
陈第,字季立,号一斋、子野子,晚号温麻山农,别署五岳游人。连江县城龙西铺(今凤城镇玉荷西路)人。
陈第出身于书香门第,6岁即熟读四书五经,一目十行。8岁受经学于家庭,不读传注,善于独立思考,博览群书,且爱藏书。他少怀报国大志,闲暇时,他学击剑,读兵书、研兵法,人称“狂生”。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仅18岁的陈第补弟子员,中秀才第一。
嘉靖四十一年(1562)八月,戚继光从浙江追击倭寇到连江,时倭集马鼻礁屿,潮水退后四周均为烂泥滩涂,进军受阻。戚继光等人亲自登门求教,陈第当即进献“平倭策”,大量制作“土橇”,武装戚军,获得全胜。如今,连江沿海尚流传着一句民谣:“儒将衣冠今已杳,尚教渔子脚撑舟。”
万历元年(1573),俞大猷召陈第到他幕府,尽得用兵谋略。万历四年(1576),陈第任五军四营中军,守蓟门。次年改任潮河提调,出守古北口,掌管边境贸易。不久擢升为蓟镇游击将军。
万历十一年(1583),陈第辞职回乡。古北口的父老兄弟依依难舍,涕泣相送。临行时,陈第将自己多年薪俸积蓄,悉数赠予当地民众,仅留一剑随行,时年42岁。
游学讲经
陈第在福州的岁月
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陈第游学于三山(今福州)。次年,陈第仍游学三山,与郭道见、包惟义、苏集高等学友在如兰精舍谈诗论经,并与莆田的林兆恩频繁会晤,畅谈“心性”之学。隆庆五年(1571),陈第再次在福州讲学,作《洗心训》,以示三山诸生。
万历二十三年(1595)冬,陈第前往福州拜访旧友,并作《三山感旧》一诗:“嗟予远行役,归来十二春。殷勤觅夙好,踪迹何沉沦。如兰精舍地,夜雨滋荆榛。人生顾如此,感叹徒酸辛。”
万历二十九年(1601)初秋,陈第与沈有容、王锷同游福州南台,在山上刻石留念,并序“万历辛丑秋,余同宛陵沈有容、温陵王锷游南台,二君下山,余独留经月,漫题”。为记游此事,陈第作《游福州南台》一诗:“探奇不惮遥,五岳长为客。坐破南台云,乾坤何日夕。”
万历三十一年(1603)十月,时值金秋,陈第自泉州读书完毕回归老家连江。途经福州,重游南台旧地,又作《重游南台》五律诗一首,诗云:“昔慨荆榛满,今看景色开。前江联群邑,列壁挂楼台。灯影摇明月,钟声落上台。云铺平野阔,风送远潮回。坐久僧同定,机忘鸟不猜。疏畦绿曲径,石室净浮埃。帘卷烟霞入,窗虚鹳雀来。甘泉苏病渴,香茗醒重醅。最是幽楼处,偏宜作赋才。一秋游未厌,欲去便徘徊。”
赴台剿倭
呕心沥血著就《东番记》
明万历三十年(1602)冬,陈第随沈有容赴台剿倭。陈第在台湾大员登陆后,充分利用短暂的二十余天时间,走访民众,到台南至高雄一带高山族聚居的村社,实地考察了高山族生产生活情况,写下了著名的《东番记》。
陈第《东番记》成书年代,正处于大规模开发台湾前夕。他逝世后约半个世纪,郑成功驱荷复台,对台湾进行开拓和经营,台湾西南部的高山族逐步由原始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因此,陈第《东番记》对17世纪初高山族仍处于原始社会发展阶段的描述,就显得弥足珍贵。
《东番记》还记载了台湾高山族人民和祖国大陆人民之间的密切交往和贸易关系,是反映我国各民族友好关系的历史见证。明郑和七下西洋,对台湾高山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东番记》中亦有反映。《东番记》全篇不到1500字,囊括如此丰富的内容,可算一篇杰作。问世以来,由于史料价值高,得到海峡两岸学术界的重视与好评。
陈第不仅擅长诗文,尤其对音韵学深有研究。其晚年为了专心古韵学著作,曾经多年旅居南京著名学者和好友焦竑家中,谈经析疑,涉猎奇书。
他重新修订的《毛诗古音考》,是其一生力作。陈第开中国古音韵学研究之先河,是发明中国古音第一人。
陈第除《毛诗古音考》外,著述甚丰,还有《伏羲图赞》2卷、《尚书疏衍》4卷、《一斋诗集》、《五岳游草》7卷、《蓟门兵事》2卷、《蓟门塞曲》1卷、《两粤游草》2卷、《意言》1卷、《谬言》1卷等。生平著述汇编为《一斋集》行世。
喜好山水
游历神州大地
陈第喜欢游览山水,以丰富自己的学识。万历二十五年(1597)陈第挟书浏览祖国名山大川,著《两粤游草》。
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57岁的陈第坐船至海坛岛(今平潭)拜访抗倭名将沈有容,并示以所著《蓟门塞曲》。时值二月初春时节,风和日丽,海不扬波,沈有容乃同陈第乘船泛海,游览石牌洋。写下“海上孤岛,上有二石,宛如碑碣,卓立中流,天下奇观”五句话来概括当时的感受。
陈第从33岁游览京师与长城内外,至75岁游毕五岳,足迹遍及闽、粤、桂、苏、浙、赣、皖、鄂、湘、齐、秦、晋、豫、辽、台,游历了大半个中国,有“福建徐霞客”之称。
明万历四十五年(1617)正月末,陈第因病自闽北镡州(今南平一带)行游返归福州。三月初,回到连江“倦游庐”后一病不起,于三月二十一日病逝,享年76岁。
陈第集军事家、旅行家、古音韵学家、诗人和藏书家于一身,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儒将。然而《明史》不仅没有为其立传,就连与他关系甚为密切的谭纶、戚继光、俞大献、沈有容等人的传记中,对他也只字未提,故有关陈第其人其事,湮没无闻,未能广为人们所熟知,着实令人叹息。
《福州晚报》(2024年11月24日 A07版 闽海神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