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宋征
采访:林文锦 王晓明
时间:2021年8月
宋征:1974年10月出生,福建福州人。现任福州市日出东方小学正校级督导,2020年任晋安赴渭源支教团的领队,在清源镇第二小学支教,挂职担任副校长。
“好儿女志在四方,有志者奋斗无悔。”2020年春,全球暴发新冠肺炎疫情,大多数人自愿隔离在家。在这特殊时期,我作为一名党员教师,积极响应晋安区委的脱贫攻坚计划,怀揣教育初心,用实际行动拥护东西部教育脱贫攻坚计划,于疫情防控期间,带领支教团成员分批次从南方的闽江来到了西北的渭水之源支教。都说支教不仅是一种教育信仰的体现,也是一种家国情怀的表现。这一年来,我与支教团成员以实际行动践行晋安区委提出的晋渭两地教育“一体发展、协同发展、创新发展”宗旨,不断助力渭源教育事业发展,在定西市渭源县书写了一个个平凡又感人的支教故事。
晋渭结情缘 共逐教育梦
自2017年晋安区与渭源县建立东西部扶贫协作关系以来,晋渭两地坚持把开展教育扶贫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创新开展教育人才交流培训、学校结对帮扶和贫困学生资助等工作,搭建起两地之间教师互动桥梁,促进晋渭教育事业优势互补,同频共振。
交流互动助成长,同心永固晋渭情。晋安区教育局充分发挥晋安名师的教学引领、示范、辐射作用,通过选派优秀教师前往渭源支教、送教送培、观摩培训、渭源县教师到晋安跟岗交流学习等活动,将最新的管理经验、教学理念、信息技术进行分享,有效促进东西部教育教学的深度交流,谱写了东西部教育扶贫协作的新篇章。
结对帮扶共逐梦,同向发力谱新篇。晋安区教育局组织中小学、幼儿园对渭源县学校(园)开展常态化结对帮扶。晋安校(园)根据渭源帮扶学校的实际需求,通过物资、资金帮扶和教师交流等措施,为对口帮扶学校办了许多实事、好事。经过3年的帮扶,晋渭两地结对学校互学互鉴,同向发力,关系更加密切。
两地一家亲 帮扶暖人心
我任职的福州市日出东方小学与渭源县莲峰一小开展校际结对帮扶以来,两校多形式、多渠道开展沟通交流。支教期间,受张校长委托,我作为日出东方小学行政班子代表,多次走访渭源县莲峰一小,在校委会成员的带领下,参观了校园,深入了解学校教育教学情况;代表学校向莲峰一小捐赠了15000元,用于该校购买教育教学用品,改善办学条件;就校园文化建设、教育教学、教师队伍建设、学校的规划与长远发展、下一步的帮扶计划等方面,与校委会进行了深入交流,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为了搭建晋渭两地校际结对帮扶学校之间的桥梁,我与支教团教师一道走访了渭源县莲峰一小、莲峰二小、端树小学、渭源县实验幼儿园等多所校(园),并与学校校委会交流分享最新的教育教学理念。
千里送真情 相伴共成长
来到清源二小支教后,我在美术示范课教学中,利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扎实的专业素养及娴熟的驾驭课堂能力,通过有趣的情境创设和想象引导,让孩子们在美术课中发现美、体验美。在日常教学研讨工作中,我特别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同时,我还指导清源二小集团的美术教师开展有地域特色且符合学生学情的教研活动,并就美术教师如何从综合素质、美术核心素养等方面整体融合提升做了指引。
为了丰富学生课余文化生活,我坚持以人为本,立足于支教学校实际情况,以“第二课堂”活动为抓手,指导清源二小和莲峰一小两所学校开展美术社团活动,协助建设丰富多彩的课程。活动中,我带领两校美术组教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掘学生潜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让两所学校的美术“第二课堂”绽放生命活力。
教育是一门艺术,班主任工作更是一门需要智慧的艺术,班级安则学校安。支教期间,我为清源二小和渭源县中心实验小学的老师们带去了一场主题为“做一名智慧的班主任”的专题讲座。在这场接地气的讲座中,我把理论学习与案例剖析相结合,讲座所传达的“德育可以无形、润物必定有声”的理念引发了在场教师的共鸣。
关爱特殊生 共筑七彩梦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关心留守儿童,“让他们都能感受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关爱家庭贫困的留守儿童不仅是言语上的爱心传递,更是行动上的温暖关怀。为实现“精准关爱”,我带领支教团部分教师多次利用周末时间走进清源二小和莲峰一小多名贫困和留守儿童家中,开展“关爱特殊生 共筑七彩梦”志愿服务活动。
每到一户,我都自费为他们送去精心选购的学习大礼包和生活用品,和孩子及家长进行深入交流,详细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和学习生活中存在的困难,鼓励他们自强自立,克服困难,学会自我管理,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与生活,掌握一技之长;鼓励他们树立远大志向,不仅要立足社会,更要常怀感恩之心,用实际行动回报社会,建设家乡。
当我得知有一小部分留守儿童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在学习上信心不足,存在一定的困难,便与支教团成员丁远峰老师联系了华侨大学,制定了“助力扶贫攻坚、青春教育扶贫”策划书,一场为期15天的跨省联动教育扶贫社会实践活动如期举行。来自华侨大学的福建大学生志愿者们用网络授课的形式,为渭源县莲峰一小的留守贫困学生,在线上开展一对一支教帮扶。通过这次实践活动,留守家庭学生们得到了进一步关爱,学习的信心更加坚定。
团队一颗心 支教见成效
我与支教团教师在疫情防控期间如期到岗到位,共同经受住高原反应的不适和东西部饮食差异的考验,不远千里来到渭源,精心打造高效课堂,为学生的成长之路留下温馨难忘的记忆,用自己的支教经历,凝聚起晋渭两地血浓于水的亲情。一年来,我和支教团教师的一场场精彩纷呈的特色教学实践课深受学生欢迎,为他们平添许多暖意:在清源一小,林影老师与学生们合作互动,体验式课堂激发学生们浓厚的学习兴趣;在清源中学,俞铭老师引导学生在生活中体验数学的魅力与乐趣,让数学变得好玩……
在发挥专业所长的同时,我们支教团教师也向西北同仁学习“三苦”精神——苦抓、苦学、苦帮,做到互鉴互学,善始善终。一年来,我们与渭源学校的领导老师相处和谐,积极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公开课示范教学、师生同台散打展演、教研活动、教师基本功比赛、第二课堂活动、三笔展示、希沃软件使用分享……我们与渭源各学校师生形成良好的互通互动,共同交流。
晋渭牵手一家亲,教育扶贫两地情。我和支教团成员在教育扶贫一线,用专业、专长、专注、专诚展示脱贫攻坚的力量,为脱贫攻坚绘上精彩的一笔,在晋渭教育扶贫之路上谱写出平凡又感人的华章,共同书写两地教育事业的新篇章!
(来源:《口述福州——脱贫攻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