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 地情研究
《西海纪游草》:近代第一部游西笔记
2024-12-0311:05:33来源:福建日报

作者:连晓波

 1733212881840274.jpg

《西海纪游草》书影

林鍼(1824—1887年),字景周,号留轩,游美国时自署名“天荡子”,福州闽县人。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至二十八年(1848年)游历美国,二十九年(1849年)返闽后撰 《西海纪游草》,约于清同治六年(1867年)付梓刊刻,其中林鍼本人文字12页,而左宗棠、英桂等洋务派官员及其他友好所作题序、序跋和题诗有36页。

林鍼幼年受业于福州林伊洛先生,但不以科举为志业。早年又因祖父去世过早,祖母携带林鍼投靠在厦门谋生的伯父,从此寓居厦门。厦门作为“五口通商”之一,是一个充满机遇的地方,林鍼在这里早早地掌握了外语,为他日后的生涯打下坚实基础。1842年,美国乔治亚州(又译佐治亚州)的医学博士卡明斯以传教士身份来到厦门开设诊所。林鍼与卡明斯的相识,成为他人生又一转折点。5年后,卡明斯因健康原因不得不返回美国,而林鍼作为卡明斯的中文老师,受聘与他同行,踏上了赴美的旅程。这一行,不仅是对林鍼个人命运一次重大改变,也是他作为文化交流使者的一次重要旅程。

在美旅居期间,林鍼以亲身经历介绍19世纪40年代的美国社会。《西海纪游草》中这般记载:“百丈之楼台重叠,铁石参差(以石为瓦,各家兼竖铁支,自地至屋顶,以防电患);万家之亭榭嵯峨,桅樯错杂(学校行店以及舟车,浩瀚而齐整)。舳舻出洋入口,引水掀轮(货物出口无饷,而入税甚重。以火烟舟引水,时行百里);街衢运货行装,拖车驭马(无肩挑背负之役)。浑浑则老少安怀,嬉嬉而男女混杂(男女出入,携手同行)。田园为重,农夫乐岁兴歌;山海之珍,商贾应墟载市(每七日为安息期,则官民罢业)。”细细读来,这是林鍼翔实地叙述从美国的税制到城市的规划、交通,乃至住屋上的避雷针等细节。

“博古院明灯幻影,彩焕云霄(有一院集天下珍奇,任人游玩,楼上悬灯,运用机括,变幻可观)。”这应是第一位记录西方现代博物馆及其展出形式的中国人;“巧驿传密事急邮,支联脉络。暗用廿六文字,隔省俄通(每百步竖两木,木上横架铁线,以胆矾、磁石水银等物,兼用活……顷刻可通万里。予知其法之详)。”林鍼以其敏锐的洞察力,成为首位记录电线与电报技术的中国人。他细致地观察到,当时的电报系统是利用磁石等材料制造的收发报机,由专业人员操作,将英文26个字母编成密码,通过电线迅速传递各种政务和商业信息。

最为感人的是读到林鍼书中这段文字:“余独有志于舟车之学,可以济公利私。惟独力不支,苟吾人有志共成,不期年可以奏效也。”他怀抱宏伟志向,渴望掌握蒸汽轮船的制造与驾驶技艺,然而现实的挑战使他未能如愿。尽管如此,他并未气馁,反而以一种乐观的态度展望未来,坚信只要国人齐心协力,不久的将来,中国定能自主建造属于自己的轮船。或许正是那个时代中国知识分子特有的浪漫情怀,映照着对民族自强不息的深沉热爱。

《西海纪游草》附录还记录林鍼与当地友人合作,协助被英商诱骗的广东潮州26人重返祖国的故事。英商原计划将他们送往爪哇贸易,却擅自改道英国,途中因事故停靠纽约。事发后第四天,当地法庭审理此案。林鍼作为翻译出席,揭露了英人诱拐华人的真相。

《西海纪游草》不仅以林鍼敏锐的观察力,首次详尽记载美国的政府制度,揭露美国南方黑人种植园经济的面貌,以及现代报纸的运作方式,还描述城市的供水系统、温度计的使用,以及管风琴的奇妙之声。更为人称道的是,林鍼从美国带回了一架“神镜”——银版照相机,成为有确切文字记载的中国最早的银版摄影师。

19世纪40年代,华夏大地兴起研习泰西之风。林则徐《四洲志》、魏源《海国图志》、徐继畬《瀛环志略》等篇,皆系统述西方之变迁、政之历史、民之风情。这些作品所依据的资料,主要是当时翻译的西方文献或外国传教士用中文撰写的书籍,实质上仍是“西方人讲述西方”的视角。然而,《西海纪游草》的问世,标志着一个全新的转变,它不仅是作者亲身体验和观察的结晶,也是中国知识分子直接接触和记录西方世界的生动见证。

这部作品作为近代第一部中国人的游西笔记,以及林鍼作为近代旅美进行商贸口译的第一人,在中国近代翻译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地位。它不仅丰富中国的近代史,也展现了闽人知识分子的远见卓识,让国人初步感受到科学与民主的魅力,有力地促进部分先进士人率先实现文化观念的近代变迁。

(作者单位:泉州师范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

《福建日报》(2024年12月3日 第10版:理论周刊·读书)


  • 使用帮助网站声明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 网站纠错
  • Copyright 2019 中共福州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All Rights Reserved 
  • 主办:中共福州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fzsdfz@126.com
  •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20005811号)
    政务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