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参观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本报记者 原浩摄
中国工业百年之路,留下了诸多熠熠生辉的工业遗产和文化印记。11月28日晚,福建船政亮相央视财经频道。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财经节目中心打造的“工业遗迹创新创意盛典”,精选福建船政、重庆涪陵816工程遗址、上海杨浦滨江、北京首钢园等9家工业遗迹典型案例,展现中国工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新路径。在这场盛典中,福建船政代表受邀分享保护性传承的理念与创新创意改造的宝贵经验。
一部船政史就是半部中国近代史。位于福建福州马尾的船政,是中国工业近代化的发源地、中国近代海军的摇篮。158年前,闽浙总督左宗棠在马尾创办了船政,轰轰烈烈地开展了建船厂、造兵舰、制飞机、办学堂、引人才、派学童出洋留学等一系列“富国强兵”活动。船政将工业、军事、教育三者整合为一体,在多个方面对中国近代化进程起到了重要的催化作用,也是对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洋务运动重要成果最系统、最集中的见证。
“如今的中国船政文化园区,是全国保存最好、体系最完整的近代工业文化遗产地,这里保留了轮机厂、绘事院、官厅池、钟楼、一号船坞等船政各时期形成的珍贵工业建筑,这些建筑见证了百年船政的发展历程。”马尾船政文化研究会会长陈悦说。
在中国船政文化园区,一座“L”形红砖建筑格外引人注目,这就是轮机厂(轮机车间)。它是一座钢木合构红砖建筑,建于1867年,现在车间内还是原来的铸铁支架承载屋面,装有移动吊车,屋顶木梁每根长20余米,用的是缅甸出产的柚木,室内宽敞明亮。陈悦说,这是现存船政老建筑之一,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近代红砖工业建筑,当年由法国人指导建设。在当时的欧洲,红砖建筑被视为近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轮机厂原有3个车间,平面呈“U”形,抗日战争时被炸毁1个车间,现呈“L”形。
蒸汽机相当于近代工业“芯片”。1870年,轮机厂制造出中国第一台国产船用蒸汽机,并安装在船政建造的第五艘舰船“安澜”号上。轮机厂的楼上是绘事院,这是绘制船身构造、机器图样以及测算、设计的场所。
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福州工作期间,非常重视船政,多次对船政文化建设工作提出要求、作出重要指示。多年来,福州市始终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论述,积极开展船政文化的挖掘保护工作。
“目前船政文化史迹正以‘自强运动工业遗迹:中国传统社会迈入近代化的摇篮’为主题申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福建船政文化管理委员会有关负责人说。
据介绍,船政保留下来的包括以轮机厂、绘事院、铁胁厂等为代表的20余处重要的文化遗存,见证了船政在自强运动中的重要历史片段,但是关于自强运动工业遗产相关主题在中国的世界遗产名录中尚未得到表达。随着2015年日本明治工业革命遗迹成功申遗,标志着亚洲地区工业遗产的突出普遍价值逐渐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
相较于日本明治工业遗产,船政更能代表东亚国家早期现代化、工业化发展路径,体现了近代自主寻求交流合作,引入创新技术体系,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因此加快船政申遗工作,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世界文化遗产申报工作“三个有利于”重要批示精神,有助于填补世界遗产名录在中国近代工业、科技、教育、军事发展史上的空白,面向世界更好地讲述中国故事。
福州市始终坚持对标世界遗产保护管理标准,将船政发展过程中留存的历史文化遗迹系统完整地加以保护提升。近年来累计投入40多亿元修缮了船政相关遗存建筑,并向社会开放;加大投入,将穿越遗产区的城市干道改为地下通行,遗产历史格局的完整性得到恢复;为了更加有效整合船政遗产资源,做好船政历史价值与现实意义的挖掘,促进船政文化可持续发展,2021年成立了福建船政文化管理委员会,作为市政府直属事业单位,以更高站位、更大力度保护修复船政文化遗产。
2024年8月,福州市委市政府通过了《福建船政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利用工作方案》,并成立工作专班,专班设世遗申报组,负责船政申报世遗各项事务;委托国内有申遗成功经验的专业团队负责申遗文本和遗产保护管理规划的编制,同步组织开展福建船政申遗基础课题研究。
“我们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将守护和传承船政文化遗产作为自己的使命和责任。”福建船政文化管理委员会主任刘江远说,船政在中国历史上创下多项“第一”,百年船政是马尾、福州、福建的一张文化名片。接下来,将进一步推动船政文化高质量发展,加强船政文化挖掘研究,打造覆盖船政文化全链条的研究矩阵;提高建设运营水平,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加快船政文化史迹的申遗进度;以《最忆船政》等项目为抓手,培育打造文旅企业标杆,推动船政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记者 欧阳进权 通讯员 林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