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当前位置:首页 > 闽都文化 > 话说闽都
万寿尚书庙:信俗文化两岸传
2025-01-1009:49:47来源:福州晚报

1736473907252848.png

位于上下杭的万寿尚书庙外景。

  他被称为福建“岳飞”,为国殉节、杀身成仁;他是与妈祖齐名的“海上保护神”,被两岸信众尊崇为“水部尚书”“镇海王”。他就是南宋末年名臣、抗元英雄陈文龙。

  在闽台两地,陈文龙信仰广为流传,成为联结两岸同胞的共同精神纽带。日前,位于上下杭的万寿尚书庙入选福州第二批台胞寻根示范点。

  精忠报国被称为“福建岳飞”

  陈文龙(1232—1277),福建兴化(今福建莆田)人,初名子龙,字刚中。南宋度宗为之改名文龙,赐字君贲,号如心。陈文龙于南宋咸淳四年(1268)中了状元,官至监察御史、参知政事等。他一生居官廉正,刚正不阿,关心民瘼,因触怒权臣贾似道被罢官。

  1275年,元兵攻陷南宋首都临安,宋恭宗赵显退位降元。次年,益王赵昰南下福州称帝,陈文龙被委以参知政事,和文天祥一道护驾抗元。元兵南下时,福州、泉州诸城先后投降,陈文龙倾尽家财招募兵勇固守兴化,终因寡不敌众被俘。被俘期间,元军多次诱降,他都不改心志。

  元军见劝降无望,就把陈文龙押往杭州。行至福州时,陈文龙写下《寄仲子》诗以表明其爱国之衷,诗曰:“斗垒孤危力不支,书生守志誓难移。自经沟渎非吾事,臣死封疆是此时。须信累囚堪衅鼓,未闻烈士竖降旗。一门百指沦胥尽,惟有丹衷天地知。”

  陈文龙到杭州后,要求拜谒岳飞庙。拜谒中,他哀恸悲绝,当晚即于庙中辞世,葬于杭州西湖边北山葛岭南坡(今静逸别墅内)。后人把他与同葬于西湖的岳飞、于谦,合称“西湖三忠肃”,并称之为“福建岳飞”。

  与妈祖齐名成为“海上保护神”

  陈文龙身上的浩然正气、崇高的民族气节和爱国精神深受后人敬仰。民众对陈文龙的感情从钦佩、叹服、尊崇,进而升华为一种民间信仰。

  为了纪念陈文龙,明太祖朱元璋于洪武八年(1375)在其福州官邸原址,勅建“陈忠肃公神祠”并敕封“福州府城隍”。这座神祠,就是“万寿尚书庙”。

  万寿尚书庙管委会主任卢鑫介绍,万寿尚书庙历朝历代皇帝多有勅建、敕封、赐匾。比如,明成祖至清道光间,三次敕封陈文龙为“水部尚书”;清康熙为褒奖其促进中琉友好,加封其为“镇海王”;郑和下西洋时,尚书公金身坐镇官船。久而久之,陈文龙成为与妈祖齐名的“海上保护神”,民间有了“官船拜尚书,民船拜妈祖”之说。

  现在坐落于上下杭的万寿尚书庙,是由坞尾街原万寿尚书庙移建而来的。万寿尚书庙于1988年被列入台江区级文物保护单位,2015年被列入福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除精美的明清建筑外,万寿尚书庙还收藏了丰富的文物,包括3方御匾、10方名臣题匾、14方清代碑刻、6副名臣信士所题写的石柱联、1记狮纽铁印,等等。正殿有民族英雄林则徐手书的楹联:“节镇守乡帮,纵景炎残局难支,一代忠贞垂史传;英灵昭海澨,与信国隆名并峙,十洲清晏仗神庥”。

  陈文龙信俗在闽台广为流传

  两岸神缘一脉相承,陈文龙信俗在闽台两地广为流传,被两岸信众尊为妈祖一样的海神。在福州,1000平方米以上的供奉陈文龙的庙宇就有40多座。2007年,陈文龙信俗被列入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数百年来,陈文龙信俗与福州文化相融,诞生以闽剧、十番音乐为形式的“除夕夜避债戏”“尚书公出海——送官船”“春秋祭”等民俗活动,深受人们喜爱,在闽、浙、粤、台乃至日本颇有影响力。

  马祖水部尚书公府在清光绪十七年(1891)由福州万寿尚书庙分灵,马祖信众每年都到福州万寿尚书庙谒祖参拜,并进行民俗文化交流。

  以陈文龙信俗为纽带,近年来,万寿尚书庙相继承办了闽台陈文龙文化旅游节、两岸学子敬状元、闽台茶帮拜妈祖、两岸茶帮元宵茶会、两岸青年信俗渊源寻根之旅等民俗交流活动,搭建起情感交融与心灵对话的平台,推动两岸文化融合发展。

  “陈文龙信俗集崇贤、神缘、商贸、涉外、民俗五类文化于一体,文化价值和内涵都很高,其中蕴含的忠烈爱国、保境安民、追求大义等宝贵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陈文龙信俗不仅印证了两岸信俗文化同根同源、两岸同胞血浓于水的深厚情感,更激励我们后人为推动两岸融合发展以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共同奋斗。”卢鑫说。

  (记者 马丽清 林双伟)


  • 使用帮助网站声明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 网站纠错
  • Copyright 2019 中共福州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All Rights Reserved 
  • 主办:中共福州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fzsdfz@126.com
  •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20005811号)
    政务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