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岫云
黄钟瑛,南宋著名理学家黄榦第二十三世孙,出生于清同治八年(1869)闽县茶亭街(今台江区),原名良铿,字赞侯。父亲黄河澄,同治元年(1862)受闽浙总督左宗棠举荐筹办乡团练,保奖五品同知衔。母李氏,生六男二女,黄钟瑛为第五子。
清光绪七年(1882),黄钟瑛考入位于福州马尾的船政学堂第十一期驾驶班,毕业后,在南北洋的“靖远”“威远”“康济”各军舰和刘公岛的枪炮学堂实习,不久,被派到“济远”舰上在方伯谦手下当航海员。光绪二十八年(1902),黄钟瑛历任“海琛”“海天”“海筹”“飞鹰”等舰船械、驾驶、帮带。光绪三十三年(1907),因英勇善战、有勇有谋,38岁的黄钟瑛就被授予海军“镜清”舰管带兼海军部参谋。
捍卫东沙群岛领土
东沙群岛自古就是中国领土,明代由海南岛万州管辖,清代属惠州府。光绪三十三年(1907),日本商人西泽吉次纠集百余人,推行日本政府的“水产南进”政策,乘“四国丸”号轮船侵入,拆毁东沙群岛上中国渔户公立的大王庙,毁坏坟墓,将中国渔民尽数驱赶,捣毁中国主权碑,后悬挂日本旗,竖立木牌为“西泽岛”,其暗礁改西泽礁,经营海产。清廷获悉后,电告两广总督张人俊负责调查,海军提督萨镇冰派遣黄钟瑛巡查取证。
黄钟瑛率领“飞鹰”驱逐舰两次赴东沙,带领武装官兵上岛巡查,走访坚持在东沙海域捕鱼的中国渔民,发现被毁的庙宇基石还在,与渔民所提供的地理坐标准确无误,也见到日本人新开的专养玳瑁池,搜集到大量原始资料。黄钟瑛将二次巡查搜集的人证、物证,呈文上报政府。经张人俊实地勘查,证实日本人西泽所占之岛是我闽粤两省渔民早已开发经营的大东沙岛,携证向日本驻广州领事提出交涉,因所列人证、物证俱备、有力确凿,日本领事不得不承认东沙群岛为中国领土。
东沙群岛回归祖国怀抱,宣统元年(1909)10月7日,举行盛大的接收庆典,是时鸣炮升旗,海军兵舰燃贺炮21响,显示中国海军是捍卫领土完整维护领土主权的一支海上坚强武装力量。
担任海军总长兼总司令
宣统三年(1911)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后,10月23日,林森策动马毓宝举行九江起义,宣布独立,脱离清廷,兵不血刃、不伤一人就光复九江。清廷十分震惊,派萨镇冰率领长江舰队海军星夜赶赴武汉,但海军大部分官兵同情革命,不愿为清廷残杀自己的同胞,在奉命炮击武汉时,故意不瞄准,不是射向天空,就是射入江中。萨镇冰也不为清廷卖力,见军心同情革命,便以治病为名,弃舰赴沪,自行告退。黄钟瑛在萨镇冰出走后成为舰队代理司令,他同情革命,决心反正。
11月1日,黄钟瑛率领的清军舰队开往九江,准备归附革命军,但事先“未有密约,易生猜贰”。当天,林森与九江革命军吴铁城登舰拜访,受到舰队代理司令兼海筹舰长黄钟瑛、海琛舰代理舰长林永谟以及何渭生、张怿伯等官兵的欢迎。当时海军官兵多为福建人,林森多年来与闽籍海军将领有来往,萨镇冰、黄钟瑛与林森有同乡之谊;海筹、海琛舰的举义组织者何渭生、张怿伯与林森亦有交情,双方沟通联络相谈甚欢,疑虑顿消。林森一行离舰时,舰上放17响礼炮欢送。
应林森邀请,黄钟瑛率各舰将领数十人上岸,与九江陆军义军,组成陆海军联合委员会。海军张怿伯代表黄钟瑛表示:“海军举义,经险阻艰难,不知若干次矣。今兹成功,殆非偶然。时局尚未底定,武汉战事,势复危急。我海军绝无疑忌,摧败大局;愿枕戈待命,效前驱,之死矢靡他。”。
起义后,黄钟瑛率领舰队参加革命,奉命攻击北洋军,救援武昌。11月19日,起义海军从九江上驶抵武汉参加抗击清军的战斗,炮弹命中率很高,大挫北洋军威势,清军汉口以东的阵地几乎全面动摇,使革命军声威大振。
江西军阀黄焕章部在安庆骚乱,大肆抢掠。黄钟瑛奉命率舰载九江司令李烈钧与部队赴安庆平乱。李烈钧率兵登岸后,黄钟瑛留在上镇守江面。为严密防范,黄钟瑛几个昼夜没有歇息,水陆密切配合作战,平息了安庆之乱。
这时,宣告独立的安徽都督出走,群龙无首,黄钟瑛则率“海筹”等舰东下支援安徽,前往大通安抚军民。安徽稳定后,1911年11月,汉口、汉阳相继被清军攻占,黄钟瑛应黎元洪电召,率舰队往武昌救援。紧接,黄钟瑛又率第一舰队进攻南京张勋所率清军。张勋所部怵于舰炮威力,仓皇北渡,南京即于12月2日光复。黄钟瑛率领海军重创清军,成为中华民国建国元勋之一。
不久,停战议起,各舰代表在上海选举程璧光为总司令,黄钟瑛为副司令。因程璧光在英国未回,黄钟瑛任代总司令。
民国元年(1912)1月1日,临时大总统孙中山任命黄兴为陆军总长,黄钟瑛为海军总长兼海军总司令。2月15日,清帝退位三天后,孙中山携南京临时政府官员谒祭明孝陵,前排中临时大总统孙中山,左右是孙中山的心腹爱将:陆军总长黄兴、海军总长黄钟瑛。
1月27日,汉阳又失守,武昌危如累卵。黄钟瑛得黎元洪电:“汉阳旦暮受敌,且陷,急于赴援。”黄钟瑛即率舰队溯江北上,到青山下锚,观察汉口北军行动。次日,又得黎元洪命令,并毁掉清北军南下必经的第一、第二两道铁桥等。黄钟瑛将命令通告全军,并指定由“海容”“海筹”“海琛”三舰每日轮流前往轰击。由于舰队的援助,局势得以稳定。随后,黄钟瑛率“海容”“海筹”“海琛”等舰东下,在高昌庙下锚,以便进坞修整,听候北伐命令。
不信袁世凯不进其“朋友圈”
黄钟瑛遵守南京临时政府和孙中山关于北伐的军事部署,倾力组织海军北伐舰队,护送北伐军抵达烟台和大连等北方重要港口,巡弋登州、营口等渤海湾要塞,威胁北京,有力地促进了北方地区革命形势的发展。为巩固共和政体,黄钟瑛决心整顿海军,发表通告,要求海军将士共守军法革除以往的“权利思想”,“必使国民心理陷于旧社会之习惯渐染者,莫不扫除更新”。
当时,南北各派代表正在上海议和。黄钟瑛认为袁世凯诡计多端,和议前途未可乐观,就派出汤芗铭为司令,率领“海容”“海筹”“海琛”“南琛”四舰组成的北伐舰队,从南京出发北上支持和发展革命力量。北伐舰队经上海向烟台航行。烟台虽然已经宣布光复,“舞风”舰长王传炯任都督,但是“舞风”舰只是交通舰,没有战斗力,北伐舰队到烟台后,壮大了当地的革命力量和声势,并同革命军光复了登州及沿海各地。随后,北伐舰队停泊烟台,直到南北和议完成。
革命党上层对袁世凯许诺的“永不使君主政体再行于中国”抱有幻想。黄钟瑛却认为袁世凯刁滑不可信,鉴于黄钟瑛持反袁态度,孙中山怕其有所动作,影响统一大局,于是召“二黄”(黄兴、黄钟瑛)到办公室说明辞去临时大总统原委,又手书“有志竟成”“公而后私”横幅分别赠与“二黄”。
南京政府组织各部部长北上迎袁,唯海军部黄钟瑛不愿前往。因革命党的妥协,孙中山被迫让位。民国元年(1912)3月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后,黄钟瑛不为袁世凯所拉拢,无意加入北京政府,继孙中山后黄钟瑛也请辞。袁世凯遂任命刘冠雄为海军部总长,刘冠雄等同仁一再挽留声望很高的黄钟瑛。为维持大局,不负孙中山,于是黄钟瑛保留了海军总司令一职,但是执意抗拒到北京任职。
黄钟瑛在南京倾心尽力整顿海军,为防止封建复辟,成立随营宣讲团,编辑出版《军中白话宣讲书》,积极组织海军舰队参加孙中山的北伐。因致力于海军建设,黄钟瑛夜以继日工作,操劳过度,呕血加剧,当年12月4日病逝于上海,终年44岁。
12月28日,临时大总统孙中山到上海参加黄钟瑛追悼会并发表演说,孙中山令:“海军总司令中将黄钟瑛,在各舰服务多年,光复有功,正资倚任,兹以积劳病故,本大总统殊深惋惜,应从优照海军上将例优恤,以彰勋绩。此令。”全军下半旗哀悼。民国二年(1913)1月12日,军舰护送灵柩回福州,19日在福州孔庙明伦堂召开追悼会,国内各界知名人士送来许多祭文和挽幛,孙中山送来了祭文与挽联,挽联为:“尽力民国最多,缔造艰难,回首恩南都俦侣;屈指将才有几,老成凋谢,伤心问东亚海权。”灵柩归葬福州洪山桥金牛山北麓其父茔(鼓楼区洪山镇梁厝路福州文博中学西南侧)。墓前竖立黄钟瑛墓道碑,碑文楷书“中华民国海军总长兼海军总司令赞侯黄公之墓园”。福州三江口大桥北岸马尾,南起江滨东大道,北至船政路,位于琴南路东侧,以他的名字命名为“钟瑛路”。
《福州晚报》(2025年1月17日 A14版 闽海神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