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当前位置:首页 > 魅力榕城 > 名镇名村
党建引领振兴,城乡融合发展 仓山霞湖村 名副其实的美
2025-01-1915:40:49来源:福州晚报

1.jpg

霞湖村内河景观。

5.jpg

村民在自家庭院打理花木。  

  仓山区仓山镇霞湖村位于福建船政交通技术学院西侧。该村依山傍水,风景优美,宛若“云兴霞蔚”,得名“霞湖”。

  霞湖村超过95%的村民姓张。追溯历史,唐末时期的“清河郡”张睦公,应王潮、王审知之邀入闽建功立业,后在福州南台岛高盖山落户开基,绵延至今已有十九代。

  霞湖村有着400余年的建村史。这里曾是中共闽浙赣省委“仓山下湖联络站”所在地,见证了苏华、陈辉明等地下党员英勇斗争的红色岁月。

  如今,霞湖村坚持把党建引领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红色引擎”,持续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走出一条城乡融合发展之路。

2.jpg

村内沿河道路。

  美丽家园 新风劲吹

  霞湖村位于高盖山脚下,跃进河一支、二支河在此交汇,景观河绕村而流,民国时期的浚兴酒库藏于巷弄深处,康熙年间的张氏宗祠屹立不倒,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

  走进村民张建辉家,院中34平方米的小花园铺满青石,绿植葱郁。寒冬时节,三角梅傲然绽放,美不胜收。两名稚童荡着秋千,悠然自得。

  近日,福建省乡村振兴局公布我省2024年度乡村“五个美丽”建设典型,张建辉的庭院获评“美丽乡村庭院之星”。

  “漂亮的庭院,村里其实还有很多。”张建辉说,他家就在跃进河二支河边上,配合水体治理,沿河村民家中院子都种上了各色花草,打造了一个个小花圃,与优美的河景相得益彰。

  自2022年我市启动“护河爱水、清洁家园”行动以来,霞湖村环境大变样。如今,漫步霞湖村,村道整洁,路旁绿植生机盎然;跃进河穿村而过,河岸上莺歌燕舞柳色青;村民或沿休闲道漫步,或在小广场闲话家常,欢声笑语不断。

  村党总支书记张赛龙介绍,霞湖村划分为2个小区网格和7个单位网格,发动网格党支部和“银发护村队”等力量,号召党员干部和群众参与环境卫生整治,通过清扫、修缮和规整沿河民房、路面花圃、边角地块等,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党建引领与人居环境整治深度融合,不仅改变了村容村貌,也提振了村民的精神面貌。霞湖村将人居环境整治与积分制相结合,将村民落实门前“三包”、垃圾分类、整治房前屋后、参与村庄清洁“六清一改”、美丽庭院创建、参加志愿服务等内容纳入积分范畴,量化考评“星级户”,设置“积分兑换超市”,借助“小积分”兑换“大文明”撬动“群治理”,引导村民自觉主动参与环境整治。

  从“体民情”到“动民心”,再到“移民风”,霞湖村逐步落实积分制,让村民感受到满满的舒适感。

  幸福指数 持续提升

  “快过年了,村里发的300元过节费已经打到卡里了。”70多岁的张大爷高兴地告诉记者。据了解,除了享受失地农民征地社保等保障外,霞湖村的老人每月还可领取退休金,孩子升学可获得1000元到3万元不等的奖励。

  村民幸福指数持续提升,还体现在村内各种软硬件的提升。霞湖村依托张氏宗祠打造了幸福苑,以“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为宗旨,配齐休闲娱乐设施,成为老人休闲娱乐的好去处;村内卫生所按照标准化提升改造,增加场所面积、设置多元化诊疗室、配备多种常用药物,成为仓山区首批示范化村卫生所,村民小病不出村。若村民大病住院治疗,村里还按一定比例给予报销。

  近年来,霞湖村以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推动服务效能提升,村集体收入逐年增长,全部用于提高村民福利待遇,有效保障了村民的生活。

  位于村口的CCB建融家园·霞湖人才公寓项目,是霞湖村的重要收入来源。作为仓山区首批人才公寓,该项目设有302间标准单身公寓和2000多平方米商业配套用房。

  “人才公寓入住率超过七成,每年为村集体带来280余万元的收入。”张赛龙说,项目的良好运营,为盘活村集体闲置资产、吸引人才、配套商业建设发展、带动村民灵活就业注入新动能。

  霞湖村在实现“水清、岸绿、景美”的基础上,打造一体多元的党建综合体。去年底,仓山镇“寓见霞湖”党员政治生活馆在霞湖人才公寓揭牌。张赛龙说,霞湖村将以“寓见霞湖”党员政治生活馆为载体,扎实推进政银企联动,做实金融服务,探索“党建+金融网格+社会治理”治理体系,持续完善农村人才保障体系,推动乡村更好发展。

7.jpg

霞湖村卫生所。

3.jpg

霞湖人才公寓俯瞰。

6.jpg

“寓见霞湖”党员政治生活馆外景。

4.jpg

村民在村内公园散步。

  (记者 林铭)


  • 使用帮助网站声明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 网站纠错
  • Copyright 2019 中共福州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All Rights Reserved 
  • 主办:中共福州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fzsdfz@126.com
  •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20005811号)
    政务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