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学者参观曹学佺闽剧展示馆。
昨日上午,曹学佺诞辰450周年纪念活动在仓山区曹学佺闽剧展示馆举行,近50名专家学者参与了活动,共话曹学佺与福州的故事,挖掘与传承以福州名人和闽剧为代表的闽都文化。
曹学佺(1575—1646),明代福州洪塘人,是著名的学者、诗人、藏书家、书法家。清兵入闽,自缢殉节。文学方面,他与藏书家徐熥兄弟是福建文坛领袖。明万历年间,曹学佺自创闽剧逗腔,组建家乐班,于明万历三十一年(1603)在乌山邻霄台进行戏曲表演,邀请全国戏曲名家共同参与“神光大社”活动,成为当时中国文坛盛事,被载入史册永久传诵,也因此促进了闽中文坛的兴盛,他也被闽剧研究者尊为闽剧奠基人。为纪念曹学佺和传承闽剧文化,2019年,仓山区建新镇洪塘新城南区内修建了曹学佺闽剧展示馆,以表曹学佺故里后人对先贤的崇敬之情。
今年正值曹学佺诞辰450周年。昨日,由曹学佺闽剧展示馆主办,市作协、仓山区文联、仓山区图书馆等多家单位共同协办的曹学佺诞辰450周年纪念活动顺利举行。《打钱串》《十把白扇》《四季花》……洪塘闽剧爱好者为纪念活动带来精彩表演。
活动吸引了我市近50名专家学者参与,他们当中不仅有闽剧研究者和爱好者,还有闽都文化研究者和本土作家。福建师大教授、博导陈庆元和福建师大图书馆原馆长方宝川分别介绍了他们主编的曹学佺文集,围绕曹学佺的诗词朗诵和古琴演奏更是将活动推向高潮。
活动中,相关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给曹学佺闽剧展示馆捐赠了书籍,闽江学院教授邹自振赠送了《闽剧史话》、福州阳光诗社社长林小影赠送了《左海扬芬》、福州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孟丰敏赠送了《乡愁里的福州》、福建省艺术研究院原副院长林瑞武赠送了他的《闽人剧稿》等。
(记者 管澍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