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崇光(1923—1948年),出生于福州市一个手工业主家庭。1941年秋,考入省高商银行科。1942年春,发起并组织“驼铃学术研究会”,创办《驼铃》刊物,并任编辑工作。1945年秋,考入内迁永安的福建农学院农经系,1946年,作为党的外围积极分子被选为学生自治会理事,兼任《新农》壁报和福州民办小教副刊《新潮》主编,并以“郑重”、“红叶”等笔名在《南方日报》副刊上发表进步文章。1947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任农学院支部书记,5月中旬,参与和领导了福州大专院校和职业学校学生“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示威大游行。在营救“六·二”总罢课中被捕学生和“海关布案”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布变”成功后,由城工部安排到北郊、凤岗里及城门等地从事农村活动,开展农运工作,组建党的组织,动员农民群众开展“二五”减租。1947年12月成立福州市委,被任命为市委委员,次年3月兼任群运部长,配合市委领导具体抓组建市里的重点组织,培训干部。1948年春节市委在战坂、高湖、盖山等举办4期训练班,并向游击区输送一批干部。4月下旬,被闽浙赣区党委以开会为名调上山,在闽侯青口西台的西洋岭,与孙道华、谭庆逢等5人含冤罹难,时年25岁。1956年,中共福建省委为石崇光平反昭雪,追认为革命烈士。
(来源:《中国共产党福州组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