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观国座右铭
扁担公 俭以养廉 勤以补拙 当常惺惺耳
三山叶氏“五子登科”比起侯官郭家为早,且累世翰林,为福州之冠,世称“六世八翰林”。叶氏之兴,肇始于叶观国。叶观国先世贫寒,有所谓“扁担公”者,是其祖父,家贫弃儒学贾,仅靠一扁担肩物,得资自活。久之益困,欲投水自尽,先举扁担投之,私下祷词:“他日若能发迹,则扁担立于水,留命以待。”扁担果立于水,后娶妻生子,重拾儒业,至叶观国,家始顿振。
叶观国以名翰林历官四十年,曾经“八掌试事,三任学政”,操行不苟,居官刚正,以勤慎自矢,同僚莫不交相推重。叶观国为官事事躬亲,尝书“俭以养廉,勤以补拙”二语于座右,用以自箴,并以此训示子孙。其第五世孙叶在琦官贵州学政时,父叶大焯曾手录叶观国传,对叶在琦说:“汝熟复此传于心,当常惺惺耳。”盖叶观国居官言行及座右铭,尽在其传略之中。
叶观国生有子七人,其中三人成进士,两人为举人,自叶观国起,六代(第四代只出举人)之中,出有翰林八人,分别为叶观国、叶申万、叶申芗、叶敬昌、叶大焯、叶大遒、叶在琦、叶在藻,世称“六世八翰林”,在福建科举史上也是空前绝后之事,全国亦罕有其例。叶氏子孙后代居官,无不秉承先人座右铭,谨守勿谖。
选自《三坊七巷名人家风家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