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吴土金
福州是1949年8月17日解放的,那年我7岁。虽然时隔70多年,但我对福州解放那一天的情景仍有记忆。受国民党反动宣传的蒙蔽,那天塔头路整条街没有人敢开门做生意。虽然没有听到枪声,但母亲仍小声地提醒我们:“今天不要出去,就躲在家中,解放军进城啦!”其实,她也不懂解放军长得怎样。
那天,我和妹妹都胆战心惊。傍晚,我们听到门外有些声响,透过门缝,看到街道两旁整齐地坐着很多战士。晚上,他们就地休息,街上安安静静。他们就是解放军,福州解放啦!
第二天一早,我听见一位战士对母亲说,这条子写着我们借了你们家一捆柴火、一盒火柴,以后政府会还你们钱的。长大以后,我才知道什么是“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不拿群众一针一线”。渐渐地,街上的行人多了起来,挑水的、卖菜的、沿街倒马桶的,生活又恢复了平常的模样。
我还记得,在塔头小学附近的路口,经常停着一辆板车,有人在向路人发放铅笔和小本子(福州话叫“簿簿”),并对着路人大声喊:“把小孩子送去学校读书吧,大人也可以上夜校识字,都不要交钱的!”对于新生活,福州百姓无不交口称赞:“还是共产党好,毛主席好!”
日子一晃几十年过去了。直到耄耋之年,我才知道,我的左邻右舍两户,在福州解放前夕的艰难岁月里,都曾是福州地下党的家庭联络点,为革命胜利作出贡献。右边邻居是一位姓吴的茶商,在塔头路开店制作茉莉花茶。吴老板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开始在老家宦溪捷坂村收购茶叶,然后贩卖到台江上下杭,再出口东南亚,是东门一带有名的茉莉花茶大王。现年96岁的邻居郑大姐对我说,吴老板的家,是当时北岭游击队与地下党福州城工部的秘密联络点,她亲眼所见,山区来的联络员,进进出出,吃住都在吴老板家,而郑大姐当年也在为地下党工作,传递情报和口信。
现年94岁的刘大姐,是吴老板的儿媳,前些天对我说,当年公爹暗中支持北岭游击队的活动,捐助了大量的粮食和钱物。为了迎接解放,山区地下党活动频繁,这引起当地保甲长的怀疑,向反动政府告发,地下党有人被捕后,吴老板也被国民党抓走,关在福州乌塔监狱,不久被福州地下党营救出狱,后来去了香港。刘大姐家客厅,至今仍存放着一个非常有沧桑感的杉木大箱子,那是20世纪40年代出口茉莉花茶用的包装箱。看着这口大木箱,我仿佛又闻到了当年吴老板窨制茉莉花茶的袅袅花香,那花香伴随着我的童年时光。
《福州日报》(2025年7月17日 005版 闽江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