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福州党史方志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学笃行“3820”战略工程思想精髓和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调研的重要讲话精神,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立足自身职责,发挥部门优势,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地推动福州党史方志事业高质量发展,现将全年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围绕中心工作,高效有序完成重点任务
1. 推进《三坊七巷志(重修)》审定及出版工作。2024年1月,十二届市委常委会第116次会议原则审议通过志稿,我室组织主编团队按照常委会及编委意见进行修改完善,在17稿基础上形成第20稿,60余万字,精心筛选近400幅图照。同时按市委常委会会议要求启动出版印刷招投标工作,目前进入出版社三审三校阶段,内文初步排版设计完成。
2.持续做好功勋人物林丹同志口述史资料征集工作。林丹同志口述史资料采集工作成果(48万字)顺利通过省委办、市委办组织的专家验收和市委常委会审核,上报中央功勋办。该项目是我室首次承接中央部委下达的重要人物口述史资料采集项目。后续我室逐年开展林丹口述史采集工作持续性资源建设工作,顺利完成项目验收。
二、围绕职能优势,史志编纂工作精益求精
1. 编辑出版《从苏沪到八闽——许亚奋斗足迹》。该书记载了原福州市委第一书记、省计委主任、福建省政府副省长许亚同志从苏沪到八闽参与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奋斗足迹。今年,我室持续做好该书修改补充与审校工作,与省人民出版社对接协调好出版印刷事宜,年内完成出版。
2.编辑出版《福州党史大事记(2000—2012)》。该书承接《中共福州地方史大事记》(1949年8月—1999年12月)。我室已完成25万字书稿编辑整理工作和出版印刷项目的立项招标工作,目前正由中标方三审三校,将序时推进该书出版印刷,为编撰党史三卷做好准备。
3.持续推动村镇志精品文化工程。抓紧推进第四批村镇志精品文化工程4部志稿的出版印刷,确定《埔埕志》《黄家湾村志》《杉村志》3部志稿入选第五批村镇志精品文化工程。完成全市村镇志编修、两岸同名同宗村情况摸底,聘任福州市首位村镇志编修指导专员,组织第七期村镇志业务培训班。村镇志编修经验在福建省地方志业务培训班上作经验分享,村镇志编修纳入市委宣传部文明乡风建设项目。
4.做好福州年鉴编纂出版。《福州年鉴(2023)》入选“福建省精品年鉴”,全书130万字。启动《福州年鉴(2024)》组稿工作,参考精品年鉴编纂经验,进行篇目框架和编写规范修改,提炼突显地域特色资料,全面记述2023年度福州市基本情况、发展变化及年度大事要闻,目前已完成全书稿件编纂,向出版社提交样书审稿。
三、围绕研究立室,多措并举化解资政难题
1. 下好“先手棋”,解决资政工作“干什么”问题。主要负责同志带领部分县(市)区史志室负责同志,赴泉州开展资政研究工作交流互鉴,深入交流资政队伍建设、资政工作模式等方面经验,同时开展县(市)区资政工作专题调研,掌握全市资政研究工作情况。召开资政研究工作部署会,在前期调研基础上提出具体工作举措,因地制宜强化资政工作部署,为全室开展资政工作提供了重要遵循。
2. 打好“组合拳”,解决资政工作“谁来干”问题。一是组建资政队伍。成立由业务骨干和年轻同志组成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资政课题研究小组,以团队力量聚焦重大课题研究。二是提升资政能力。邀请一线的专家授课,围绕资政实操要点作经验分享。召开资政工作务虚会,室领导与各小组共同研究选题方向,并明确优化选题、提升能力方面要求。三是坚持开门资政。与文史专家、原福州市台办副主任郑宗乾合作汇编《抗战时期在台湾福州人抗日史料资料汇集》一书,做好史料收集整理留存工作。
3.出好“连环招”,解决资政工作“怎么干”问题。一是构建工作规范。将资政课题研究工作流程分解为四个阶段并作具体要求,确保序时进度和质量。二是开展年度征文活动。组织各县(市)区、各(处)部开展资政调研,形成有质量、有深度、有价值的资政成果26篇。三是强化跟踪指导。定期召开资政工作推进会,室主要领导牵头定期听取各课题研究小组工作情况,逐一指导点评,推动我室资政工作高质量发展。
四、围绕文献管理,持续优化革命遗址研究保护
1.持续做好文献资料收集管理。不断通过普遍征集与专题征集相结合的方式征集各类纸质及电子类地情资料,丰富文献馆藏。一年来,累计征集书籍资料共559余册,纸质文稿3份;电子书籍161册,图片资料93张。同时做好我室资料室的分类、编目工作,持续做好文献管理工作。
2.强化革命遗址研究保护工作。持续做好红色文化的挖掘整理提炼相关工作,向市委办报送我室红色革命旧址考察点,向省委党史方志办上报年度新增革命遗址情况,反馈市委宣传我市红色文化遗存保护利用情况,并初步完成福州红色电子地图,已能实现定位、导航、简介等功能。
3. 提升优化场馆管理工作。补充完善提升展陈内容,对二楼福州方志空间展陈进一步完善提升,收集整理展示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州主政期间主编、作序、题词等公开出版的相关书籍21本;推进信息化建设,增加多媒体内容,补充增加新民主主义革命遗址 403处 ,革命大事件20条,革命烈士124名,增加致敬英烈互动打卡栏目等;持续做好场馆的日常管理工作,确保场馆安全有序。
五、围绕成果转化,聚焦关键环节提升宣传质效
1.推动编研成果转化。依托喜马拉雅平台,开通“福州史志”音频号,推动福州史志文化网络传播。已上传的网络音频数超百个,点播量近70万。开展“福州史志”短视频项目的拍摄制作传播,今年推出的20部短视频充分展现福州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及背后的动人故事。加强党史宣传片推介,2023年完成的《闽东烽火》宣传片在2024年市委组织部全市党员教育电视片观摩交流活动中被评为二等奖。
2.推进宣传平台建设。抓好《福州史志》期刊建设。以传承弘扬党史和地方志文化为出发点,注重知识性、可读性的结合,多角度阐释史志文化魅力。今年通过期刊登载的党史方志相关文章近60篇30万字。高标准抓好“福州史志”门户网站和微信公众号建设,围绕时政热点,及时上传推送相关讯息。全年网站更新信息5898篇,微信公众号推送信息210篇。网络平台在资源总量和更新频率上,都走在全省党史方志系统前列,并获得省党史方志办通报表扬。
3. 抓好相关纪念活动。抓好严复诞辰170周年、新中国成立75周年、福州解放75周年、邓小平诞辰120周年等相关纪念活动,与福州市三山名贤文化中心共同举办了“以榕为根,以魂塑城”的吴石、何遂相关纪念活动,并启动定制红色文旅研学线路,重走吴石、何遂的榕城足迹。
六、围绕党建引领,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
1.深入开展党纪学习教育。一是精心部署党纪学习教育工作。5次召开次室理论中心组学习会、党员学习会,组织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纪学习教育重要讲话精神及中央、省委、市委相关重要会议精神,对照《条例》原原本本地学。二是结合工作开展专题研讨。组织召开室领导班子党纪学习教育专题研讨会,室领导联系福州党史地情践行忠诚干净担当、运用学习成果推动工作等方面深入谈体会。三是举办党纪学习教育读书班,推动党纪学习教育高质量、有特色、见成效。
2.认真开展领导班子政治建设。今年以来召开29次室务会议,其中7次研究全面从严治党、党建、意识形态等工作。召开2023年度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和开展民主评议党员,严肃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不断强化政治建设。
3.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制。召开2024年度述责述廉会,开展述责述廉评议。聚焦重要年节、重要岗位党风廉政集中谈话,先后召开春节前集中廉政谈话暨重要岗位人员谈话会,五一端午前集中廉政谈话会,完成全室干部廉政风险点排查,筑牢思想防线。及时通报党风廉政类文章、案例,做到警钟长鸣。
七、围绕机关建设,提高机关综合能力
1.强化规划引领。制定《福州市党史和地方志事业中长期发展规划(2024—2030年)》《室关于学习宣传贯彻〈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条例〉的工作方案》《室关于发挥福建“三多”独特优势加强省市县联动开展党史研究宣传教育工作的方案》以及室“三争三领”方案,将重点工作任务进行规划,明确责任处室、负责人员和具体任务,定期通报,及时予以表扬和批评提醒,确保各项重点任务按时保质完成。
2.认真做好配合巡察和巡察整改工作。较好完成配合巡察工作,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全力抓好巡察整改。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巡察整改工作领导小组,多次听取情况汇报,研究问题整改措施,把握好巡察整改的关键环节和重要步骤。组织制定整改工作方案,建立整改台账,制定整改措施,分解整改任务,明确整改时限,责任落实到人,逐个问题对照整改,有力推动问题解决。
3.持续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制定室《开展党史方志“岗位大练兵”行动的工作方案》,组织开展理论微课堂、党史方志宣讲等“岗位大练兵”行动,通过筹备课程、模拟授课等方式,提升干部队伍综合素质。
4.协同共建“史志驿站”。 各县(室)区党史方志室合作启动共建共享“史志驿站”工作,充分发挥部门职能优势,择优选取达标场所,探索通过送书上门、送课上门、文化服务等方式,打造党史方志部门联系服务群众的平台和党史方志文化交流的阵地,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年内已设立5家史志驿站,覆盖苍霞新城社区、阳光学院、漳港街道等场所,持续扩大党史方志文化影响力。
(摘自:2024年中共福州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部门决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