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 地情研究
郁达夫游闽雅事
2025-08-2516:42:50来源:福州晚报

  作者:周惠斌

  作家郁达夫出生于浙江富春江畔的茶乡富阳。有人说,那一方水土氤氲的水雾与清新的茶香,滋养了他多愁善感的文人性情。郁达夫一生嗜好饮茶,从家乡到日本、北京、上海、杭州、福州、新加坡……茶在他的生活中一直占据着浓墨重彩的一页。他的文字中更是充盈着芬芳馥郁的茶香。

  1936年1月,郁达夫应时任国民政府福建省主席陈仪之邀,赴福州出任省政府参议兼秘书处公报室主任。在榕城工作、生活的两年多时间里,他除了饱览锦绣山川、名胜古迹外,还时常携友啜茗饮酒,尝美食、泡温泉、观闽剧,尽享人生快意。后来,他把这段经历写成《闽游滴沥》六篇,其中,在《饮食男女在福州》中,郁达夫生动描述了自己对闽茶的感知:“……闽茶半出武夷……铁罗汉,铁观音的两种,为茶中柳下惠,非红非绿,略带赭色;酒醉之后,喝它三杯两盏,头脑倒真能清醒一下。其他若龙团玉乳,大约名目总也不少……”其见解之独特,可以窥见他深厚的品茶功力。

  武夷的铁罗汉岩茶、安溪的铁观音乌龙,分别以闽北“岩韵”和闽南“音韵”著称,郁达夫把它们比作坐怀不乱的“柳下惠”,又将它们作为酒后的功夫茶,饮之清甜淡雅、神清气爽,一语道出了它们所独具的醒脑提神的功用。至于文中提及的“龙团玉乳”,即宋代著名的北苑贡茶,郁达夫以其为例,并将它指代其他名茶,且“名目总也不少”,则又道出了闽茶品种之繁多,显示出他的广博见识。

  郁达夫在福州还曾留下一段“花茶治病”的传说,充满性灵风雅。据文史专家郑丽生在《闽中广记》中记述,郁达夫在福州公干期间,一日,应同僚邀请前往西门街定远桥附近的可然亭菜馆就餐,恰逢菜馆老板娘身体不适,众人力请郁达夫为其诊断。由于旧时闽地的教书先生多有通医行医者,闽中习俗因此又称医生为“新衫”(老师),与教书先生的叫法通用。尽管众人颇有玩笑意味,但郁达夫却亦依样画葫芦,切脉之间,忽然看到墙壁上的对联“浓香开末利,初日照夫容”,于是灵机一动,笑着说道:“以茉莉花蕾一把,白莲花瓣一朵,洗净,沸水冲服……”郁氏所谓的处方,其实就是一杯花茶:茉莉花抗菌消炎,白莲花滋阴降火,两者合饮,降火降燥、排毒疏肝,顺气清脑、润肤养颜。此事后来为上海报章刊发,一时传为佳话。

   《福州晚报》(2025年8月25日 A06版 闽海神州)


  • 使用帮助网站声明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 网站纠错
  • Copyright 2019 中共福州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All Rights Reserved 
  • 主办:中共福州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fzsdfz@126.com
  •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20005811号)
    政务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