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福州抗战的烽火记忆与精神丰碑
2025-08-2815:52:18来源:福州市委党史方志室

作者:吕南勋

1937年7月7日,日本军国主义以炮轰宛平县城和进攻卢沟桥为标志,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中国共产党秉持民族大义,积极倡导、促成、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并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从此,中华大地掀起了一场波澜壮阔的抗战热潮,四万万同胞同仇敌忾,汇聚成一股不可阻挡的抗战洪流。作为全民族抗战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福州儿女同样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气壮山河的抗战壮歌。

铁蹄践踏,日寇侵占下的福州苦难

整个抗战期间,福州先后遭受两次沦陷,给福州人民带来深重灾难。1941年,日军为截断中国的海上补给,阻绝英美援华物资自东南沿海港湾输入,制定了“福州作战”计划。4月18日,日军出动20多架飞机轮番轰炸连江、长乐、福州等地。19日晨,日军以总兵力1.2万人分别从长乐、连江及福清的沿海一线登陆,驻福州的国民党守军未能有效制止日军的攻势。21日,福州第一次沦陷,直到当年9月3日,日军被迫撤出后才第一次光复。

1944年,随着日军在太平洋战场的节节败退,日本大本营制定“一号作战”计划,发动豫湘桂战役,企图打通中国大陆交通线,将南洋日军和侵华日军贯通。作为豫湘桂战役一部分,9月27日发动第二次福州作战。日军首先从连江大沃、小沃、浦口等地登陆,占领县城后,分数路进犯福州,国民党军与日军展开全线作战,但接连挫败。10月4日,福州及周边各县再度落入敌手,直到次年5月18日光复。

整个抗战期间,侵华日军在中国犯下滔天罪行,他们屠杀中国人民,蹂躏中国妇女,推行种族灭绝的三光政策和惨无人道的细菌战、化学战、人体活体试验等,中国大地到处是人间地狱。

在福州,日寇的暴行同样充满着血淋淋的事实,给福州人民带来深重灾难。日机肆无忌惮地深入腹地,不论军用还是民用设施,均不加区分地进行滥炸,造成人员的大量伤亡和地面附着物的严重破坏。日寇活埋、剥皮、电刑、枪毙、砍头、剖腹等杀人手段无所不用其极,1941年的8月29日,日军进入福清海口村前村,把40多个村民驱赶到海滩,用机枪疯狂扫射,集体屠杀后推尸入海毁尸灭迹。日兵常常以查户口为名,三五成群在大街闹市强拉妇女,任意奸污,就连幼女、老妇、尼姑也不放过。在福州市区,只要看中某一房子,日兵马上贴上“某某管理”的字条于门口,随即通知居民全部搬出,屋内一切物品均不许携带,居民因而倾家荡产,有的甚至绝望自杀。日寇操纵傀儡政权建立伪银行,大量发行伪钞,致使通货膨胀堕入恶性循环,人民痛苦不堪,流离失所。凡有日军驻扎的地方均设岗哨,行人经过必须免冠立正,行九十度鞠躬,若有不知行礼,或行礼不如敌意的,不是被拳脚交加,就是被罚立于烈日之下,或罚跪于泥涂之中。日寇明目张胆地贩毒,运来大批鸦片、吗啡、“白面”等毒品,开设烟馆,收罗地痞流氓从事贩烟活动,一时间城乡烟馆林立,受害居民无数,许多人因吸毒而家破人亡。在武力统治的同时,日寇在学校中设日语课,推行奴化教育,将《南方日报》福州分社霸占,建立反动的文化宣传阵地,从精神上奴化福州人的思想。

根据福州市抗战时期人口伤亡和财产损失统计,两次沦陷期间,福州有名有姓的人口伤亡4207人。而民国版《福建通志》和《福建省统计年鉴》显示,福州地区1936年和1946年人口对比减少31万多人,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因日寇侵略给福州人民带来的伤害。财产损失方面,档案记载能按1937年物价指数折算的直接间接损失2亿余元,而因折算、漏算、掠夺后无法计量等问题,财产损失难以有准确的统计。

浴血抗争,福州大地的抗日烽火

1938年2月,新四军驻福州办事处成立,标志着福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从此,福州的抗日救亡运动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救亡救亡浪潮。

办事处积极恢复发展党组织,成立中共福州工作委员会,派遣大量党员深入周边各县区重建党组织。党的力量的逐步恢复,为党制定正确的方针政策,引导广大群众踊跃参加抗战注入了强大动力。办事处大力组建“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福州市总队”、“福州青年会民众歌咏团”以及“战时民教流动工作队”等几十支文化团队,活跃在城区和郊县开展抗日救亡。在党的领导下,一大批激昂热烈的救亡歌曲,炽热生动的话剧戏剧,文风犀利的抗敌刊物,还有街头壁报、小报、专栏,举办的抗战夜校、开办的进步生活书店……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抗日主张,激发民众爱国救亡的热情,成为福州地区抗日救亡运动最响亮的战斗号角。

办事处充分利用“福州文化界救亡协会”的影响,团结进步的爱国人士,为抗日救亡增添强大力量。派出大量共产党员渗入由国民党组织的抗敌后援会,参加并领导所属的“宣传工作团”“战地妇女宣传队”等组织,深入城乡开展救亡宣传,扬起了民众众志成城的抗战斗志。与此同时,办事处凭借坚定的信念和高超的智慧同国民党顽固派进行了坚决斗争,先后妥善处理了国民党顽固派蓄意制造的“泉州事件”和“宁德事件”,捍卫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维护了抗战大局。

办事处还派出大量精干力量深入周边县区积极组建抗日游击武装。在大力建设自身游击武装力量的同时,还通过强有力的统战工作,掌握了地方国民兵团等力量,为后来沿海地区抗击日寇入侵打下了坚实基础。

与文化抗战并行的,是一线武装力量在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对日寇的有力抗击。特别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游击武装深入敌后,发动人民群众建立游击根据地,在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下,对日寇进行了反复袭扰,打得侵略者龟缩在县城不敢露头,成为沿海抗击日寇的坚强柱石。

琅尾港伏击战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福建沿海抗日游击中战果最大的一次战斗。1941年8月4日,长乐抗日游击总队在长乐区玉田镇琅峰村琅尾港设伏,一举歼灭包括一个中佐在内的日军42人,我方无一伤亡。这场战斗有力打击了日寇的嚣张气焰,参战人员受到中共中央华中局和福建省委的表彰。此后,我党武装在持续开展游击斗争的同时,又与敌顽武装作了坚决的自卫斗争,直至抗战的最后胜利。

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虽然总体上消极抗战、避战、保存实力,但许多爱国官兵仍展现出英勇顽强的抵抗精神和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1941年4月18日,日军在松下、海口登陆,松下国民兵团乡队长陈俊盛、水警小分队长程文龙率100余人据险顽强抵抗,日军在飞机的掩护下不断进攻,守军伤亡惨重,陈俊盛身负重伤,不甘被俘受辱,举枪自尽,为国捐躯!大湖战役中,国民党军政部第十三补充兵训练处装备团歼灭日军600余人,所部伤亡300余人,是大挫日寇锐气的雪耻之战,从此日军再也不敢深入内地进犯,鼓舞了福建人民的抗战斗志。

伟大的全民族抗战,无数儿女挺身而出,用热血和生命捍卫了祖国的尊严和家乡的安宁,正是他们的英勇牺牲挺起了祖国和家乡的脊梁。在福州,就有无数值得我们永远铭记的抗战英烈。

吴石,既是我党隐蔽战线上的传奇英雄,又是一位卓越的抗战将领,整个抗战期间,吴石先后参与策划指导了武汉、长沙、湘桂、桂南、昆仑关、桂柳等重大会战,部署、指挥了中越边境抗日保卫战,为抗战作出了重要贡献。王助,福州抗日救亡的有力推动者,他和范式人领导和推动了福州文化战线的抗日救亡,是福州地区文化抗战的有力领导者。陈盛馨,出色的空战英雄,1937年8月上海空战中,数分钟内击落敌机2架,被中外报纸称赞为“空战英雄”,此后的历次空战中率队先后击落敌机60多架,书写了空军作战史的辉煌。卢懋榘,我党文化战线上的奇才,1938年担任我党抗日救亡刊物《战友》周刊主编,发表了许多有影响的政论文章,是传播我党抗战声音的重要喉舌。刘家洙,著名的爱国侨领,1937年卢沟桥的枪声传至南洋,他当街砸开自家的商行钱柜,将半生经营的商店、胶园悉数变卖,催生了诗巫华侨史上最大规模的捐款,更开创了“寒衣换子弹”的物资输送模式……

在福州三山人文纪念园的抗日志士纪念墙上,镌刻的抗日志士名录已达8500多人。这些福州儿女,包括未刻上名字的为抗战作出贡献的革命志士,共同构成了福州籍抗战志士英雄谱,他们的精神力量永远是新时代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的指路明灯。

胜利丰碑,永远铭记的苦难辉煌

1945年4月,面临败局的侵华日军根据大本营的作战部署,决定撤出湘桂、粤汉铁路和福建沿海部队,集中力量控制华中、华北。于是,福州地区的日军开始全线撤退。5月18日,福州及各县区先后光复。在历经多年的苦难后,福州终于迎来胜利的曙光。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正式签署投降书。2014年,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决定将9月3日设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12月13日作为南京大屠杀殉难者国家公祭日。而福州也将4月21日作为沦陷日警报长鸣,提醒市民勿忘国耻。铭记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唤起善良的人们对和平的向往和坚守,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珍爱和平,维护和平。

伟大抗战孕育了伟大精神,这个精神就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

作为全民族抗战的重要组成部分,福州抗战的胜利是福州军民浴血奋战的结果,它见证了福州人民在抗日战争中所展现出的顽强斗志和不屈精神。

如今,在弘扬伟大抗战精神中,福州正以多元实践激发着红色活力。新四军驻福州办事处旧址、琅尾港伏击战遗址、大湖抗战遗址等红色遗存不断上演着奋进新时代的传承强音。特色展览生动再现抗战历史场景,营造着崇尚英烈、缅怀英烈、学习英烈、捍卫英烈的浓厚氛围并代代相传;“老少共讲党史”活动,让红色基因在全民族抗战的红色遗存中代代赓续;充分挖掘的红色资源,在推出“红色研学+绿色休闲”特色路线中大力发展旅游经济,带动革命老区焕发新活力……红色基因已成为乡村振兴的强大引擎,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福州实践中注入了不竭的精神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站在新的历史起点,让我们铭记中华民族波澜壮阔的抗战历史,缅怀先烈,致敬英雄,珍爱和平、守护和平,传承伟大抗战精神,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书写属于我们这代人的奋斗华章! 


  • 使用帮助网站声明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 网站纠错
  • Copyright 2019 中共福州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All Rights Reserved 
  • 主办:中共福州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fzsdfz@126.com
  •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20005811号)
    政务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