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林 地
作为林公后裔,我们自幼便从族谱、家训中触摸到先祖的品格。他“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誓言,不仅是林氏一门的祖训,更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坐标。震惊中外的虎门销烟,揭开了中国近代反侵略斗争的序幕;他“爱民如保赤子”,即便遣戍新疆,仍心系苍生,积极投身于水利建设和垦荒屯田,传播先进的农业和纺织技术,为边疆的稳定与发展作出了贡献 ;他注重自我修养,用《十无益》作家训,为官清廉;他一生手不释卷,经世致用,被誉为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林公为官四十载,历官十四省,以其光辉的业绩在历史上享有重要地位,他的爱国精神、禁毒理念和开放意识对后世产生了积极影响。新中国成立以来,各地政府十分重视有关林公的文物保护及形式多样的纪念活动。1995年6月3日,为纪念林公虎门销烟156周年,时任中共福州市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亲自参加福州林公铜像揭幕仪式,并发表重要讲话。同年8月24日,习近平同志又在福州市纪念林公诞辰21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明确提出要继承和发扬林则徐坚贞不渝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气贯长虹的民族正气,学习他清廉刚正的高尚风范,学习他“开眼看世界”的开拓精神。1996年2月6日,习近平同志还主持召开市委常委会会议,专题研究林则徐系列遗迹修复保护工作。在习近平同志的重视和推动下,福州林则徐纪念馆、出生地和故居等系列遗迹修复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内外不同场合多次提到林公的名言“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赞誉这是林公的“报国情怀”,还将林公“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自勉联一再引用,强调对国家治理、国际关系的指导意义。作为林公的后裔,我们深感自豪和责任重大,我们将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创新形式手段,通过捐赠文物史料、宣讲林公故事、支持禁毒教育等方式,让林公精神焕发时代光彩。
我们深知:纪念先贤绝非沉湎过去,而是为以史为鉴、开创未来。林公“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开放胸襟与“壁立千仞,无欲则刚”的清廉风骨,仍为当今社会所需。作为林公的后裔,我们期待与学界、社会各界携手,将这份宝贵的精神遗产转化为推动社会进步的文化力量,让爱国、敬业、革新、担当的火种永不熄灭。
(作者为林则徐第六代孙)
《福建日报》(2025年9月9日 第09版:理论周刊·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