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当前位置:首页 > 闽都文化 > 话说闽都
来福州 钓秋水
2025-11-0710:36:03来源:福州晚报

  作者:边缘

  为问闽江船钓客,谢家谁更未知名。

  〔宋〕叶棣《飞来山》

  “秋天是钓鱼最好的季节。”说起钓鱼,福州市钓鱼协会副会长林枫的话匣子顿时打开了。此时户外钓鱼不晒不冻,很多鱼儿要为过冬储备能量,比如罗非鱼、鲫鱼,胃口特别好,也就特别容易上钩。

  福州对钓鱼人相当友好。且不说开车个把小时就能去海边海钓,也不说闽江、敖江、大樟溪鱼量巨大,随便看看,河汊、山涧、溪流、池塘、湖泊、水库比比皆是,钓鱼太方便了。北方钓友来了,最羡慕的就是福州河流不结冰,一年四季均可垂钓。

  “对于专业钓鱼的高手来说,钓鱼必须注意力高度集中,讲究反应机敏。”林枫说,鱼吃饵的时候,嘴巴是一吸一吐的。鱼饵调好挂上钩,大小软硬适中,鱼儿一吸入口,浮漂蓦地一沉。说时迟那时快,钓鱼人眼到心到手到,手腕一抖就是一个漂亮的扬竿动作,鱼儿还来不及吐饵吃第二口,鱼钩已经稳稳地钩住它的嘴巴了。

  如果钓到大鱼,那就要遛鱼了。大鱼本能地拼命挣扎,此时不能跟它拼力拉扯,而是要控制好鱼线,不疾不徐地钓着它在水里东游西遛。“遛鱼是钓鱼的最大乐趣,或者说是乐趣的高潮部分。”林枫说,整个操作过程需要凝神屏息,时时刻刻感受鱼儿力度的变化,手里相应地放松或收紧鱼线。鱼线似乎被注入了灵性,水中鱼、岸上人的较劲就悬在这条细丝上。人看上去掌控了全局,但一不留神就会前功尽弃,线断竿折鱼没影。直到钓成了,双手牢牢地钳住鱼身,绷紧的神经放松了,那种成就感、收获感、满足感,好像全身的多巴胺都喷涌释放出来了。一个字,爽!

  高手钓鱼,快就是乐。林枫在全国各地的省、市级钓鱼比赛中获得过十几次冠军,最高的纪录是一个小时钓300多条鱼。

  更多的时候,钓鱼是生活的情趣。退休工人老马喜欢和钓友在解放大桥或螺洲大桥边上垂钓。他说,一起钓鱼,自然就会有一种比赛的氛围,不过老友们不会太在意胜负,时间多的是,鱼儿钓不完,今天输了明天就赢了呗。钓鱼要看水文,半夜三更涨潮,老马就三更半夜守在钓点上下钩。第二天清早,老伴起床做饭,老马喜滋滋地开门进来,手里大大小小十几条翘嘴鱼,就是他一夜的成果。

  老马手巧,女儿小时候穿的皮鞋不用买,全是他手工制作出来的。人退休但手艺不退化,家里十几根鱼竿,全是他“手搓”的。老马还爱琢磨配制饵料,家里花盆不养花而是养蚯蚓。有一天,蚯蚓团队漫游阳台,载蠕载袅,引起母女俩连声惊叫。最终的结果是,老马家里的“纯天然生物鱼饵养殖基地”被当场征迁,责令“异地安置”。

  老马曾经在解放大桥钓到一条大青鱼,提起来与他齐胸高,一称重,16.5公斤!有人当场想出1000元买下来,老马不答应,他要将鱼切分给众亲友显摆显摆。大青鱼一进小区就引起围观,老马得意洋洋地骑着电动车拉着鱼绕行小区数圈,直到热度减退了才进家门。那几天,老马是钓友圈里的“热搜头条”,他的微信头像也改成了自己与大鱼的合影。美中不足的是,那鱼肉又腥又柴,实在难以下咽,老伴气得一扔了之。女儿说,钓了个豪迈,赚了个名气,吃了个寂寞。老马不服气地说:“那是你们的烹调技术配不上我的钓鱼本领。”

  水边垂钓,中老年男人居多。不过近年来,很多年轻女子加入钓鱼行列,垂钓的风景大为改观。抖音上的钓鱼女博主木辛梓玩的是路亚。所谓路亚,指的是不用食物作饵料,而是以各类小鱼形状的模型、亮片作为鱼饵来钓鱼,主要针对的是鲈鱼、白刀鱼等比较凶猛的肉食性鱼类。

  木辛梓说,第一次看到路亚钓鱼的视频,那精致的钓竿、绚丽的线轮,还有潇洒的甩竿动作,帅气飒爽的穿搭,都让她眼前一亮。原来钓鱼也能这么时尚,这么炫酷!她尝试着体验几次便入迷了。有一回,她和先生从晚上9点一直钓到次日凌晨3点,钓了一桶白刀鱼回家。选一条最肥美的,除鳞、改刀,两面抹盐配葱姜清蒸,出锅后浇上蒸鱼豉油,再撒些葱花淋点热油,一道清蒸白刀鱼就这么水灵灵地上桌了。从小到大,白刀鱼何止吃过百条,但只有自己钓上来的那条,滋味才真的是鲜美得能上天了。

  钓鱼在古代似乎可归入雅事范畴,清代王士祯在一幅画上题诗曰:“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丝纶一寸钩。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独钓一江秋。”不过在我看来,独乐乐不如众乐乐,这事还是俗一点好。垂钓可炫技,垂钓有情趣,垂钓还能追时尚。大好秋色,独钓未免寡淡,只有众人共钓,才会使得秋水活泼起来,生命灵动起来,日子活色生香起来。

  《福州晚报》(2025年11月7日 A16版 现代闽生活72式(福州篇))


  • 使用帮助网站声明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 网站纠错
  • Copyright 2019 中共福州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All Rights Reserved 
  • 主办:中共福州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fzsdfz@126.com
  •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20005811号)
    政务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