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 地情研究
抗战胜利福建邮政人员调台服务始末
2025-11-1809:49:02来源:福建日报

作者:吴新友 陈亚

1763430560562386.jpg

林壬《谨呈福清邮局长转详福建管理局局长签呈》

1763430571968133.jpg

林步瀛故居

翻开福建省档案馆馆藏福建邮政管理局全宗,在泛黄的档案文字中,可溯源台湾光复初期福建邮政人员调台服务始末,追寻以林步瀛为首的大陆邮政人员接收整合日占时期台湾邮政系统这段远去的历史。

1945年9月初,交通部邮政总局局长徐继庄签发训令:“现存战事已告结束,收复区及光复区邮政业务势将逐渐扩展,人手亦亟调补充,兹为应公务需要并体念前由陷区内调之员工得以返还原籍邮区服务起见,爰订定将来调往收复区及光复区员工办法。”邮政总局开始对全国各省邮政局可调动至收复区及光复区人员开展摸底排查。

9月24日,邮政总局致电各省邮政司(局):“台湾接收邮政委员暂署台湾邮政管理局长林步瀛在福州或上海等候,伺机与行政接收人员同往赴台。”自此,以林步瀛为首的大陆邮政人员调台服务的大幕正式拉开。

林步瀛收到任命通知时,福建邮政管理局(前期也称邮务局,本文统称邮政管理局)还在永安办公,林本人在长汀视察工作后绕道广东于10月20日回到福州。10月至11月间,由于接收任务急迫,邮政总局多次电询林步瀛是否赴台或何时赴台。抗战甫一结束,百废待兴,福州至台湾没有直达轮船或航班,上海方面赴台船票亦一票难求,林步瀛被困福州,一时难以成行。11月10日,邮政总局致林步瀛训令:“台湾邮政各局各部分主要人员,应由该员遴荐呈候调派。”从中可以看出,邮政总局对林步瀛非常之信任,并全权委托台湾邮政接管事务。

林步瀛,1897年出生于闽侯(其故居位于今福州市仓山区烟台山居安里7号),福州三一中学毕业;1934年6月开始,出任福建邮政管理局副局长。1917年11月,福建邮政管理局邮务长聂克逊在交代书中评价:“林步瀛表现突出,受过良好教育,待人谦恭有礼,才智出众,应尽快参加候补邮务佐考试。”1919年8月,福建邮政管理局邮务长克立德在保密报告中评价:“林步瀛严守时间,可靠可信,是一名充满潜力的得力邮务佐。”

自大清邮政开办以来,福州本地英华、三一、格致、协和和青年会等学校培养的学生英汉文程度好且素质优良,福州籍邮政司(局)职员多由此渠道输送,福建邮政系统也一直被邮政总局列为人才输出基地。当林步瀛接到要求其遴荐调台服务人员时,即根据接收台湾邮政的需要,拟就了一份以福州籍为主的20名调台服务人员名单并呈报邮政总局。

这份名单一经公布,首先遭到福建邮政管理局局长克气格的反对。克气格认为遴选职区员佐“大半身任重要工作,必须熟练人手替代,非短期内所能办到,否则难免影响工作”。福州两次沦陷期间,邮政管理局人员冒着战事风险,多次抢运公物、票款、档案等往非沦陷区,极力维持邮政业务运转,备极艰辛。1946年上半年,除少量留守人员外,福建邮政管理局大部分邮政管理人员刚刚从永安、沙县、闽清等地复员回到福州,此时克气格因外派而犯难,实属情理之中。

据馆藏《1946年交通部邮政总局、浙江、上海邮局、福建邮区关于邮政人员调往台湾问题的令、训令、公函、名单》记载,此后福建邮政管理局又向邮政总局呈报,建议将“奉令指调”改为“志愿赴台”,并重新拟报了一份40人的调台服务人员名单,其中有17人“自愿申请”赴台,他们大多曾在闽南工作过或出生于闽南,认为赴台服务是为国家排忧解难,而以福清邮务襄办、邮务佐林壬申请赴台意愿尤为强烈。

1946年4月4日,林壬在《谨呈福清邮局长转详福建管理局局长签呈》中赤诚请调赴台服务:“窃职于前曾一度随父赴台,海外风物,时深萦念。惜成异域,不胜感慨系之。兹庆胜利收回旧有版图,乃得大开门户,以迎国人。职宿怀此愿,欲值此少壮,一快远行,对邮政以尽更大之职务。值兹台省用人之秋,猥敢签请调台服务,以偿宿愿,实称感便。”

其签呈将个人职业诉求与民族、国家情感相结合,情感深沉且真挚,读来令人动容。像林壬这样自愿申请赴台服务并递交签呈的人员还有很多。

1946年4月2日,林步瀛克服种种困难,终于抵达台湾报到。4月4日,林步瀛自台北向福建邮政管理局发来急电:“邮局陈帮办总密,台湾日籍邮员日内全部撤清,陈(陈仪)长官催促克日接管,需员万急限。”后又来电告知,日籍邮员在4月底前全部卸职并撤回,台湾邮政管理局务必在4月30日前成立,以避免台湾邮政业务中断而影响台湾社会生活的正常运转。

福建邮政管理局立即向邮政总局报告:“遴选下列调台人员40人并饬限于本月底以前到台,惟该批人员调台后本区人手极感缺乏,拟请准予传用候补邮务佐(50)名。”直到4月15日,福建邮政管理局财务帮办陈维馨还没有等来交接人员,不得已向克气格局长请示如何办理交接工作。克气格局长马上安排财务股两位资深股长——黄道明与黄圭开展交接工作,并向陈维馨表示:“借此机会,我对您在福建任职期间的工作表示赞赏与满意。您展现了卓越的才能与充沛的精力,在极为艰难的时期成功完成了各项任务。”

福建邮政管理局在开展赴台服务人员工作交接的同时,一面向福州海关请求支持,同意部分人员搭乘邮船赴台;同时向交通部、邮政总局、上海邮政管理局发电,请求联系招商局购买赴台船票。经过多方努力,福建邮政调台服务人员耗时近两个月,历尽千辛万苦,陆续抵达台湾。

1945年8月28日,台湾行政长官陈仪急电邮政总局,要求“在台训班受训”的邮政和电信人员邱信亮、李维扬等4人借调“随同前往工作”。另有档案可查的人员列举如下:谢瑞芳、陈逸谿等人于1946年4月6日到福建邮政管理局报到,直到5月12日才登上“舟山轮”经由上海赴台。5月1日,福建邮政管理局向邮政总局报告,已有12人到台,在福州候船者34人,尚在内地局未到福州者7人。5月7日,福建邮政管理局报告,陈维馨、吴迈伦等5人于5月7日搭海关“华星轮”直放台湾,其余人员日内搭“舟山轮”赴沪转台,起行时当续电鉴核。5月12日,林承平等25人乘“舟山轮”经由上海赴台。6月18日报告,李道魁等会同部分外省邮区邮政人员共29人搭乘6月15日“海辰”号赴台。赖光凯等2人于7月28日搭“海黄”号赴台。林浩、陈进标等2人于7月30日搭机赴台。8月24日,曹秉龢、胡茂则搭“一〇一”号登陆艇赴台。此外,还有部分人员搭乘其他过路船只只身赴台。经初步统计,福建邮政管理局1946年调台服务人员至少有70人。

1946年5月5日,台湾邮电管理局正式成立,并于6月7日组织召开台湾邮电管理局邮政主管座谈会。参加会议的共有14人,其中福建调台服务人员共9人,分别是林步瀛局长、储汇处陈维馨、人事室吴志忠、会计科黄永祥、运输科邱信亮、供应科刘友铭、储金科陈连镛、寿险科林承平、汇兑科陈兰拯。座谈会上,各位邮政主管畅所欲言,开诚布公地直指台湾邮政系统存在的弊端和问题。据此座谈会商议事项,邮政总局下令:“各省邮局,均隶属于本局;所有重要邮务事项,亦均秉承本局及大部命令办理。台湾既隶版图,自未便独有例外。”

鉴于日占时期的台湾邮政有别于大陆邮政的组织结构、人事制度、邮政业务、邮运等,以林步瀛为首赴台接管邮政事业的一行人,根据邮政总局要求,对台湾邮政系统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整顿与重建,如储汇处陈维馨带领所部人员重构财务流程,运输科邱信亮力主打通两岸邮路……一系列措施的实施终使台湾邮政重新焕发生机,实现了台湾邮政体系与祖国大陆邮政的统一。

统一重建的邮政服务为两岸民生连通联结提供了纽带,带动两岸邮务跨区域交流发展,进一步平衡了台湾邮政事业接管制度的统一性与地方治理的特殊性,林步瀛也因此被称为“台湾光复初期邮政重建的关键推手”。

(作者单位:福州市集邮协会、福建省档案馆)

《福建日报》(2025年11月18日 第12版:理论周刊·文史)


  • 使用帮助网站声明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 网站纠错
  • Copyright 2019 中共福州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All Rights Reserved 
  • 主办:中共福州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fzsdfz@126.com
  •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20005811号)
    政务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