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当前位置:首页 > 党史纵横 > 史海钩沉
“吴石案”六烈士之一,牺牲时年仅31岁
2025-11-1916:09:35来源:福州晚报

“吴石案”六烈士之一,牺牲时年仅31岁

林志森骨灰找到了 家人盼他“回家”

1763539890814619.png

AI修复后的林志森老照片。 

image.png

林志森的外甥林功浩(左)、李岩生(右)。芦懿 摄

  “舅舅林志森的骨灰在台湾找到了!我们都希望他能早点‘回家’!”11月16日,烈士林志森的外甥林功浩、李岩生给记者发来好消息。在“吴石案”中有4位福州籍烈士,林志森是其中一位。

  “吴石案”烈士之一

  据电视剧《沉默的荣耀》史实顾问郑立介绍,“吴石案”牺牲的6位烈士中,有4位是福州人。除了吴石、聂曦、王正均以外,剩下一位就是林志森。

  林志森1919年出生于福州鼓楼,与吴石的副官聂曦有同学之谊。抗战期间,林志森与吴石相识,曾向吴石提供“舟山各驻军武器数量统计表”等4份表册。

  1950年前后,林志森在台湾从事隐蔽战线工作,为中共传递重要情报。吴石被捕后,他冷静地清理掉相关文件和证据,避免了更多机密泄露。

  被捕后,林志森在审讯中受尽酷刑,坚贞不屈。1950年8月,在吴石、聂曦等人牺牲后2个月,林志森与王正均也在台北马场町刑场英勇就义。当时,林志森年仅31岁。

  2000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向林志森的亲属发放了林志森的烈士证,上面写道:林志森同志因执行革命任务遭敌人杀害壮烈牺牲,经批准为革命烈士,特发此证,以资褒扬。

  牺牲时体无完肤

  林志森牺牲时并未成家,没有子女。当时跟随他在台湾的,只有老母亲和12岁的外甥李超石。

  “父亲去世早,母亲一个人没办法抚养那么多孩子,舅舅林志森就带着我哥哥李超石和我外婆一起去了台湾。”李岩生回忆道,他7岁时,12岁的哥哥李超石从台湾传回噩耗:舅舅已经牺牲。

  当时,李岩生的母亲抱着家人痛哭流涕,她不仅为弟弟的牺牲而痛心,也为老母亲和儿子的命运担忧。然而在那个特殊年代,一家人都无能为力,只能把思念和担忧深藏心中。

  据了解,林志森被捕后就做好了牺牲的准备。他交代自己在军中的5名好友,照料老母亲和外甥李超石,叮嘱他们无论如何要让李超石读到高中毕业。

  李岩生说,林志森就义后,外婆和哥哥李超石度过了一段非常艰难的岁月。哥哥读书刻苦,后来去美国留学,定居美国。而被迫留在台湾的外婆无处可去,只好住进寺庙里,最后在寺庙里凄然离世。

  这些,都是上世纪90年代李超石回国后告诉家人的。李超石还说,舅舅林志森牺牲后,外婆发现他体无完肤、遍体鳞伤,可见他在狱中遭受过非人的折磨。“从照片看,我舅舅就义前是低着头的,我们估计他是因为被酷刑折磨抬不起头来。”说到这里,林功浩红了眼眶。

  家人希望接他“回家”

  林志森骨灰如今存放于台北富德灵骨楼。在美国的李超石也曾想过将舅舅的骨灰送回大陆,但因种种原因未成功。2005年,因骨灰换过位置,一时间查不到骨灰存放于何处。

  今年,电视剧《沉默的荣耀》爆火后,李岩生、林功浩等人联系上视频号博主“远山在台湾”,请他帮忙前往台北富德灵骨楼核实。近日,“远山在台湾”托朋友前往寻找,终于在富德灵骨楼找到林志森的骨灰。

  如今,林志森已经牺牲75年,他同辈的兄弟姐妹都已过世,外甥李超石、李岩生等人也都是耄耋老人,就连最小的外甥林功浩也70多岁了。

  “我们想早点将舅舅骨灰接回家。我们都这么大年纪了,万一哪天我们不在了,怕没人来做这件事。”李岩生说。

  (管慧 刘宝英)


  回家,是亲人所盼民心所向

  电视剧《沉默的荣耀》热播后,记者在福州这座英雄之城,采访了不少隐蔽战线英雄的后人。因为种种历史原因,他们中有些人,也是最近才得知英雄的确切结局和遗骨下落。

  采访中,不少英雄亲属表达了朴素却有一定难度的愿望:让英雄早日回家。

  朴素,是因为大多数中国人有着落叶归根的愿望。有难度,则是因为这湾海峡阻隔。

  海峡太浅了,浅得装不下亲人绵延的思念和泪水。海峡太远了,远得让骨肉至亲生死不得相见,让英雄逝世多年还无法魂归故里。

  聂曦、林志森……这些在台湾隐蔽战线战斗的英雄,就义时大多只有二三十岁,正是最风华正茂的年纪。他们从故乡福州离开时,估计也未曾想到,这一分别就是70多年。

  70多年后的今天,当年的青年已变为白骨,当年的孩童也变为耄耋老人,而历史也走到了十字路口,路口的指示牌上只有两个大字:回家!

  “式微,式微,胡不归?”回家,是亲人所盼;回家,亦是民心所向。我们相信,英雄很快会回家!

  (记者 管慧)


  • 使用帮助网站声明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 网站纠错
  • Copyright 2019 中共福州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All Rights Reserved 
  • 主办:中共福州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fzsdfz@126.com
  •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20005811号)
    政务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