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当前位置:首页 > 要闻动态 > 时政要闻
跨越山海 共赴未来 “2025中国—东盟周”落幕,携手谱写区域合作新篇章
2025-11-2009:19:39来源:福州日报

20251120_001_06_50.jpg

参会外宾在中国—东盟经贸文化交流展上了解国产机器狗。本报记者 林双伟摄

  17日~19日,一场跨越山海的对话——“2025中国—东盟周”在福州落下帷幕。

  从高层战略对话的智慧碰撞,到企业家间的务实握手;从青年海洋合作圆桌会迸发的蓝海新思,到文化IP数据库启动的数字传承……这场盛会,不仅搭建起政策沟通的桥梁,更编织了民心相通的纽带,让“命运与共”从宏大理念落地为可触可感的现实,为中国—东盟关系新未来注入了澎湃而深远的力量。

  潮涌闽江

  战略对接开启新程

  中国同东盟国家间首个示范园区中印尼“两国双园”落户福州;“中国—东盟周”“海上丝绸之路国际文化旅游节”等系列重大交流活动在榕举办;依托21世纪海上合作委员会,福州与东盟国家的14个城市和组织会员紧密联动……步入海峡国际会展中心一楼大厅,中国—东盟经贸文化交流展以恢弘气势迎接外宾。

  透过展陈文字可见,随着中国—东盟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持续深化,福州正日益成为双方重要的合作平台和展示窗口。

  “中国与东盟既是利益共同体,更是命运共同体。中国好,东盟受惠;东盟好,中国受益。”中国公共外交协会会长吴海龙在开幕式上说,这种利益、命运与共的关系决定了双方要不断加强战略沟通,坚持从大局、从长远来看待双方的关系。

  纵观“2025中国—东盟周”,《东盟共同体愿景2045》的宏伟蓝图与“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动实践交相辉映,战略引领下的融合场景不断涌现——

  成果发布环节,《中国—东盟贸易投资进展报告》显示,2024年1至10月,双边贸易额达8627.3亿美元,同比增长8.2%,中国与东盟连续多年互为最大贸易伙伴的地位更加巩固。

  最具创新意义的突破来自中国—东盟海产品交易所跨境业务正式开通。作为全球首家以海产品为主题的涉外交易所,它创新性地采用“线上交易、人民币结算、区块链溯源”模式,构建了一条高效、透明、安全的数字贸易走廊。

  象征着人文交流数字化的中国—东盟共建文化IP数据库倡议启动。平台依托人工智能、3D建模等前沿技术,旨在将双方丰富的文化遗产、文化故事转化为生动震撼的数字内容。

  智汇丝路

  多维对话凝聚共识

  从具有世界视野的青年人才到渴望链接全球资源的企业家,从长期研究国际关系的专家学者到深刻洞察时代变化的媒体人……数百位嘉宾在“2025中国—东盟周”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对话空间,从不同维度为凝聚区域发展共识、勾勒合作新图景贡献智慧和力量。

  “希望将马来西亚雄厚的制造业基础、东盟日益完善的数字基础设施,以及中国在人工智能与高科技领域的创新优势相结合,构建更具韧性且深度融合的供应链体系。”

  “东盟与中国的关系已成为国际关系中互利共赢的典范。我们不仅要巩固传统领域合作,更应拓展到数字转型、绿色经济、科技创新等新兴领域。”

  “我们诚挚邀请东盟与中国伙伴加强互联互通,深化互信合作。”

  作为大会首场论坛,高端主题对话会围绕“应对全球政治经济新形势的中国—东盟方案”“数智经济与科技向新”两个议题展开探讨,“合作”成为被提及最多的关键词。

  随后,中国—东盟青年海洋合作圆桌会、中国—东盟经贸合作新机遇对接会、中国—东盟媒体智库沙龙等相继举行,从不同维度寻找合作途径、展示合作成果、畅想合作未来。

  中印尼“两国双园”是福州与东盟国家间开展经贸合作的新旗舰。印尼根塔拉研究院战略传播与研究总监陈姝伶以此为例说,印尼想要提升自身的生产能力和海洋实力,福州则具有强劲的海运能力和技术手段,基于双方能力和需求产生的合作稳固而持久。

  “无论在什么方面,我们合作越紧密,就越能造福中国和东盟逾20亿人民。”会后,中国—东盟中心新闻公关部主任周娜帕深有感触地说,对于东盟来说,建设以人为本的命运共同体,无疑是最优先发展的事项。

  同频共振 人文浸润厚植友谊

  如果说经贸合作是骨架,那么人文交流便是让中国—东盟关系血脉相通的生命源泉。

  自2023年首届“中国—东盟周”亮相福州,到2024年“中国—东盟人文交流年”在此开启,再到今年“中国—东盟周”再次落地,更多浸润着人文色彩的深情厚谊也在榕城大地沉淀下来。

  三天行程中,中外嘉宾参观了三坊七巷、烟台山、船政文化博物馆等历史地标,参访了福耀玻璃、胜田食品、时代星云等优秀企业,将有福之州的轮廓勾勒得更为清晰。

  “福州,正是我心之所向的城市模样。”青年海运协会主席周毅恩说,这里的气温十分舒适,像是全天都开着空调;福州美食既不辛辣也不油腻,适合大众;福州人热情好客,活力满满。

  马来西亚科技创新部秘书长、拿督斯里哈斯诺说:“福州是能够提供很多机遇的地方,不仅在政府机构之间,也在业内人士、中小型企业和初创企业之间,合作频繁开展,提供了无限可能。”

  与本届东盟周同期举办的还有第四届丝路国际青少年摄影、短视频大赛颁奖典礼。这是21世纪海上合作委员会的重要成果之一。该委员会通过举办一系列重要会议和活动,推动福州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城市开展了广泛而深入的交流合作,为福州经略海洋、扩大开放提供了新的载体。会址及秘书处永久设在福州,目前已有五大洲29个国家的77个城市和组织加入委员会,其中包括14个东盟国家的城市和组织。

  闽江潮声依旧,海丝故事未完。当战略对接与人文交流同频共振,当历史传承与创新探索相得益彰,中国与东盟定能携手谱写更加辉煌的命运与共新篇章。

  (记者 钱嘉宜)


  • 使用帮助网站声明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 网站纠错
  • Copyright 2019 中共福州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All Rights Reserved 
  • 主办:中共福州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fzsdfz@126.com
  •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20005811号)
    政务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