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天锡(1470~1558年),字启衷,号洞江,闽县(今福州市区)人,许将之后。明弘治六年(1493年)进士,授庶吉士。弘治十一年(1498年)任吏部给事中,转任工部给事中。弘治十三年(1500年),福建建安书林火灾,焚烧书版甚多,天锡上奏请派员检查,刊行有益经史书籍,停刊《论范》、《论草》、《策海》、《文衡》等陈腐文钞书籍,礼部同意施行。次年五月,鞑靼火薛攻大同,明军连续失利,朝廷派天锡前往视察。天锡据实上报,巡抚洪汉、中官刘云、总兵王尔土等均受处分。弘治十七年(1504年)五月,天锡奏改官员考核制度,又与御史何深检查牛马房,上奏应行改革十四事,每年节省饲料费五十余万。武宗继位初,天锡上疏,请广求直言,升工部左给事中。正德元年(1506年),奉命册封安南国王,途中进都给事中。至安南,国王赠以金,天锡辞不受,安南人为建“却金亭”。正德三年(1508年)六月初,核查内库,得刘瑾贪污数十事,自知奏疏一上,必获大祸,决定以“尸谏”,乃夜草弹劾刘瑾疏,而后自缢死,但侍童惧祸,藏疏而逃,疏不能上。嘉靖中,其子许春上疏讼冤,诏赐祭葬,墓碣大书“赐一品祭葬洞江许公之墓”。天锡好诗,有晚唐风格,著有《黄门草》、《旅途杂咏》,已佚。今存遗诗18首,见于郭柏苍《全闽明诗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