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祖年间(前206年至前195年)
无诸大兴冶炼业,推广铁器具,发展生产。
高祖五年(前202年)
汉高祖复封无诸为闽越王,统管闽中故地。无诸在今屏山东南麓冶山一带筑城建都,称冶城,为福州城垣之始。
文景年间(前179年至前141年)
闽中已会纺织精美的麻织物——荃葛。
元光至元鼎年间(前134年至前111年)
东越王余善在大庙山临江(闽江)垂钓,后筑台表瑞,称钓龙台。
元封元年(前110年)
汉分兵四路进攻闽越。闽越内部兵变,余善被杀,闽越国亡。汉武帝迁闽越人于江淮间。
始元二年(前85年)
闽越地区逃亡山林的遗民复出,重建家园,汉廷立为冶县(县治在今鼓楼区)以治之,隶属会稽郡。后为管理方便,汉廷增设东部都尉,冶县属之。
东汉建武二年(26年)
汉廷在福建地区设立边防军指挥机构“侯官都尉”,驻地在今福州。
建初八年(83年)
东部都尉治所迁到浙南,留下“侯官”驻镇冶县,冶县遂有东侯官之名。
东汉建安元年(196年)
冶县改称侯官,县治设今福州。管辖今福建省全境。当时侯官与交趾(今越南)已有海上往来。
孙策派兵攻占东冶(即福州),从此闽江下游归孙氏。
建安十二年(207年)
分东侯官之地为建安县,属南部都尉。闽中此时有5县,侯官为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