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
2010-06-1304-35-17来源:

后梁开平三年(909年)
    梁太祖朱温封王审知为闽王,建都福州。
    王审知委翁承赞为相,采纳翁关于“建四门学,以教闽士之秀者”的建议,大兴教育。
    后梁开平四年(910年)
    福州复置侯官、长乐2县。
    修浚西湖,王审知修筑月城时,在湖旁取土使湖周扩展至40里。
    后梁乾化元年(911年)
    设闽清县,福州辖10个县。
    后梁乾化二年(912年)
    在南禅山麓建南禅寺,民国6年(1917年)毁于火。
    后梁乾化三年(913年)
    在嵩山安福院建木塔7级,俗称新塔(今毁),新塔街(今仙塔街)、塔移影(今塔崎顶)之地名皆沿此。
    后梁贞明四年(918年)
    铸铜佛像1.5万公斤置于太平寺内,为当时东南金属造像中最大的一个。北宋天禧间(1017~1021年)被焚。
    后梁贞明六年(920年)
    福州升为大都督府。
    后唐同光元年(923年)
    城内(今鼓楼区)官办文绣局,聚集工匠百人以上,盛产蕉布、葛布。
    后唐同光三年(925年)
    王审知卒于福州。王延翰继位,在西湖滨建水晶宫,西湖一度成为御花园。
    后唐天城元年(926年)
    王审知养子、建州刺史王延禀与延翰之弟、泉州刺史王延钧合谋,出兵福州杀王延翰,王延钧继位。
    后唐天成三年(928年)
    十二月,闽王王延钧超度2万平民剃度为僧。从此,闽中多僧众。
    后唐长兴四年(933年)
    闽王王延钧称帝,更名璘,国号大闽。升福州为长乐府。
    闽县改名长乐县,侯官改名闽县。
    为方便交通,在虎节门外筑镇闽台。北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改名还珠门。清康熙年间改名狮子楼,民国17年(1928年)拆除。
    后唐清泰二年(935年)
    王延钧被其子继鹏和皇城使李仿谋杀。继鹏称帝,更名昶。
    后晋天福四年(939年)
    都指挥使朱文进、连重遇在福州城内叛乱,杀继鹏,拥立王延钧之弟王延曦为闽王,向后晋称臣。
    后晋天福六年(941年)
    崇妙保圣坚牢塔(今称乌塔)在乌山南麓贞元无垢净光塔旧址建成。
    后晋开运元年(944年)
    三月,都指挥使朱文进弑王延曦自立为闽王。
    十二月,忠于闽王宗室的林仁翰联合旧臣诛朱文进、连重遇,拥立建州(今建瓯县)刺史王延政为闽王,改国号殷,改福州为东都。延政派侄继昌为福州留守。
    后晋开运二年(945年)
    在城东温泉坊(今鼓楼区汤井巷)建龙德外汤院,为福州最早澡堂。
    在福州罗山脚下(今鼓楼区法海路)建罗山寺,北宋祥符中(约1012年)改名为法海寺。
    大闽国灭亡,属南唐。
    后晋开运三年(946年)
    李弘义(仁达)奉表称臣于吴越,并遣使乞师。
    保大五年(947年)
    吴越水陆军进逼福州,与李弘义两面夹攻,南唐兵败退弃城,福州归吴越。

点击显示全部 》
微信公众号
主办:中共福州市 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邮箱:fzdsfzs@126.com 闽ICP备200058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