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
1月28日,福州郊区土地改革委员会成立,主任委员由许亚兼任。
2月7日,福清县破获大刀会反动组织。
2月10日,福州郊区第一届农民代表大会召开,成立郊区农民协会。
3月2日,反革命组织中国东南反共游击总队闽海纵队被平潭县捕获归案。
3月22~28日,福州市第二届第一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举行,选举许亚为市长。
同月,长乐县莲柄港电力灌溉站首期扩充工程开工。翌年6月,竣工放水,可灌溉农田6.6万亩。
4月6日,福州市调整行政区划,新建制为9个区公所(即鼓楼、大根、小桥、台江、仓山、洪山、鼓山、盖山、水上),57个居民委员会,29个乡(镇)。
同月,私立华南女子文理学院和私立福建协和大学合并成立福州大学,翌年8月福建师范学院并入。1953年9月,福州大学改名为福建师范学院。
6月9日,市军管会临时法庭判处反革命及特务分子57名死刑,死刑缓期执行15名。
8月28日,市政府撤销9个区公所建制,成立各区人民政府。
9月3日,市军管会解散天主教反动组织“圣母军”(又名圣母慈爱祈祷会)。
9月10~13日,福州市第一届妇女代表大会召开,会议选举市民主妇女联合会执委会。
10月1日,连江县革命烈属杨母(王水莲)作为全国南方烈军属代表团成员赴京参加国庆观礼。
10月20日,福州市第一次工农劳动模范代表大会召开。
11月上旬,福州市流行白喉病。至30日止,患者755人,死亡21人。
11月20日,中国近代法医学奠基人林几(福州籍)在南京大学逝世。
12月16日,福州市首届人民体育运动会开幕,参加竞赛和集体表演的运动员共1.36万人。
12月24日,市军管会取缔福州市反动会道门“一贯道”和“同善社”。
是年,福州和福清、闽清、闽侯、连江、罗源、平潭等9市、县青年踊跃报名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
是年,福清县捐款人民币24万元、粮食25吨,购飞机、大炮;永泰县捐款11.28万元;罗源县捐款9.8万元;连江县捐款19.5万元,购买“连江”号飞机1架;长乐县捐款21.44万元,购买“长乐”号飞机1架;闽侯县捐款30.4万元,购买“闽侯”号飞机1架、大炮1门,支援抗美援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