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大事记
2010-09-0111-39-18来源:
1月5日,中国第一艘70吨沿海侧壁式气垫艇在马尾造船厂试制成功。艇长28米,宽7.6米,排水量70吨,飞升吃水0.6米。
1月13日,福州第一脱胎漆器厂试制成功全国第一批钙塑漆器。
同日,福州—莆田11万伏输变电工程建成,全长125.7公里。
同月,平潭县兴建台胞接待站,当年接待台湾渔船213艘次、台胞1895人次。
同月,国务院批准平潭县观音澳为台湾渔轮停泊点。
同月,平潭县东福洋围垦工程动工。1981年11月20日建成,围垦面积7万亩,养殖面积4万亩。
2月19日,连江县邮电局第一次受理发往台湾省的电报业务。3月10日第一次受理转往台湾省的长途电话。
3月12日,福州市机关干部参加第一个植树节活动。
4月29日,中共连江县委对台部组织苔菉公社茭南大队渔船与台湾渔轮接触,帮助去台人员与亲属晤面。这是全国首例有组织的海上会亲活动。自此,海峡两岸同胞海上会亲活动日渐频繁。
5月,福州市组织企业恢复双喜牌雨伞、民航牌角梳、宝剑牌小刀、长顺斋直贡千页底布建和琴鸟牌六角胡、京胡等传统名牌产品的生产。
9月10日,福州第二塑料厂的白鸽牌微孔塑料鞋评为国家优质产品。
9月13日,福州—广州的班机正式通航,单程755公里。
10月15日,福州—香港线国轮货运正式通航。
11月3日,福州市回民欢渡“古尔邦”节。
同月,永泰县达到中央规定的基本消灭血丝虫病的标准,宣告永泰县基本消灭血丝虫病。
12月13日,日本佛教黄檗宗第一次友好访华团一行20人,到福清万福禅寺朝拜。
12月14日,福建省地质五队在闽侯县南屿探明一处福建省最大的明矾石矿,总储量在700万吨以上。
12月18日,黄乃裳纪念馆在闽清县坂东公社湖头落成。
是年,福州市委落实“文化大革命”中的冤假错案,对20349名立案审查者落实政策,占应落实人数的99.81%,补发工资88.07万元。
是年,长乐县金峰公社风洋大队农民集资兴办福州市首家股份合作制乡镇企业——风港针织厂。
是年,长乐县泮野大队早、晚稻亩产连续三年均达“双千斤”,实现二跨《纲要》。获国务院嘉奖。
是年,福清县用飞机喷药防治森林病虫木毒蛾,面积5154亩。
是年,境内市、县农村开展试行以联产承包到组为主的责任制。至1982年底,普遍实行以包干到户为主要形式的农业生产责任制。
点击显示全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