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大事记
2010-09-0703-11-02来源:
1月11日,《周恩来选集》上卷在福州发行。
1月15日,福州市小商品批发市场建成,是福建省第一家专营小商品的批发市场。
1月22日,福州市开通福州至北京等地的微波长途电话业务。
同月,境内市、县在农村全面落实家庭联产承包农业生产责任制。
2月2日,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来榕巡视各寺院的修葺和恢复工作。
2月3日,福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在西门井边亭伊斯兰教的圣墓亭上发现一块清乾隆二年(1737年)台湾总兵官马骥石刻匾额。
2月13日,国务院批准福州市同日本冲绳县那霸市结成友好城市。5月21日,两城市签订缔结友好城市协议书。
2月14日1时30分,冰雹、大风袭击永泰县衙桐、赤锡公社的6个村,最大冰雹8公斤左右。
同日,凌晨2时,福清县一都、镜洋、阳下、东张、音西等5个公社遭受冰雹袭击。颗粒最大7.5公斤。
2月16日,福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在修缮“闽王墓”中发现一批隋末唐初青瓷器。
2月21日,福州抗菌素厂生产的药用庆大霉素,在全国同行业质量评比中荣获第一名。
同月,据统计福州市企业办学单位占企业总数46.8%,入学职工占办学单位职工总数的28.7%,初步形成从初等到高等教育的职工教育体系。
同月,福建日立电视机有限公司在福州创办。这是福建省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
3月24日,福州市光明港储粪池工程竣工。容量8000吨,设置自动进出口启闭闸门,是全省最大储粪池。
4月11日,中国最大的出口粮油机械展销馆在福州建成。
4月21日,卢旺达农民友好代表团一行13人到福州进行友好访问。
4月30日,日本长崎市友好代表团和经济代表团访问福州。5月2日,长崎市长宫崎藤美和福州市长游德馨一起种下象征友谊的一株松树。
5月2日,《福州晚报》创刊。
5月4日,日中友协全国本部理事长栗原俊夫率日本友协会代表团访问福州。
5月13日,福州市工艺美术展销会在日本长崎市最大的浜屋、岗政两家百货商店举行。
5月22日,福州运动员陈瑞珍获第十三届国际羽毛球比赛女单冠军,并与陈昌杰合作获混合双打第一名。
6月27日,福州市台湾同胞联谊会成立。
7月1日,福建清华糖厂在福清县兴建,1983年2月27日竣工,为福建省第一家与华侨合资经营的大型企业。
7月2日,萧健任中共福州市委代理书记。
7月30日,福州市师范大专班改为福州师范专科学校,学制三年。
8月6日,福州—泉州—广州空中航线通航。
8月8日,台湾国民党空军少校飞行考核官黄植诚从台湾驾机回归大陆,在福州空军机场降落。
8月20日,市政府发出《关于坚决刹住经济活动中不正之风的通知》。
同月,福州市落实“文化大革命”中被占用华侨房屋政策,至此退还46户。
9月7日,福建省人民政府决定,福州市开放范围为东至连江路,西至洪山桥,南至高湖,北至灰炉头;鼓山涌泉寺风景区、马尾罗星塔为福州郊区旅游点。
9月8日,市政府颁布《关于计划生育若干问题的试行规定》。
10月18日,全国武术表演赛在福州举行。
10月20日,省政府增拨3000万元给福州市作为商品房建设周转金。
10月30日,张继中任中共福州市委书记。
11月3日,由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和联合国粮农组织举办的国际提水工程工具和水利管理讨论会在福州举行。这是在福州市召开的第一次国际学术讨论会。
11月9日,福建省最大的粮食立筒库——马江二线库在马尾建成,容粮2.5万吨。
11月上旬,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王震、国务院副总理薄一波视察福州。
12月3日,福州—马尼拉海上货运航线正式通航。
是年,中国著名生物、物理医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王善源(福州籍)病逝于荷兰。
是年,罗源县包边双草素席获全国草织品评比第1名。
是年,连江县人民政府和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86师被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评为全国拥军优属、拥政爱民模范单位。
点击显示全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