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人对文化改革发展的不懈追求——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
2010-11-0110-04-45来源:

通读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公报,发现与以往任何一次全会的会议公报相比,这次会议公报用了很大篇幅对文化改革发展进行描述,全会提出:“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要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推进文化创新,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增强文化发展活力,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基本建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充分发挥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功能,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

十七届五中全会对文化改革发展的描述是党中央把握世情、国情、民情,使党的理论、方针及时反映时代发展的新要求,顺应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的结果,通过学习公报,笔者预感到中国未来的5年是中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大好机遇。深入学习五中全会精神,纵览我国辉煌的改革开放历程,深切地认识到,文化是先进政党的灵魂、文化是社会文明的象征、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文化同我国各个领域取得辉煌成就是紧密联系的。

3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党和政府为实现公民基本文化权益所做出的巨大努力,文化艺术日益繁荣,公共文化投入不断增加,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逐步完善,文化及相关产业蓬勃发展,互联网事业迅猛发展、广播电视、手机用户急剧增多,乡镇文化图书电影馆所日益建立,中华悠久文化快速向世界传播。党和政府以及海内外中华儿女的这一切努力,不但丰富了国内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扩大中国经济发展的领域,创造了巨大社会财富,而且文化交流也让世界更全面了解中国,有力地促进了中国与世界各国共同繁荣发展。

尽管我国的文化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随着国际经济格局激烈变化,改革开放不断深入,人们对文化发展的要求不断提高,世界文化话语权的重要性不断突显。综合观察国际国内形势,我国文化建设也面临严峻挑战,譬如:在文化发展方向上,受西方价值观的影响,一些文化产品贬损、亵渎、消解我们的主流价值观念,误导和扭曲人们的是非标准、美丑标准。又譬如:在文化布局上,城乡之间、区域之间、门类之间发展还不平衡,各类文化设施、文化服务在大中城市相对集中,而在农村、基层相当薄弱、相当缺乏;又譬如,在文化结构上,文化产业结构、文化产品结构、文化技术结构、文化进出口结构都还不合理,与国际先进国家比较,我国的文化产业散、小、滥的问题依然存在,规模实力、抗风险能力不足,竞争力不足。

以上这些挑战,直接告诉我们要正视文化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直接告诉我们文化建设的任务很艰巨,我们必须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更加努力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更加努力推动文化建设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协调发展,更加重视中国文化与世界其他国家文化的融合交流,不断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和国际竞争力。近年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文化改革发展,把文化发展提高到前所未有的地位。胡总书记强调指出,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实现,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十七届五中全会公报从加快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加快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加强对文化产品创作生产的引导入手,指明“十二五”时期文化发展方向与奋斗目标,勾勒出中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美好画卷。笔者以为,公报对文化发展的描绘比以往中央领导讲话的意义更为深远,公报是文化改革发展的规划纲要,公报代表了全党的意志、反映了7000多万党员的心声,是全党智慧的结晶,是共产党人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决心体现,是共产党人对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强烈向往和不懈追求,是共产党人对中国富强文明进步的责任担任。

有了这样一份全党智慧结晶、顺应各族人民期待的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的公报,深信,各地党委政府一定能够增强文化建设主动性和自觉性,积极行动起来,把握住文化发展机遇,全国各族同胞都会紧紧团结在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旗帜,以强烈的文化自强、自信、自觉状态一起参与到国家文化建设中来,我们必将创造出无愧于悠久的历史传统、无愧于改革开放伟大时代的灿烂文化,迎来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大发展大繁荣。

点击显示全部 》
微信公众号
主办:中共福州市 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邮箱:fzdsfzs@126.com 闽ICP备200058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