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闭幕的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是在党和人民事业发展进入关键阶段的新形势下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是一次全国人民关注、全世界瞩目的重要会议。胡锦涛同志作的工作报告,回顾了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以来的工作。让我们深切感受到,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和国际国内环境的深刻变化,中央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有效实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一揽子计划,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奋斗历程是多么的令人难忘。
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为我国提出“十二五”规划所确定的指导思想、基本要求、奋斗目标、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必将为我们描绘出未来5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更加宏伟美丽的新蓝图。
会议提出,我们要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定位,对于我们分析现状、确定目标、制定政策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所谓战略机遇期,就是失之不再来的重要发展时机。叹息错失战略机遇期是“事后诸葛亮”,正所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抓住这个难得的发展机遇,中国的综合国力就会跃上一个新台阶,中国就会在诸多内政外交问题上取得主动。
从8年前党的十六大做出21世纪头20年是我国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论断并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到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恰逢21世纪前两个10年的交汇点,党中央强调“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号召全党继续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决策部署的系统性、科学性,充分表明了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对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极端重要性。
这个交汇点十分重要,因为处在这个交汇点的前五年我们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处在这个交汇点的后五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关键五年。通过落实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二五”规划建议,必定能够书写我国发展史上又一个五年的崭新篇章、继续创造又一个举世瞩目的辉煌业绩。
从全国来看,5年来,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紧紧抓住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贯彻落实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实施正确而有力的宏观调控,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使国家面貌发生了新的历史性变化。5年来,隆重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标志着我们伟大的祖国更加强大、自信、更加成熟,成功举办历史上最成功的奥运会、残奥会、世博会等一系列具有国际影响的大事件,极大地改善了国际形象,有效应对了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巨大冲击,胜利完成“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综合国力的大幅提升,人民生活的明显改善,以及战胜汶川特大地震、玉树强烈地震以及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等严重自然灾害等,既提高了国际地位也提高了民族自信心,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些举世瞩目的成绩,成功地奠定了中国在国际上举足轻重的影响力。
从福州的情况看,五年的发展历程充分说明了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的重要。
首先,从经济总量快速增长上看,说明了重要战略机遇期的重要。
我们1978年地区生产总值(GDP下同)仅为12.68亿元,1990年达到102.4亿元,改革开放后的17年,即1995年GDP(现价)达到498.07亿,在这之后,发展速度进一步加快,仅用了5年时间,于2000年使GDP从1995年的501亿达到1003.27亿,进而在2004年达到1548.46亿,使GDP每增加500亿数量级的进程继续缩短到4年。2007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974.6亿元,使GDP每增加500亿数量级的进程继续缩短到3年,到2009年达到2604.04亿元,进程继续缩短到2年预计到2010年底,福州市的GDP将达到2960亿元。增速最快的年份,正好位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内。
经济总量增速不断加速来之不易,因为这是总量加大后的增长,2010年底每增长1%就相当于1978年的2.3倍,难度不可谓不高,但却实现了,这说明了经济发展的基础越来越牢固,经济增长点越来越多,经济门类越来越齐全,从而说明了我市的经济实力越来越壮大。尽管我市的经济总量和省内、国内其他先进城市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但是应该自信地说,我们的发展与全国同步,并实现了自身发展速度的跨越,假以时日,我们必将为全国、全省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其次,重要战略机遇期所表现出来的高成长性,使各类产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如与海洋经济有关的临港产业集群和养殖业发展迅速,以江阴和罗源湾为重点的南北“两翼”新经济增长极日益完善,对全市工业增长的贡献率已达50%以上;以科教、智力密集和产业为基础的高新技术产业,2009年全市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503亿元,比增20%,高于工业增速;以省会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集聚为优势的现代服务业取得较大发展,使得三次产业结构继续向着优化的方向调整,2009年呈现9.29:42.56:48.15的良好态势。
第三,重要战略机遇期促使基础设施得到不断完善,城市功能明显提升。如果说经济总量的增长体现为价值量,产业的发展体现为实力,而基础设施的改善则和大家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这五年以高速铁路、高速公路、港口为重点的对外联接通道的交通基础设施日益完善是十分明显的,可以用突飞猛进来形容。温福、福厦铁路建成通车,向莆铁路和江阴港、可门港、罗源湾北岸铁路支线在加快建设,新一轮铁路建设项目前期工作也在加紧推进,福州已进入高铁时代,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依托高速公路,基本形成了以福州为中心覆盖全省的“四小时通达网”。福州港被列为国家沿海20个主枢纽港之一,现拥有生产性泊位121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40个,最大靠泊能力达15万吨级。至2009年福州港已开辟直达欧洲等国家与地区的国际班轮航线34条,年货物吞吐能力达9000万吨,年集装箱吞吐能力达242万标箱。2009年福州长乐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突破500万人次,已开通日本大阪、东京等5条国际航线和61条国内航线。城市空间不断拓展,城市面貌不断改善,建成区面积达182平方公里。
第四,在经济发展加速后民生得以协调发展,生态环境得以持续改善。就业再就业工作、社会保障规模的不断扩大、应对老龄化社会的各项措施的推行,医疗救助全覆盖。以及危旧房(棚屋区)改造力度和廉租房、安置房等社会保障房建设力度的加大、义务教育免除学杂费等,城市水环境、空气质量、垃圾处理、城市绿化等的明显改善,都说明了在经济取得长足发展,社会事业、人民生活也正逐步实现同步改善。
第五,重要战略机遇期中,小康社会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按照小平同志提出的进入小康社会的目标: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800至1000美元,我市在1995年已经达到8820元,已经步入小康社会,但关键在于全面实现的目标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在2001年达到8675元,而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4020元,因此全面实现的重点在于农村。国家制订农村全面小康社会评价标准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000元;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40%。我市200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6286元。
对于未来五年,我们依然要紧紧地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持续、稳定、跨越式的发展。如何实现发展,十七届五中全会为我们指明了方向。
我们要继续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不移地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指导,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我们以科学发展取得了“十一五”时期的辉煌成就,同样也要以科学发展完成“十二五”时期的各项目标和任务。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深化改革开放,保障和改善民生,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
我们要按照十七届五中全会的要求,旗帜鲜明地把坚持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和坚持科学发展密切相连,以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为重点来推进各项工作。在市委市、市政府的领导下,把地方志工作推向一个新的高度,从而为地方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党的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