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知渊(1890~1969年),闽县(今福州市区)人,林之夏胞弟。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考入全闽大学堂预科,4年后进保定陆军速成学堂学习,在学期间加入同盟会。宣统元年(1909年)毕业,授陆军工兵科副军校(准尉)衔。民国成立后,任福建陆军小学堂监督。民国2年(1913年),带职考入北京陆军大学。民国4年,袁世凯称帝,知渊辍学南下从军,任广西护国军第二军第二梯团参谋长。翌年,北上复学,毕业后留校任战史教官。在护法运动中,先后任滇军工兵营营长和靖国军第六军前敌参谋长。民国16年,经蒋介石授意,劝说杨树庄率海军在上海高昌庙起义。翌年,任国民党海军特别党部执行委员。同年7月,回闽任省政府委员兼秘书长,建立省防军教导团。因建议杨树庄将地方势力调防,引起卢兴邦疑忌,知渊等6名委员被绑架到尤溪,直到9个月后,兴邦战败求和,他们才获释。民国22年“闽变”期间,知渊曾受蔡廷锴之托,劝说马尾海军归附,受到南京政府通缉。后向蒋介石说项,被委为福建军事特派员。次年,陈仪主闽,知渊任省政府委员。民国27年12月,汪精卫从重庆出走河内,通电投靠日本。知渊由国民党军统头目戴笠派往河内,动员汪精卫回国未果;后作为国民政府的内线同汪精卫保持联系,被日本军部特务软禁在台北100天,由汪保释,两子被扣台北为“人质”。后随汪伪军攻诏安被俘,两子方被释。次年,知渊回到重庆,在军统训练班授课。民国31年,在兰州主持“西北边疆研究室”工作5年,搜集西北情报,培植少数民族特工,著有《甘肃河西兵要地理》一书。后返榕。民国37年,到南京任粮食部专门委员。翌年,在上海参加地下“民联”组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民革沪宁区临时工作委员会秘书干事、上海市报刊图书馆阅览辅导部主任。著有《政坛浮生录》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