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声涛
2012-07-2510-58-45来源:
方声涛(1885~1934年),字韵松,侯官县(今福州市区)人。曾肄业于天津水师学堂。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东渡日本入振武学校学习。翌年,参加留日学生拒俄义勇队。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入士官学校第四期炮兵科学习。同年,加入中国同盟会。回国后,于宣统元年(1909年)任云南讲武堂教习。翌年,改任广西督练公署兵备处会办,兼学兵营管带。后任川军十七镇正参谋,推动新军起义。民国2年(1913年),应李烈钧邀请,任江西独立第三旅旅长。“二次革命”时追随李烈钧讨伐袁世凯,任右翼军司令。讨袁失败后,流亡日本。民国4年,转道达云南昆明,参加反袁护国运动,任靖国军第二军总司令李烈钧部第二梯团团长。翌年6月,被推为南北和议代表。不久,回广东任驻粤滇军第四师师长,驻扎广州。民国6年,孙中山南下广州护法,声涛任广州卫戍司令。孙中山派李烈钧率滇军入闽,声涛任第六军军长,联络各地民军,组织征闽靖国军,后因陈炯明叛变,于民国8年底去上海。翌年,在上海组织福建自治会,鼓吹“闽人治闽”,回福建组织自治军。民国13年春,在大田成立闽军总司令部,自任总司令。同年9月,孙中山誓师北伐,成立大本营,声涛任大本营参谋长。民国15年冬,北伐军攻克福州。翌年1月,福建政务委员会成立,声涛初任委员,后任代主席。“四一二”政变后,蒋介石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7月初,福建省政府成立,声涛任省政府委员兼军事厅厅长;后代理主席,总揽全省政务。因拉拢地方实力派,引起国民党中央及各方不满。民国17年9月,福建省政府改组,只当省政府委员。民国19年,因平息卢兴邦绑架6名省政府委员事件有功,又被委为福建省政府委员兼保安处处长,代理省主席,并当选为国民党中央候补监察委员。民国21年4月,红军攻下漳州,声涛赶到同安设立行营,与红军对抗。同年夏,十九路军移驻福建,改组福建省政府,又只任省政府委员;“闽变”失败后,再次插手福建政务。民国23年,陈仪任福建省政府主席,声涛再去上海,不久病卒。
点击显示全部 》
微信公众号
主办:中共福州市 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邮箱:fzdsfzs@126.com 闽ICP备200058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