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align=center]][[image1]][[/p]]
福州传统优质海洋鱼产品。鲈形目,带鱼科。是广泛分布的暖温性集群性洄游鱼类,性喜弱光,昼夜上下游动明显,性凶猛贪食,主食各种鱼、虾、头足类动物。宋太宗时(976~998年)长乐、平潭等地已出现小型多种作业方式捕捞带鱼。近现代,渔民除用围网、拖网、定置网、刺网捕捞外,还根据其凶残贪食特性,用诱饵钩钓捕获,特称“钓带”,其鱼体特别鲜亮硕大,是带鱼中的珍品,口味极佳。
福州海域的带鱼属东海——粤东群系,每年根据季节变化形成规律性的南北洄游路线,因而一年四季皆可捕捞,但以11月中旬至翌年1月为旺期,形成闽东渔场及闽中渔场的冬季带鱼汛,旺发时曾有一天捕捞4000吨的高产纪录。
带鱼具有生命周期短,适应性强,生长快,群体补充迅速,资源量较稳定的特点。其捕捞量居福州海捕量之首,全市最高年产量达7.52万吨。70~80年代后,由于对成幼鱼的滥捕,资源遭严重破坏,产量锐减,鱼群个体呈小型化,低龄化。为扭转这种严重局面,1996年起,东海渔区海域实行分时段的禁渔期和禁捕措施以保护渔业资源,但带鱼的资源量仍在低水平状况下徘徊,难以形成鱼汛。
带鱼肉质肥嫩多脂,营养丰富,或鲜销或加工。其体表银膜经济价值高,可提取作为照相工业和医药工业的原料,可滋补养肝和外敷伤口止血;还可提取6-硫代乌嘌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