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带
2013-06-0604-54-28来源:
福州主要海水养殖藻类。海带又名江石菜、海昆布。亚寒带品种,原产北太平洋沿海。褐藻门,海带科。藻体呈橄榄褐色,一般高2~4米,最长可达6米;宽20~30厘米,有的可达50厘米或更宽。海带生长的基质,一般是海底的岩礁。1956年10月,连江筱埕海藻养殖试验场从山东青岛移殖海带苗在长澳海区试养4.5亩(筏式18台)获得成功。1957年,平潭、福清和罗源也先后试养均获成功。1959年,连江、平潭先后用大连的种海带在当地海区自采自育海带“秋苗”成功。1963年,连江县水产综合场海带育苗室成功地培育出“早秋苗”,促进福州市海带养殖业的发展。60~70年代初,福州市海带养殖面积0.3~1.2万亩,产量0.1~0.9万吨。1975年,连江县水产综合场又成功育出“渡夏苗”,并在福州市推广养殖。70年代后期,随着海带苗绳材料和筏架设施的改革,以及海带与贻贝、牡蛎、扇贝等多品种套(轮)养综合增产技术的开发应用,养殖海带单产与效益大幅度提高,福州市海带养殖业迅速发展。1979年全市养殖面积1.94万亩,产量1.6万吨。2000年福州市养殖面积2.69万亩,产量10.47万吨,分别占福州市海藻养殖面积和产量的40.18%和92.45%。
海带是一种健康食品,主要供食用,经晒干或盐渍加工成方便食品,除国内销售外,部分出口日本及东南亚地区。此外,还可提取褐藻胶、甘露醇和碘,是医药、化学工业的原料。海带含有多种对人体健康具有特殊作用的物质,有软坚散结、消肿利水、润下消痰之效,又是一种碱性食品,经常食用可防止血液酸化、肝硬化、癌症、溃疡及甲状腺肿大等疾病。
点击显示全部 》
微信公众号
主办:中共福州市 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邮箱:fzdsfzs@126.com 闽ICP备200058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