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今年4月,冯志农主任到省方志委履新以来,为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共同构建地方志工作新格局,为我省地方志事业的长远发展和文化强省建设夯实基础,召集我委领导班子先后研究提出了一系列任务举措。与省委文明办、省妇联联合开展“厅堂悬挂家训”征集传播活动是其中的一项。这就是我们这一次召开《福建家训》征集会议的由来。
今年5月30日,省委文明办、省方志委、省妇联联合发出了“关于开展‘厅堂悬挂家训’征集传播活动的通知”。通知指出,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场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关于“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落实好中央文明办“厅堂悬挂家训”的要求,进一步发挥家庭在公民道德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推动我省公民道德建设、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上新台阶,决定在全省开展优秀家训征集和传播活动。活动时间是今年6月至12月。其中在2013年11月要开展创评现代家训、家训诵读比赛和优秀家训展播等活动,所以要抓紧推进这项工作。
福建家训收集的范围:
一是各地厅堂悬挂的家训;
二是福建名人家训;
三是各地名门望族具有优秀家教传统的家训;
四是涉及闽台宗亲关系的家训。
以上可以是专著,可以是一篇文章,可以是一段话,也可以是家书、诗、对联等。
最早见于记载的福建名人家训是杨亿家训。我们要注意收集革命家、文学家、福建英杰人物的家训,如林觉民的《与妻书》,就列入了《中国家训史》。还有少数民族、客家的家训、族训中有特色的、经典的、能反映时代特色的新族训也要注意收集。有文物史迹的要重点收集,还可以附有文物价值的照片。
收集到家训原文后,还要翻译,编写好译文,译文要尽量忠于原文。译文要做到信、达、雅,生动、形象、优美,具有原文的写作风格。此外,还要注意收集家教故事。
为做好这项工作,必须强调几点要求:
一是要提高认识,高度重视。开展优秀家训征集传播活动是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践行福建精神,推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一项具体措施,也是我省创造性地开展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特色活动。这项活动得到了中央文明办专职副主任王世明的批示:“福建精神文明建设越来越‘三贴近’(指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好!”因此,我们要抓紧抓好抓出实效。
二是要专人负责、精心组织。各市、县方志委(办)要指定专人负责,精心组织,推动活动的开展。要做好专业力量的整合,以及家训资料收集、整理、评选、推荐等工作,按照活动项目的要求和时间节点,认真做好征集和报送工作。
三是要加强保障,早出成果。最近有的市、县做得不错。如厦门市方志办原主任葛向勇同志挂电话给省志辅导处商量家训编辑工作;三明市方志委准备深入乡镇、村庄、社区征集有关家训资料;浦城县方志委发挥独特资源优势,承担了3篇家训的收集、撰稿、翻译任务;永定县方志委确定专人负责这项工作,并上报了联系人及联系电话。这项工作是我委新领导班子组成以来,第一次与省直有关单位共同完成的一项任务。这对我委创建省级文明单位非常有益,近些日子在委党组会、办公会议上都研究过这项工作。今天又召集各设区市方志委(办)分管领导或负责这项工作的同志来福州研究这件事,省委文明办负责该项工作的游立华同志应邀到会指导,待会还要提具体要求。因此,希望各设区市方志委(办)在人员、经费等方面做好保障,支持这项活动的开展。并对本地区活动组织工作做得好的单位和优秀家训作品进行表彰。省里三家单位届时也将对活动组织工作做得好的市、县(区)有关单位和优秀家训作品进行表彰。
如果这本《福建家训》编得好,今后就能进学校、进社区、进千家万户,将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也是对明年我们将开展的纪念我省地方志机构成立30周年活动的献礼。希望大家共同努力,早出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