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山涌泉寺前有一对千佛塔,原是城门镇梁厝村龙瑞寺的宋元丰五年(1082)文物,分别矗立在龙瑞寺“塔院”的东西两边。东边的叫“庄严劫千佛宝塔”,简称“东塔”;西边的称“贤劫千佛宝塔”,简称“西塔”。两塔均陶制,仿木楼阁式结构,8角9层,高8.3米同,座径1.2米,双层须弥座,宝葫芦塔刹。塔用陶土分层雕塑烧制,榫卯拼接,自下而上,逐层收窄,塔身施绀青色釉。两座塔壁各贴有捏塑坐佛1038尊,八角塔檐各另有佛像72尊,塔檐翘角下各悬挂72枚陶制风铎。塔座雕饰有狮子、力士和花卉图案。“东塔”座刻字:“当山比丘造乾恭潦四恩、三有、法界含生,时发诚心敬造庄严千佛宝塔一座,安于大殿前,永为四众瞻礼,然愿当值。时元丰五年,岁次壬戌年谨识。监院僧若观、住持传法、沙门载文、匠人高成。”“西塔”座刻字:“闽县永盛里清信弟子郑富与室中谢三十一娘,各为四恩、三有、法界含生同发心敬造贤劫千佛宝塔一座,舍入龙瑞院大殿前,永充供养。然愿今生宿世罪业消除,合家男女新妇孙侄等,现处当来,善牙增长,次希有情俱沾利乐。时大宋元丰五年,岁次壬戌十月初一日谨识。缘化僧若观、劝首住持传法、沙门载文、匠人高成。”“四恩”是:父母恩、众生恩、国王恩和三保恩。“三有”是:本有现生之身心;当有未来之身心;中有有有与未有之间所受身心。“法界含生”是:一切含有生命者。清代谢章铤有《龙瑞寺塔歌》跋曰:“塔久似有欲倾之势,然左望则倾右;右望则倾左,不知何故也。”竟成千古之谜。上世纪40年代,日军沦陷福州,曾击断相轮塔刹,并盗窃镇塔之物。据说像这样的陶塔,全国惟闽侯雪峰寺和梁厝龙瑞寺有过,但雪峰的陶制双塔早已毁坏,惟有龙瑞寺的陶塔成为“孤件”。1961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72年,被移到鼓山涌泉寺的天王殿前。原坏宝葫芦塔刹和陶制铃铎由长乐陶瓷厂新烧制补齐。2001年7月,被列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