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江鱼丸鱼面鲜
2013-09-2703-43-04来源:
常言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连江既然临海,饮食就地取材,自然要带着靠海吃海的特色。而最能彰显这海之特色并能给人留下全新深刻印象的,却不是通常司空见惯的海鲜大菜,反是以连江海域为本的风味小吃。要说真正能走出连江为连江扬名的,还是要数鱼丸和鱼面。
鱼丸是取鲨鱼或海鳗鱼肉打成肉茸,掺上适量地瓜粉搅成糊状,然后取一勺鱼糊放在掌心,包上猪肉调成的肉馅,再用五指一捏一挤,做成乒乓球大小的丸状煮熟,便成鱼丸。配上鸭汤,加点葱花、胡椒粉、白醋和盐巴调味,便成味美的鱼丸汤。
一般人只知福州鱼丸有名,福州也确有不少名牌鱼丸,但在老福州的眼里,连江的鱼丸名气更大过福州。一来是福州做鱼丸的原料,大都来自连江,连江人做鱼丸就地取材,少了一个鱼货中转运输的过程,便比福州鱼丸多了一点鲜味;二来便是改革开放之后,第一个带着鱼丸打进上海滩闯出名号并走向全国的是连江人。
鱼面,则是同样把鱼肉打成肉茸,掺上适量的地瓜粉擀成的面条。五六十年前,黄鱼价廉,又肉质白嫩,连江做鱼面都用黄鱼。现在天然的黄鱼已成为稀货,一斤价钱要上百元,就连网箱养的黄鱼价钱也贵,于是,为降低成本,服务大众,便改用别的鱼肉来做,价格便宜,同样也很好吃。
从前做鱼面都是手工,后来改为机制,虽然产量多了,加工方便了,但仍以手工擀出的鱼面为好。那鱼面薄如纸、半透明、富韧性,同普通的面条一样可煮可焖可炒,尤其是加上瘦肉丝、鱿鱼丝、香菇丝、黄韭芽、青葱段炒出的鱼面,白如羊脂,配料色艳,爽滑可口,还带鱼鲜,确是一道美食,别处是吃不着的。
点击显示全部 》
微信公众号
主办:中共福州市 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邮箱:fzdsfzs@126.com 闽ICP备200058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