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话 | 读音 | 词义 | 语例 |
大命 |
① 命脉 ②天年 |
①夫蓄积者,天下之大命也。(〔汉〕贾谊《新书·无蓄》) ②王若卒大命,太子不在,阳文君必立为后,太子不得奉宗庙矣。(《史记·春申君传》) |
|
绝嗣 | 断子绝孙 | 大抵覆宗绝嗣,也是一个大数,何虑着宗友沦丧。(〔明〕王世贞《鸣凤记》第十四出) | |
苦主 | 被害人的家人 | 且喜是个乞丐,并没个亲人来做苦主讨命。(《二刻拍案惊奇》第二十八卷) | |
侬 | 笼 | 我,谦称。 |
①侬知侬知。(《晋书·会稽王道子传》) ②金生拭泪读其诗道:“……《绿珠》碧玉心中事,今日谁知也到侬。”(《二刻拍案惊奇》第十六卷) ③胡三省《通鉴》注云:“吴人率自称曰‘侬’。” |
侬家 | 我们 | 侯印几人封万户,侬家只办买孤峰。(〔唐〕司空图《白菊杂书》之三) | |
汝 | 你 |
①汝陟帝位。(《舜典》) ② 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汉〕《孔雀东南飞》) ③ 王僧恩(祎之)轻林公(支遁),蓝田(王述)曰:“勿学汝兄,汝兄自不如伊。”(〔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品藻》) |
|
伊 | 他或她 |
①参见“汝”例③。 ②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蒹葭》) ③衣带渐宽都不悔, 况伊销得人憔悴。(柳永《凤栖梧·独倚危楼风细细》) |
|
日头 | 太阳 | 歇处何妨更歇些,宿头未到日头斜。(〔宋〕杨万里《山村》之二) | |
上昼 | 昼(dǎo) | 上午。昼:白天。 | 吴语称上午为上昼,下午为下昼。(《初刻拍案惊奇》第十一卷注释) |
下昼 | 下午 | 下昼时节,是有一个湖州姓吴的客人,叫我的船过渡……(《初刻拍案惊奇》第十一卷) | |
暝 | màn | 天黑 | 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李白《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 |
年头 | 一年初始 |
①有司帖试明经,不质大义,乃取年头、月尾、孤经……(《新唐书·杨玚传》) ②年头月尾无一是,咄咄痴顽不识字。(〔宋〕林光朝《痴顽不识字歌》) |
|
月尾 | 一月之末 | 同上“年头”语例。 | |
后生 | 厚山 | 相貌年轻的后辈 |
【甲】①后生可畏。(《论语·子罕》) ②嫂嫂又无所出,况且年纪后生,要劝他改嫁,自己得些财礼。(《警世通言》第五卷) ③终于使这后生醒了过来。(《一千零一夜精选·哈桑奇遇记》) 【乙】①后生先走。 ②看起来他比她后生。 |
囝 | 儿子 | 囝别郎罢,心摧血下。(〔唐〕顾况《囝》)诗自注“闽俗呼子为囝。父为郎罢”。 | |
郎罢 | 父 | 阿囝略如郎罢老,稚孙能伴太翁嬉。(〔宋〕陆游《戏遣老怀》) | |
猴囝 | 小男童,昵称。 |
【乙】伊郎罢带猴囝去买水果。 普通话后缀“子”福州话多改用“囝”,多数加在名词性词素后面。 |
|
做亲 | 成亲 | 滴珠又垂泪道:“做亲两月,就骂着逼出去了,知他几时回家?”(《初刻拍案惊奇》第二卷) | |
过门 | 出嫁 | 许下本县一个民家姓谢,是谢三郎,还未曾过门。(《二刻拍案惊奇》第二十五卷) | |
新妇 | 儿媳 | 郁父伟谓阿曰:“新妇贤者女,当以道匡夫。”(《后汉书·周郁妻(赵阿)传》) | |
新人 | 新娘 | 请新人出厅行礼。(〔元〕关汉卿《玉镜台》第三折) | |
自家 | 自己 | 到得赢骰过了……却多是自家肉里钱。(《二刻拍案惊奇》第八卷) | |
家叔 | 儿女辈称父之弟 | 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晋〕陶渊明《归去来兮·序》) | |
俊 | 美 |
①这后生长得十分俊。(《一千零一夜精选·哈桑奇遇记》) ②端详着庞儿俊,思量着口儿甜,怎肯教意儿差。(〔元〕乔吉《扬州梦·三》) |
|
目精 | 眼珠、眼睛 | 顾长康画人,或数年不点目精。(《世说新语·巧艺》) | |
骹 | kā | 脚 | 当做无骹尊傍犬?为犬傍无骹尊?(《南史·王诞传附王亮》) |
把把 | 阴茎 | 于是管理员把他带到抽水马桶边上,撩开那张豹皮,取出他的把把,对准了马桶说:“尿吧。”(王小波《东墙·西墙》) | |
相 | 仔细观察 |
①瞻前而顾后兮,相观民之计极。(屈原《离骚》) ②史进唱道:“李吉……莫不是来相脚头?”(《水浒传》第二回) |
|
觑 | 处 | 看、探望 |
【甲】令人,你在门外觑着,看有哪一位老爷下马,便来报咱知道。(元杂剧·无名氏《陈州粜米》) 【乙】伊病了,汝得去觑呀。 |
睨 | 倪上声 | 斜视 | 执柯以伐柯,睨而视之,犹以为远。(《礼·中庸》) |
目汁 | 泪水 | 目汁出曰涕。(《宋本玉篇·水部》)涕:眼泪。 | |
食 | 舌 | 吃 |
①君子食无求饱……(《论语·学而》) ②举箸食汤饼。(〔唐〕刘禹锡《赠进士张盥》) |
①噇 ②口床 |
床 | 吃 |
①(鲁智深说)你看这厮,到山下去噇了多少酒,醉的来似喘不杀的老鼠一般,知他支支的说甚么哩。(〔元〕康进之《梁山泊李逵负荆》第一折) ②亏了北京李大郎,养我在家为契友:蘸生酱吃了半畦蒜,卷春饼口床了两担韭。(《金瓶梅》第九十回) |
困 | 睡 | 奴家见后把情生,叫他与奴一头困。(湖北民歌《大脚十恨歌》) | |
泯 | 谜 | 浅酌 | 茶上了,轻轻泯上一小口……(《新华每日电讯》2011年8月12日《成都的露天茶馆》) |
形骸 | 人的形体 |
【甲】①今子与我游于形骸之内,而子索我形骸之外,不亦过乎?(《庄子·德充符》) ②(正末做负荆上)【驻马听】有心待不顾形骸……(〔元〕康进之《梁山泊李逵负荆》第四折) 【乙】这人形骸实在不中看。 |
|
葩 | pā | 华美 | [仙吕过曲][掉角儿]论六经《诗经》最葩,闺门内许多风雅。(〔明〕汤显祖《牡丹亭》第七出) |
礼数 | 礼貌、礼节 | 平生礼数绝,式瞻在国桢。(〔南朝梁〕任昉《出郡传舍哭范仆射》) | |
理会 | 明白 |
【甲】知他是甚病疾,好教人没理会。(关汉卿《[双调]碧玉箫》) 【乙】汝听理会了吗? |
|
含面 | 翻脸。脸,福州人讲“面”。 | 阎惜婆自言自语道:“那厮含脸,只指望老娘陪气下情。”(《水浒》第二十一回) | |
参差 | 欠缺、不足 |
【甲】一赶快就出参差,我缺乏机智……(梁实秋《麻将》) 【乙】这事汝做得有参差。 |
|
起动 | 劳驾 | 既是娘子肯作成,老身胆大,只是明日起动娘子到寒舍则个。(《金瓶梅》第三回) | |
抬举 | 关照、照料 |
【甲】花月赏心天,抬举多情诗客。(辛弃疾《好事近》) 【乙】鱼新上市的,多抬举几斤。 |
|
像意 | 诚意 | 太守想购《金刚经》,看见零零落落,纸色晦黑,“先不像意。”(《二刻拍案惊奇》第一卷) | |
傅会 | 应付、凑合 | 偃师大慑,立剖散倡者以示王,皆傅会革、木、胶、漆、白、黑、丹、青之所为。(《列子·汤问》) | |
奚落 | 挖苦、讥讽 | 轮当我打,便奚落人。(〔元〕高明《琵琶记》) | |
横 | 恃强妄为 |
【甲】文帝宽,不忍罚,以此吴王日益横。(《史记·吴王濞传》) 【乙】这人又横又恶。 |
|
跷蹊 |
kiū xiè |
奇怪,使人诧异。 |
【甲】雷横劝道:“我们见他偌大一条大汉,在庙里睡得跷蹊”……(《水浒》第十四回) 【乙】伊办事太过跷蹊。 |
摇跷 | 不正常的言语、行为 | 【乙】汝就是爱做摇跷事。 | |
暴下 | 本意为猝然下泄。福州话意为猝然出事。 |
【甲】奴去之后,郎君腹中必当暴下……(《二刻拍案惊奇》第二十九卷) 【乙】这脾气要不改,迟早会暴下。 |
|
消乏 | 家计贫困 |
【甲】①那韩子文虽是满腹文章,却当不过家道消乏。(《初刻拍案惊奇》第十卷) ②在先他的父亲是本寺檀越,如今消乏了家私,近日好生狼狈……(《水浒》第六回) 【乙】伊以前很富,现在消乏了。 |
|
宽 | 宽裕 |
【甲】(王)朗曰:“幸可宽,何为不可?”(《世说新语·德行》) 【乙】手头很宽。 |
|
关着 | 关系到 | 俺看承的一合米,关着八九人的命,又不比“山麋野鹿众人争”。(元杂剧·无名氏《陈州粜米》第一折) | |
解数 | 解(害) | 原意为武术套路,引申为手段、花样。 |
【甲】你看他弄神通,丢开解数,打转水晶宫里。(《西游记》第三回) 【乙】有解数都掏出来使呀。 |
共 | 同、与 | (服虔)既知不能逾己,稍共诸生叙其短长。(《世说新语·文学》) | |
浡 | 扑阳入声 | 冒起的泡沫 |
【甲】 原流泉浡,冲而徐盈。(《淮南子·原道》) 【乙】 饭浡 |
嘎巴 | 嘎(家阳入声) | 黏的东西干后附着在器物上。 |
【甲】饭粒都嘎巴在锅底上了。(《现代汉语词典》) 【乙】饭煮嘎巴了。 |
扌牢 | 罗 | 捞 |
【甲】众人也大家忙了手脚,你挨我挤,吆吆喝喝,磕磕撞撞,那里扌牢得着。(《二刻拍案惊奇》第一卷) 【乙】扌牢索面。 |
渥 | 恩上声 | 沾湿、沾润 |
【甲】既优既渥,既露既足,生我百谷。(《诗经·小雅·信南山》) 【乙】蠘膏渥虾油。 |
斮 | 雪 | 切截 |
【甲】斮而瓜分之……(〔宋〕周去非《岭外代答·槟榔》) 【乙】斮肉 |
沃 | 浇 |
【甲】①秦伯纳女五人,怀嬴与焉,奉匝沃盥,既而挥之。(《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②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宋〕周密《武林旧事·观潮》) 【乙】沃花 |
|
踣 | 钹 | 向前扑倒 |
【甲】①直使人踣焉。(〔汉〕枚乘《七发》) ②(老旦)只为老婢子,是从不曾经过跌踣的,大意了些。(〔明〕杨潮观《寇菜公思亲罢宴》) 【乙】走路不小心踣倒了。 |
潷 | 筆 | 逼出汁液 |
【甲】潷之言逼,谓逼取其汁也。(〔清〕王念孙《疏证》) 【乙】潷油 |
马局 | 输阳入声 | 跳、跳跃 | 见执辔者非其人兮,故马局跳而远去。(〔战国〕宋玉《九辩》) |
匀 | 分、分摊 |
①不假东风次第吹,筆匀春色一枝枝。(〔唐〕杜荀鹳《题花木障》) ②就是匀不出一间做书房。(梁实秋《雅舍菁华·书房》) |
|
囥 | 抗 | 隐藏 | 【乙】将钱囥哪里了? |
舀 | 友 | 用瓢、勺等取物。 | 董子思饮,舀此水与之。(〔唐〕张泌《妆楼记半阳泉》) |
沙 | tāi | 摇动,以便于淘汰掺在东西中的杂物。 | (孙绰)在前,顾谓鑿齿曰:沙之汰之,瓦石在后。(《晋书·孙楚传附孙绰》) |
马敦 | 墩 | 去掉雄性家禽、家畜的生殖器。 | 马敦牛马敦鸡(《现代汉语词典》) |
泅 | 酬 | 游泳 | 人有滨河而居者,习于水,勇于泅……(《列子·说符》) |
扌双 | 双上声 | 推 | 你一推,我一扌双,扌双他出了大门。(《醒世恒言》第一卷) |
必 | 将裂未裂 | 谓物将裂未裂者,谓之必。(林纾《畏庐琐记·闽音与说文通》) | |
欹 | 欺 | 倾斜、斜靠 |
①孔子曰:吾闻宥坐之器者,虚则欹,中则正,满则覆。(《荀子·宥坐》) ②入欹斜之小径,掩蓬藋之荒扉。(〔北周〕庾信《哀江南赋》) |
桡 | 丘阳平声 | 弯曲 |
【甲】 棟桡。《易·大过》 【乙】 这块木板有点桡了。 |
标 | 迸出 |
【甲】有的还将骨头打开,骨髓标出来好几尺远。(李伯元《活地狱》) 【乙】血标了出来。 |
|
拍 | 葩阳入 | 满、充溢 | 水拍池塘鸿雁聚,露浓庭畹芝兰馥。(魏了翁《满江红·李提刑生日》) |
觩 | 丘阴去声 | 角曲貌 | 鼐鼎及鼒,兕觥其觩。(《诗经·周颂·丝衣》 |
泊 | 薄 | 停、歇。多指船,亦用于鸟、昆虫。 |
【甲】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三) 【乙】鸟泊树上。 |
博 | 交换 | 若厌其区宇者,可来平城居,我往扬州住,且可博其土地。伧人谓换易为博。(《宋书·索虏传》)吴人谓中州人曰伧。 | |
捶 | 以拳击人 | 张仪游于楚,楚相掠之,被捶流血。(〔汉〕王充《论衡·变动》) | |
拈 | 用手取物 |
①将来书信手拈着,灯下姿姿观觑了。(〔元〕王和卿《[仙吕]一半儿》) ②舍西柔桑叶可拈。(杜甫《漫兴九绝·八》) |
|
掌 | 动词,以手掌打击。 |
【甲】蹶松柏,掌疾棃(《汉书·扬雄传·校猎赋》) 【乙】掌汝嘴巴又怎样? |
|
落 | 罗阳入声 | 下、下降 |
【甲】①落雪天气。(《初刻拍案惊奇》第八卷) ②落游船饮酒。(《初刻拍案惊奇》第十五卷) 【乙】①先落船,后上岸。 ②猪肉落价了。 |
炀(烊) | 溶化、熔化 |
【甲】炀,烁金也,或作烊。(《集韵·十阳》) 【乙】蜡烛跟烛斗都炀了。 |
|
落 | 鲁阴入声 | 遗漏 |
①虽未留心去听,偶然两句吹到耳朵内,明明白白一字不落。(《红楼梦》第二十三回) ②这里落两个字,应该添上。(《现代汉语词典》) |
走 | 糟上声 | 逃跑 |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孟子·梁惠王上》) |
找 | 糟上声 | 补上不足之数 | (凤姐笑道)等不够了,我再找给你。(《红楼梦》第四十三回) |
转来 | 回来 | 老大懊悔,急忙取了钱转来……(《初刻拍案惊奇》第一卷) | |
转去 | 回去 | 若便是这样转去,又无意味。(《二刻拍案惊奇》第八卷) | |
带转去 | 带回去 | (张大)便对文若虚道:“打换些土产珍奇,带转去有大利钱……”(《初刻拍案惊奇》第一卷) | |
记认 | 固定标志,供日后寻认。 |
①在卷子尾上点了点,做了记认。(《儒林外史》第二回) ②也不用做记认/管他是姓贾姓曾。(徐志摩《翡冷翠的一夜》) |
|
生分 | 生疏 |
①要等他们来劝咱们,那时候儿,岂不咱们倒觉生分了?(《红楼梦》第三十四回) ②他(载维)所做的一切,结果都使自己同露茜更加生分。(库切《耻》,张冲、郭整风译本) |
|
凊 | 秤 | 冷 |
【甲】①温凊之礼,朝夕无违。(《北史·薛真传》) ②临深履薄,夙兴温凊。(《千字文》) 【乙】天凊了。 |
热落 | 暖和 | 热落时节,便有些缺失之处,只管看出好来……(《二刻拍案惊奇》第十八卷) | |
奘 | chuáng | 粗而大 |
【甲】身高腰奘。(《现代汉语词典》) 【乙】这人很奘。 |
省 | 省 | 瘦 |
【甲】侍父母丧还乡……容貌癯省者累年。(《新唐书·李百药传》) 【乙】这块猪肉很省。 |
乐 | 藕 | 十分喜爱 |
【甲】智者乐水,仁者乐山。(《论语·雍也》) 【乙】伊就乐这碗菜。 |
村 | 愚蠢 | 我事事村,他般般丑。(〔元曲〕兰楚芳《四块玉·风情》) | |
背运 | 运气不佳、倒霉 | 走背运。(《现代汉语词典》) | |
背 | 同背运。 |
【甲】手气背。(《现代汉语词典》) 【乙】最近很背。 |
|
背会(亦作背晦、背悔、悖晦) | 老年人糊涂。 |
【甲】俺这个背会爷,听的把古书说……(关汉卿《拜月亭》第三折) 【乙】老背会。 |
|
載(亦作戴) | 代 | 事情。載通戴。 |
【甲】 熙帝之載。(《舜典》)《康熙字典》释:載,“事也”。 【乙】做載认真。 |
泥 | 委婉请求,死乞活赖。 |
【甲】顾我无衣搜尽箧,泥他沽酒拔金钗。(元稹《遗悲怀之一》) 【乙】肯泥有希望。 |
|
搭缠 | 纠缠不清,行事不果断 | 哥哥,你也这般搭缠!(《水浒》第四十六回) | |
胳肢 | 动词。在他人身上抓挠,使之发笑。 | 那么多的电视栏目都在拼命华众取宠,催眼泪或胳肢你笑……(徐健博《综艺节目是这样炼成的》) | |
兜 | 投阴平声 | 有座而无轿厢的轿,多用竹制成,供登山、下山之用。 | 至云峰寺改乘小竹兜子,以四人牵而上。(〔明〕王世贞《弇州山人四部稿·游东林天池记》) |
鼎 | 侦 | 锅 | 尝一脔肉,而知一镬之味,一鼎之调。(《吕氏春秋·察今》) |
饭钵 | 盛饭器具 | 钵,陶制的器具,形状像盆而较小,如饭钵。(王德彰《应是盆满钵满》) | |
箸 | 筷子 |
① 昔者纣为象箸而箕子怖,以为象箸必不加于土铏……象箸玉杯必不羹菽藿……故箕子见象箸以知天下之祸……(《韩非子·喻老》) ② 举箸食汤饼,祝辞添麒麟。(〔唐〕刘禹锡《赠进士张盥》) |
|
调羹 | 喝汤用的小勺 | 今江苏所谓搽匙,汤匙也,亦谓之调羹。(〔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 | |
索 | 粗绳 | 以木为上衡,以麻索大徧之……梃长二尺,大六寸,索长二尺。(《墨子·备蛾传》) | |
擦 | 名词。用以磨切萝卜、番薯等成丝条的器具,即擦床。 |
【甲】用擦床擦出来的山药丝,很细……(王祥夫《大觉寺的玉兰·春饼》) 【乙】番薯擦 |
|
铺 | 床 |
【甲】房里好床好铺睡着,没得意思,只是想着此一件事。(《水浒》第四十五回) 【乙】金铺银铺,不如草铺。 |
|
眠床 | 睡床 |
①有眠床一张……(《南史·鱼弘传》) ②鲍西亚:……即使他要我的身体,或是我的丈夫的眠床,我都不会拒绝他。(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朱生豪译) |
|
纸媒 | 用纸卷成的小筒条,以备引火。 |
①(郑)板桥装上一袋烟,郑田给他打着纸媒子点上。(房文斋长篇小说《郑板桥》) ②手指缝里夹了一个纸媒子,吹了好几吹才吹着。(〔清〕刘鹗《老残游记》第六回) |
|
榜枻 | 扒薛 | 划船的短桨 | 会钟鼓之音毕,榜枻越人拥楫而歌。(《说苑·善说》) |
潘 | 蜂 | 名词,淘米水。 |
①宫人掌洁清之事,沐潘,浴用汤。(《疏》) ②今天闽南语里仍称淘米水为“潘”……福州话、海南话也近似。(周振鹤《潘是米泔水》) |
醭 | pǔ | 因腐败或受潮所生的白霉 |
①必须以冷水浇之,不尔酢坏。其上有白醭浮。(〔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作酢神酢法》)。酢:醋。 ②酒罋全生醭,歌筵半委尘。(白居易《卧疾来早晚》) |
钱纸 | 冥钱 | 沙板棺材罗木底,公婆与我烧钱纸。(宋话本《快嘴李翠莲记》) | |
纸鸢 | 风筝 | 有鸟有鸟群纸鸢,因风假势童子牵。(〔唐〕元稹《有鸟》之七) | |
麻雀 | 麻将 |
①手里打的是麻雀牌,心上想的却是他二人……(〔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三十一回) ②独有麻雀可赌钱,又不十分现出赌钱的样子……(梁遇春《论麻雀及扑克牌》) |
|
蠘 | 梭子蟹 | 蠘,似蟹而大壳,两傍尖出而多黄,螯有稜锯利,截物如剪,故曰蠘。(〔明〕屠木畯《闽中海错疏》) | |
鲞 | 想 | 去内脏,晾干的鱼。 |
【甲】陆广微《吴地记》云:“治生鱼盐渍而日干之,故名为鲞。”(〔宋〕王应麟《困学纪闻·四》) 【乙】鳗鲞、瓜鲞(黄鱼鲞)。 |
虫宅 | 替 | 海蜇 | 海岸间而育水母,东海谓之虫宅。(《太平御览》之沈怀远《南越志》) |
灶鸡 | 状如蟋蟀,一年四季出没于灶缝与杂物堆。 | 这个类似于蟋蟀的小动物,在我们南方江浙沪一带的吴方言还被称为“灶鸡”或“灶鳖鸡”。(顾银桥《此“马”无“迹”》) | |
地龙 | 蚯蚓 | 地龙即蚯蚓。 (《辞海》) | |
老鸹 | 脑娃 | 乌鸦 |
【甲】炙鸹烝凫,煔鹑敶只。(屈原《大招》) 【乙】老鸹叫,别人死。 |
瓠 | bù | 可食用的瓜,葫芦科。 |
【甲】南有樛木,甘瓠纍之。(《诗经·小雅·南有嘉鱼》) 【乙】骹腿瓠。 |
风气 | 中医学病症名,关节炎。 | 伯熊饮茶过度,遂患风气。(〔唐〕封演《封氏闻思记·饮茶》) | |
病痛 | 小病 | 此皆是病痛事,当何所益耶?(刘义庆《世说新语·谗险》) | |
在身 | 怀孕 | 太任在身,生此文王。(《诗经·大雅·大明》) | |
蔸 | 兜 | 量词,棵。 |
①一蔸白菜(《辞海》) ②一蔸树(《现代汉语词典》) |
领 | 量词,张、件。 | (王大)见其(王恭)坐六尺簟,因语恭:“卿东来,故应有此物,可以一领及我。”(《世说新语·德行》) | |
铺 | 晡阴去声 | 量词,十里称一铺。 |
【甲】《辞源》“铺”义为(元代)“州县几十里一铺”。铺:驿站。 【乙】福州话引申作量词,如一铺路。 |
沓 | 他阳入声 | 量词。叠。 |
①家人大惊,其由来清,而忽有此物,定是二百五十沓乌樏。(《世说新语·任诞》)乌樏:黑漆食盒。 ②我爹回来,看见一大沓被糟蹋掉的白纸……(《读者》2007年9月A《数学家们的生活趣事》) |
过 | 量词,遍、次。 |
【甲】时道此非复一过。(《世说新语·纰漏》) 【乙】头过参,二过茶。 |
|
把 | ①有余之意②捆 |
①【甲】早死了年把。(《初刻拍案惊奇》第十二卷) 【乙】点把钟。 ②【甲】拱把之桐梓,人苟欲生之,皆知所以养之者。(《孟子·告子》) 【乙】菜买一把。 |
|
月日 | 月 |
【甲】胡儿懊热,一月日闭斋不出。(《世说新语·纰漏》) 【乙】三个月日(三个月) |
|
狼犺 | 犺(垦) | 笨拙之物 |
【甲】若不是海船,也着不得这样狼犺东西。(《初刻拍案惊奇》第一卷) 【乙】这柴箱太狼犺了。 |
将无(亦作遮莫) | 无(mó) | 莫非、无论、尽管、难道 |
【甲】①王戎曰:“将无以德掩其言?”(《世说新语·德行》) ②遮莫我倒在路边,遮莫我卧在瓮头。(〔元〕康进之《梁山泊李逵负荆》第一折) 【乙】将无我还怕他不成? |
都无 | 无(mó) | 全无 | 陶公(侃)疾笃,都无献替之言,朝士以为恨。(《世说新语·言语》) |
没搭煞 | 没办法、没结果、没出息、无聊 |
【甲】①师父,你好没搭煞,你供我怎的?(《西游记》第五十八回) ②又要做些歪诗,又要吃些花酒,原是一个没搭煞的人。(《绣榻野史》第七回) ③做个大来不像大,真是大得莫搭煞。(〔清〕刘省三《跻春台》) 【乙】这事做到没搭煞了。 |
|
配酒 | 下酒 | (月娘)又往里间房内,拿出数样配酒的果菜来。(《金瓶梅》第七十八回) | |
炮仗 | 鞭炮 | 代安与王经穿着新衣裳,新靴新帽,在门首踢毽子,放炮仗,嗑瓜子儿。(《金瓶梅》第七十八回) | |
本家 | 同家族的人 | 胡府又来了许多亲戚本家。(《儒林外史》第一十八回) | |
房头 | 家族的分支或家族中独立成房的小家庭 | 黄文炳家多少人口?有几房头?(《水浒》第四十一回) | |
亲房 | 有血缘关系的家族 | 你这位令叔祖可是亲房的?(《儒林外史》第二十三回) | |
亲事 | 婚事 | 西门庆道:“干娘,你既是撮合山,也与我做头媒,说道好亲事,我自重重谢你。”(《金瓶梅》第二回) | |
圆房 | 新婚夫妇初次同房 | 就在这里搭个窝铺,你与他圆房成事,我们大家散了,却不是件事业?(《西游记》第二十七回) | |
亲家 | 夫妻两家互称。亦指儿子的丈人或女儿的公公。 |
①人主人臣是亲家,千秋万岁保荣华。(〔唐〕卢纶《王评事驸马花烛》) ②怎么想的到姨妈和大舅母又作一门亲家。(《红楼梦》第五十七回) |
|
亲母 | 亲家母 | 满屋里一找,只不见这位张太太,因问:“张亲母呢?”(〔清〕《儿女英雄传》第三十五回) | |
男家、女家 | 婚姻关系中的男方称男家,女方称女家。 | 难道女家反赶着男家不成?(《红楼梦》第六十六回) | |
出阁 | 女子出嫁 | 大了,该出阁时,自然要送还林家的。(《红楼梦》第五十七回) | |
老 | 漏 | 称别人的父母。福州话亦可指自家父母。 |
【甲】以其财养死政之老与其孤。(《周礼·地官司门》) 【乙】我老都好,汝老好吗? |
老货 | 老家伙 | 俺娘那老货,又不知道愰他那嘴吃。(《金瓶梅》第五十八回) | |
老公 | 丈夫 | 他老公便是县前卖熟食的。(《金瓶梅》第二回) | |
老妈 | 漏马 | 妻子 | 你办了东道,或在我们自己船上,狄友苏的老妈不肯过来……(〔清〕《醒世姻缘传》第八十七回) |
老客 | 老(箩) | 常出门的旅客 |
【甲】舟人问宋金道:“老客今欲何往?”(《警世通言》第二十二卷) 【乙】六月天带棉袄——老客。 |
契哥、契弟 | 《万历野获编·补遗卷三·契兄弟》:“闽人酷重男色,无论贵贱姸媸,各以其类相接。长者为契兄,少者为契弟。其相爱者,年过而立尚寝处如伉俪。” |
①小厮们若没有契哥,便是弃物。(〔清〕《野叟曝言》第六十七回) ②(薛蟠上学)却不曾有一点儿进益,只图结交些契弟。(《红楼梦》第九回) |
|
乡里 | 同乡人,引申为邻居。 | 朱贵原是沂州沂水县人,与他是乡里。(《水浒》第四十三回) | |
原主 | 物品初始所有人。 |
【甲】将这十五贯钱给还原主。(《醒世恒言》第三十三卷) 【乙】原主所赎,不计时限。 |
|
火主 | 火灾的起火之家 | (王)弘知天为之灾,故不罪火主。(《晋书·五行上》) | |
承行 | 承办;买卖事务的中间介绍人。 | 点灯后,把承行的叫了来,我自有道理。(《儒林外史》第五十一回) | |
白撞 | 白天进门偷东西的贼 | 分明是个白撞贼,晓得我家大相公今晚在这楼上做洞房,有些财想,所以在此探头探脑。(〔清〕云封山人《铁花仙史》第一十四回) | |
光棍 | 江湖骗子;讲大话哄骗财物的骗子。 | 恐怕是外方的甚么光棍,打着太尊的旗号,到处来骗人的钱。(《儒林外史》第四十六回) | |
拐带 | 拐走人口或者财物。福州话多指拐骗小孩的坏人。 | 汪锡拐带惯了的,那里想出银钱去讨?(《初刻拍案惊奇》第二卷) | |
败子 | 子(囝) | 败家子 | 那些亲眷们一向讪笑杜子春这败子,岂知还有发迹之日。(《醒世恒言》第三十七卷) |
做家 | 节俭持家 |
【甲】你看我那丈人是个做家的人,房里也不点碗灯。(《水浒》第五十四回) 【乙】这人会做家。 |
|
猪仔 | 清末被拐卖国外的华工,贬称。 | 卖了猪仔到那边做工,那边管得极为苛虐。(《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十九回) | |
上寿 | 旧时男六十岁,女五十岁,称上寿。 | 仇大姓夫妻俱登上寿,同日念佛而终。(《初刻拍案惊奇》第二十四卷) | |
促寿 | 短命 | 贼強人,贼促寿,你就快快的别兴这个念头。(《醒世姻缘传》第九十八回) | |
暗九 | 暗含九的倍数的年龄。旧俗认为不吉利。 | 老太太因明年八十一岁,是个暗九,许下一场九昼夜的功德。(《红楼梦》第八十八回) | |
奶腥 | 能先 | 婴儿身上的奶腥味。喻人幼稚。 |
【甲】你这厮口边奶腥未退,头上胎发犹存。(《水浒》第四十七回) 【乙】看汝快廿岁了,还臭奶腥。 |
生相 | 长相、模样 | 身系本处游僧,自幼生相似女,从师在方上学得采战伸缩之术。(《初刻拍案惊奇》第三十卷) | |
样式 | 架式 | 贾珍忙起身道:“(贾宝玉)大长进了,不但样式好,而且弓也长了一个力气。”(《红楼梦》第七十五回) | |
摆样 | 做样子 | 你教我去山后摆样,不是置我于无用之地?(《荡寇志》第一百一十七回) | |
专专 | 专门 | 因这般想你,专专教我来请你的。(《西游记》第三十回) | |
专意 | 全心全意 | 这老王道士专意在江湖上卖药,弄些海上方治人射利……(《红楼梦》第八十回) | |
出神 | 发愣 | 凤姐越想越气,歪在枕上只好出神。(《红楼梦》第六十七回) | |
细腻 | 小心 |
【甲】你老人家怎不细腻,跌这一下子。(〔清〕《禅真后史》第一十三回) 【乙】做人细腻为好。 |
|
作娇 | 撒娇 | 这时候那里去作娇……(〔明〕《醉醒石》第五回) | |
足意 | 满意 |
【甲】一入了名利关,连睡也讨不得个足意。(〔明〕《古今小说》第一十四卷) 【乙】易足意也易受气。 |
|
歪 | 不正派 |
【甲】你如今学这等歪,却要放风,我那个听你!(《警世通言》第四十卷) 【乙】汝做人野歪。 |
|
睃 | 梭 | 斜眼看人 |
【甲】那妇人只顾把眼睃武松。(《水浒》第二十四回) 【乙】两粒目精睃来睃去,不正经。 |
小水 | 人尿 |
【甲】以横骨塞其阴窍,止留一线走小水的路儿。(丁耀亢《续金瓶梅》第四十七回) 【乙】小水不利。 |
|
妥当 | 安分老实 |
【甲】外面的人因那媳妇子不妥当,便都说妖精爬过墙吸了精去死的。(《红楼梦》第一百零二回) 【乙】做人得妥当。 |
|
肩头 | 肩膀 | 压得肩头疼啊!(《西游记》第三十四回) | |
臁 | 小腿骨,亦称臁骨。福州话称骹臁或骹臁骨。 |
【甲】那棒直扫着洪教头臁儿骨上,撇了棒,扑地倒了。(《水浒》第九回) 【乙】烂骹臁,碰门限。 |
|
倩 | qiǎng | 雇人替自己做事 |
【甲】①邻人女奔随人亡,其家倩吾兄追之。(〔汉〕刘向《列女传·鲁漆室女》 ②此系身前身后事,倩谁记去作奇传。(《红楼梦》第一回) 【乙】将钱倩人放炮仗。 |
拍 | bá | 用手把物体分开。 |
【甲】武松取一个拍开看了,叫道:“酒家,这馒头是人肉的?是狗肉的?”(《水浒》第二十七回) 【乙】拍对爿,请人客。 |
片 | 棉 | 用刀横切成薄片。 |
【甲】①我们那里有人送的两只山鸡,已经都片出来了。(《老残游记》第六回) ②平刀法又分平刀片、拉刀片、推刀片和斜刀片等。(韦杨丽《刀工与刀法》) |
赶 | 抓紧时间做。 |
【甲】我现叫裁缝赶两套给他。(《红楼梦》第三十二回) 【乙】赶文章。 |
|
趁 | 赚取 | 好容我单人独骑夜去明来,趁几文没主儿的银钱。(〔清〕《儿女英雄传》第二十五回) | |
趁食 | 谋生。福州话亦指旧时在别人家里做家务糊口的女人。 |
【甲】但有过路妓女之人,到这里来时,先要参见小弟,然后许他去趁食。(《水浒》第二十九回) 【乙】在人厝里做趁食。 |
|
闪 | 动作太猛至使肌肉受伤。 |
【甲】那刘二因闪了腿,行走不得。(《荡寇志》第八十回) 【乙】腰闪了。 |
|
撬 | 轿 | 用棒、刀等物一头插入另一物使力扳。 | 家人且扶着赵氏灌开水,撬牙齿,灌了下去。(《儒林外史》第五回) |
撩 | 引逗、招惹 |
【甲】歌撩李都府,果掷潘河阳。(〔北周〕庾信《结客少年场行》) 【乙】草蜢撩鸡角(公鸡),鸡角回转头,草蜢就无头。 |
|
快 | 快乐、舒畅 |
【甲】①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搆怒于诸侯,然后快于心与?(《孟子·梁惠王上》) ②堪笑蔡京多误国,反疏忠直快私仇。(《水浒》第六十七回) 【乙】嘴渴食西瓜,快啊! |
|
17页 | kù |
通跍,蹲貌。 |
我ku床下来站班,想来想去龟火溅……(〔清〕《跻春台·审禾苗》) |
赖 | ①抵赖②诬赖③耍赖 |
①【甲】你这厮兀自赖哩。(《水浒》第三回) ①【乙】错了,也赖不去。 ②【甲】你就赖他做贼,万物也要有个着实才好。(《金瓶梅》第二十六回) ②【乙】无处赖,赖道士。 ③【甲】仗着我不怕臊的脸,死活赖去,有了不是也寻不着你们了。(《红楼梦》第六十八回) ③【乙】硬赖也是无用。 |
|
使 | 使用;可以 |
【甲】 你当初有钱在刘桃花家使,须不曾我家使。(〔元〕石君宝《曲江池》三) 【乙】 使牛去逐马。 |
|
刷 | 动词,清除。 |
【甲】夏,颁冰掌事;秋,刷。(《周礼·天官·凌人》) 【乙】场上犯规,给刷了。 |
|
插 | 差阳入声 | 踏 |
【甲】他自家一脚插在尿盆子里,嗔我不端出去。(《醒世恒言》第五十九卷) 【乙】骹插两条船。 |
谱,亦作谱路 | 大致的标准 |
【甲】他做事有谱。(《辞海》) 【乙】伊做人太过无谱(路)了。 |
|
透 | 通彻 |
【甲】我们几个都识字不透,这事却来不得。(《初刻拍案惊奇》第一十九卷) 【乙】饭要食饱,书要读透。 |
|
着 |
① 击中 ② 达到预期愿望 ③ 燃烧 |
①【甲】哪吒正使法间,听得棒头风响,急躲闪时,不能惜手,被他着了一下,负痛逃走……(《西游记》第四回) 【乙】一射就着。 ②【甲】做买卖不着,只一时;讨老婆不着,是一世。(〔明〕冯梦龙《古今小说》第一卷) 【乙】老妈讨不着,还坏食错药。 ③【甲】只见前后门四面八方,约有三四十把火发,焰腾腾地一齐都着。(《水浒》第一十八回) 【乙】厝着啦! |
|
过 | ①传染、沾染②漂洗③去世 |
①【甲】就认俺这门穷亲戚,也不过上你穷。(《金瓶梅》第七回) ①【乙】侬病是汝过的。 ②【甲】向茶桶上取了茶碗,先用温水过了,向暖壶中倒了半碗茶,递给宝玉吃了。(《红楼梦》第五十一回) ②【乙】衣裳再过一过就好了。 ③【甲】不知伯母是几时过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十三回) ③【乙】伊过了。 |
|
撮 | 找名目要人请客,亦作撮食。 |
【甲】这一顿,就撮了三大碗儿小米子粥。(《儿女英雄传》第三十九回) 【乙】撮了伊一顿。 |
|
搏命 | 以命相搏、力挺。 | XXXXXX“搏命”挺蔡。(《参考消息》2012年1月11日刊台湾中央社一则新闻标题) | |
咕哝 | 小声地自言自语 |
【甲】(林黛玉)一面悄推宝玉,使他赌赌气,一面悄悄的咕哝说……(《红楼梦》第八回) 【乙】莫再咕哝了,有话当面讲。 |
|
吵扰 | 上门说事或作客的谦词 | 如今我们爷儿们在这里吵扰了这一程子。(《儿女英雄传》第三十二回) | |
开声 | 开(kuī) | 开口说话 |
① 那王婆笑道:“是吴朝奉,便不先开个声。”(《初刻拍案惊奇》第二卷) ② 腹中先要思忖,然后方可开声。(《训蒙六字直言》) |
做声 | 讲话、吭声 |
【甲】那蒋门神吃他一吓,那里敢再做声。(《水浒》第三十回) 【乙】莫做声。 |
|
插嘴 | 插话 |
【甲】遮汉来遮里插嘴。(〔宋〕《景德传灯录·兴法大师》)遮:这 【乙】大人讲话,妮囝莫插嘴。 |
|
赶急 | 赶快 | 就是今日赶急送信与舍亲,他也是没法子。(《三侠五义》第六十一回) | |
食 | 吃 |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论语·学而》) | |
吃食 | 饮食。吃,福州话作食。下同。 |
甲·看见夫妻一锅里煮饭,一桌上吃食,不用私钱。(《醒世恒言》第二卷) 乙·近来食食还好吗? |
|
混饭吃 | ①不尽职而谋生②为糊口而劳作 |
①拿他诓功名,混饭吃,也罢了,偏要说代圣贤立言。(《红楼梦》第一十二回) ②他原不是那些混饭吃久惯行医的人。(《红楼梦》第一十回) |
|
煮 | 煮饭炒菜 | 大小姐蔡XX会煮吃吗?(《海峡都市报》2012年1月16日A18版) | |
吃生米的 | 比喻强横的人 | 这是吃生米的。(〔清〕《彭公案》第六十七回) | |
吃紧酒 | 比喻性急的人 | 你老人家原来吃不得紧酒。(《金瓶梅》第二十五回) | |
吃烟 | 吸烟 | 腰里拿下火链来,才要打火吃烟。(《儿女英雄传》第三十六回) | |
吃本 | 亏本 | 公司生意不好,吃本太重。(《官场现形记》第五十三回) | |
中吃 | ①好吃②可以吃 |
①朱贵道:“……虽不中吃,胡乱请些,以免小弟之羞。”(《水浒》第四十三回) ②第三个魔头大惊道:“大哥啊……孙行者不中吃。”(《西游记》第七十五回) |
|
撮药 | 按方抓药 | 我有个心疼的方,叫庄客去县里撮药,与你母亲吃。(《水浒》第二回) | /tr>|
相打 | 打架 | 武大道:“……当初你在清河县里,要便吃酒醉了,和人相打,时常吃官司……”(《水浒》第二十四回) | |
起手 | 动手相争 | 只怕起手处不得留情,一时间伤了你的性命。(《西游记》第六十三回) | |
讨死 | 找死 | 你这讨死的怪物。(《西游记》第三十五回) | |
买和 | 讲和。多指花钱息事。 | 推官道:“分明是私下买和的情了。”(《二刻拍案惊奇》第三十一卷) | |
中看 | 好看 | 行者笑道:“……似那俊刮些儿的,叫做中看不中吃。”(《西游记》第二十回) | |
过嘴 | 饮食另一种食物借以改变口感 | 将冰糖与他过嘴。(《风月梦》第一十四回) | |
过手 | 经手 | 只三四日后,几件事过手,渐觉探春精细之处不让凤姐。(《红楼梦》第五十五回) | |
过继 | 把自己的儿子给没有儿子的兄弟、堂兄弟或亲戚做儿子;没有儿子的人以兄弟、堂兄弟或亲戚的儿子为自己的儿子。(《现代汉语词典》) | ||
帮贴 | 贴补 | 金桂时常回去,也帮贴他些银钱。(《红楼梦》第一百零三回) | |
起火 | 点燃炉火 | 大姓深相敬服,是夜即兑银二千两,约在明日起火……(《初刻拍案惊奇》第一十八卷) | |
起价 | 提价 | 金价年年起价,实昂贵得不像往时。(〔清〕《廿载繁华梦》第二十六回) | |
倒灶 | 大倒霉 |
【甲】你遇着我就该倒灶,干我甚事?(《西游记》第二十五回) 【乙】跟着汝倒灶。 |
|
倒马 | 失败 | 因我看得高俅那厮……不过四五年之间,必然倒马。(《荡寇志》第七十二回) | |
打铺 | 铺床 | 打铺教你娘睡罢。(《金瓶梅》第六十一回) | |
剃头 | 理发 | 八戒道:“哥……不做和尚也容易,只消半年不剃头,就长出毛来也。”(《西游记》第八十四回) | |
世事 | 世间事 |
【甲】天天又说我不知世事,这个也不知,那个也不学。(《红楼梦》第四十八回) 【乙】人情世事。 |
|
时道 | 时运、运气 |
【甲】丹娘接过道:“……那一个有些时道,就要足丽下去。”(《金瓶梅》第七十四回) 【乙】时道野是。 |
|
时运 | 一时的运气 |
【甲】也是高俅合当发迹,时运到来……(《水浒》第二回) 【乙】时运不好。 |
|
现世 | 出事;倒霉 |
【甲】只怕他那门上人也不肯进去告诉,没的白打嘴现世的。(《红楼梦》第六回) 【乙】坏癖不改,包汝现世。 |
|
怨命 | 抱怨命运不济 | 气的薛姨妈母女惟暗中垂泪,怨命而已。(《红楼梦》第十回) | |
足意 | 满意 | 一入了名利关,连睡也讨不得个足意。(《古今小说》第一十四卷) | |
惨切 | 悲痛 | 老伯母独身一人在家中,好生惨切。(《说岳全传》第六回) | |
不成局 | 不成事 | 不成局,不成局!谭贤弟,你竟胡闹起来!(〔清〕《歧路灯》) | |
做局 | 设局 | 只合鸨儿做局,骗人过日子不成?(《初刻拍案惊奇》第二十五卷) | |
告假 | 请假 | 我这告假,多则半年,少只三个月。(《儒林外史》第七回) | |
开假 | 销假 | 话说王员外才到京开假,早见长班领报录人进来叩喜。(《儒林外史》第八回) | |
革退 | 革职、退学 |
【甲】第三名唤吴典恩,乃本县阴阳生,因事革退。(《金瓶梅》第一十一回) 【乙】王同学给学校革退了。 |
|
安逸 | 安稳清闲 | 况且费了多少周折,如今才得安逸,必要大家热闹几天。(《红楼梦》第九十八回) | |
着落 | 安放 | 那孺人陪翰林吃饭,着落他行李在书房中。(《二刻拍案惊奇》第三卷) | |
安顿 | 安置 | 随即拨定房屋,与徐宁安顿老小。(《水浒》第五十六回) | |
暗病 | 病(蛮阴平声) | 暗疾。福州话意为患病。 |
【甲】我有个道理,说我母亲那话儿上害下暗病,就止住他了。(〔清〕《女仙外史》第七十四回) 【乙】近来人有点暗病。 |
各样 | 异样 | 你这嘴脸生得各样,相貌有些雷堆。(《西游记》第三十回) | |
闹热 | 热闹 | 忽听得有人说:“我们去渔阳驿看闹热去。”公孙胜暗想:“是甚么闹热?”(《荡寇志》第十回) | |
清气 | 清秀、清爽 | 三官道:“(翠香、翠红)生得清气。”(《警世通言》第二十四卷) | |
空落落 | 落(捞) | 空旷而冷清 | 我这里也空落落的,得他来与老娘做伴儿。(《金瓶梅》第一十六回) |
干燥燥 | 干得没了水分。 | 既然有恁么神通,具恁么作用,为什么干燥燥地。(《圆悟录》卷七) | |
平洋 | 平阔之地 | 真君欲责水伯,水伯大惧,须臾间将水收了,依旧是平洋陆地。(《警世通言》第四十卷) | |
旺地 | 能让人兴旺发达之处。 |
【甲】白秀英拿起盘子,指着道:“财门上起,利地上住,吉地上过,旺地上行。”(《水浒传》第五十一回) 【乙】伊呀,就爱走旺地。 |
|
热落 | 温暖 | 大凡人情,专有一件古怪:心里热落时节,便有些缺失之处,只管看出好来。(《二刻拍案惊奇》第一十八卷) | |
火起 | 生怒 |
【甲】那物在空中明明看着,忍不住心头火起。(《西游记》第四十回) 【乙】莫惹侬火起。 |
|
光 | ①精确、明晰②明亮③尽 |
①【甲】茶峒人年青男子眼睛光,选媳妇也极在行。(沈从文《边城》) ①【乙】这人细底,汝摸很光呀。 ②【甲】元功盛勋,光光如彼。(〔晋〕·阮籍《为郑冲劝晋王笺》) ②【乙】福州童谣:月光光,照池塘。 ③【甲】银子到手,一旦光了,他又寻事故讹诈。(《红楼梦》第六十八回) ③【乙】食光保平安。 |
|
啐 | 坯阳平声 | 用力吐出。《康熙字典》:啐或作咅。 |
【甲】①平儿啐了一口,急忙走来。(《红楼梦》第三十九回) ②但是它没有动手打过人,往谁脸上啐过唾沫,给谁嘴里抹过糨糊。(汪曾祺《讲用》) 【乙】啐痰 |
坐底 | 物体沉坐器皿或江河底部面上。 |
【甲】因为当时船舶靠近岸边,水比较浅,因此倾斜后出现“坐底”现象,和沉没不是一个概念。(《新华每日电讯》2012年1月19日第二版《“在建船横腰折断并沉没?”中船重工回应》) 【乙】鼎里饭煮坐底了。 |
|
野 | ①很、非常②不受约束③来历不明的男子;野合所生之子。詈辞。 |
①【甲】奴倒是看你格朋友,面孔亦黄亦瘦,像煞烟量野大笃。(〔清〕《楼中月》第三回) ①【乙】这戏野好看。 ②【甲】闲居数月性便野,浑忘簿书相聒时。(〔宋〕文同《书绿帷亭壁》) ②【乙】放了暑假,心野了。 ③【甲】你是那里来的野种,敢抢我们的粮草。(〔清〕《说岳全传》第七十六回) ③【乙】快走呀,野种孵的。 |
|
硬菜 | 比喻强硬不好对付 | 差人冷笑道:“原来是根硬菜儿。”(〔清〕《绿野仙踪》百回本) | |
依原 | 依照原样 |
【甲】只见一个卖婆,手提着一个小竹撞,进他家去,约有一个时辰,依原提着竹撞出来。(《醒世恒言》第一十六卷) 【乙】十年不见,汝依原还是这脾气。 |
|
现现 | 明明 |
【甲】他……若转一个弯时,湛翌王便现现的在那里。(〔明〕《醒名花》第五回) 【乙】书上一刻现现在桌面,一下就无了。 |
|
抱裙 | 用布做成的方形布片,用于包裹婴幼儿,起保暖作用。 | 替他脱衣裳时,就拉了一抱裙奶屎。(《金瓶梅》第三十九回) | |
茶卤 | 浓茶汁 | 等到客来,先冲一碗开水,再镶一点茶卤子,不就结了吗?(《官场现形记》第一十九回) | |
粗纸 | 大便用纸 | 陆客人要上崖出恭,便叫戚仲礼泊了船,讨张粗纸上去。(〔清〕《世无匹》第七回) | |
大菜 | 宴席上的主菜。福州喜宴上的大菜为太平燕。 | 秋痕上了大菜,出位敬荷生三杯酒。(〔清〕《花月痕》第三十回) | |
高照 | 写有姓氏或其他印记,标示门第的大灯笼。 |
【甲】两边阶下一色朱红大高照,点得两条金龙一般。(《红楼梦》第五十三回) 【乙】灯笼?那是高照呢。 |
|
油炸果 | 油条。福州作油炸粿。 | 这火炉街上排门挨户都是卖油炸果子的人家。(〔清〕《醒世姻缘传》第六十九回) | |
月桌 | 大圆桌 | 席已摆好,系用月桌。(〔清〕《花月痕》第一十四回) | |
八仙桌 | 大方桌 | 摆开八仙桌,招待十六方。(京剧《沙家浜》) | |
针鼻 | 针尾穿线的孔。 |
【甲】缕条紧而贯矩,针鼻细而穿空。(〔北周〕庾信《七夕赋》) 【乙】一片钱买针,还得看针鼻。 |
|
蒲扇 | 蒲葵叶制成的扇子。 | 大员之中好名的,还捐几文钱买些蒲扇、痧药之类,赏给那些犯人。(《官场现形记》第四十四回) | |
金纸 | 黄色的纸。20世纪50年代前,福州人常用。 | 但见他面如金纸,体似银条。(《金瓶梅》第六十一回) | |
火石 | 用作敲击产生火花取火的石头。即燧石。 | 炼丹费火石,采药穷山川。 (李白《留别广陵诸公》) | |
火刀 | 供火石敲击产生火花的铁片,即火镰。 | 众人身边都有火刀火石,随即发出火来。(《水浒》第二十三回) | |
汽灯 | 《现代汉语词典》释:灯的一种,点着后,利用本身的热量把煤油变成蒸气,喷射在炽热的纱罩上,发出白色光。 | 向下看,铿锵的锣歌被风吹得走了样,鬼火一样的汽灯仿佛随时都会熄灭,台上的悲欢离合让台下看得发痴。(石岩《中国病人·作曲家王西麟的故事》) | |
水龙 | 救火用的喷水工具 | 小人跟着众人,也发了好几个水龙,白不中用。(〔清〕《野叟曝言》第五回) | |
间壁 | 隔壁 | 我父亲常说间壁贾二爷和他好。(《红楼梦》第一百零四回) | |
隔扇 | 亦作槅扇。分隔屋内空间的木板壁。 | 上面小小五间抱厦,一色雕镂新鲜花样隔扇。(《红楼梦》第二十六回) | |
门洞 | 大门里面有顶的较长的过道。福州话亦指两屋之间有顶的过道。 | ①双门大开,门洞底下天花板上高悬铁丝灯笼。(〔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五十三回)②门洞风大,别着凉了。(《现代汉语词典》) | |
门限 | 门槛 |
①君来好呼出,踉蹡越门限。(〔唐〕韩愈《赠张籍》) ②老船夫……在门限边一个打草鞋的棒槌,差点儿把他绊了一大跤。(沈从文《边城》) |
|
停厝 | 停放棺材待葬之所。 |
【甲】狄老婆于亡后,停厝在家,未曾出殡。(〔清〕《醒世姻缘传》第七十二回) 【乙】停厝看成楼。 |
|
寿板 | 用于做棺材的木板 | 客人若要看寿板……(《警世通言》第二十二卷) | |
自来火 | 火柴 | 匣旁边坐了一个老婆子,脸上戴着黄铜边老花眼镜,在那里糊自来火匣子。(《廿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十四回) | |
滚汤 | 烧开的水或汤 | 小孩子们可怜见的,也给他们些滚汤热菜的吃了再唱。(《红楼梦》第五十四回) | |
走水 | 由水路贩运货物 | 便道江湖上险,不思出外,止发本,着几个伙计走水。(〔明〕《醉醒石》第十回) | |
铰刀 | 剪刀 |
①封刀、铰刀、削刀,皆随时名之也。(《释名·释兵》) ②绿波浸叶满浓光,细束龙髯铰刀翦。(《唐·李贺《五粒小松歌》》) |
|
铰 | 用剪刀剪物 |
①君方佐大邑,美锦同翦铰。(〔宋〕梅尧臣《依韵和宣城张主簿见赠》) ②下摆铰下来,能缝一副手套。(汪曾祺《讲用》) |
|
竹批 | 竹片,惩罚工具。 | 部署拿着竹批,两边分付已了,叫声:“看扑。”(《水浒》第七十四回) | |
笊篱 | 竹制的大捞勺 | 揀取均者,熟蒸,曝干,须即汤煮,笊篱漉出,别作臛浇。(《齐民要术·饼法》) | |
柜头 | 柜台 | 若撰不来,庆奴只得去到处熟酒店里柜头上借几贯归家。(《警世通言》第二十卷) | |
做戏 | 演戏 | 虽不做戏,寻常饮食起坐,两个人竟是你恩我爱。(《红楼梦》第五十八回) | |
试演 | 内部演出 | 精细鬼道:“我们相应便宜的多哩,他敢去得成?拿过葫芦来,等我装装天,也试演试演看。”(《西游记》第三十四回) | |
戏房里 | 戏曲演员化妆、休息的房间。 | 末脚拿笏板在旁边写了,拿到戏房里去扮。(《儒林外史》第四十九回) | |
闲闲 | 从容 |
【甲】左捧令箭,右挽紫缰,闲闲地看那二将鏖战。(《荡寇志》第一百三十四回) 【乙】闲闲地趁了一笔钱。 |
|
闲讲 | 聊天 | 那老二正在那里闲讲闲论,说甚么兴衰得失。(《西游记》第九十六回) | |
扛 | 麻将牌中四张同花色者。 | 更有四张同色者曰扛,即抹取最后一张牌。(涂文学《赌博纵横》) | |
暗杠 | 打麻将时覆上四张同花色的牌。 | 刚刚遇着他的庄,一起手便是中风开了个暗杠。(清《九尾龟》第九十八回) | |
吃 | 福州话作食 | 吃上家打下的牌叫“吃”。(涂文学《赌博纵横》) | |
碰 | 吃别家打下的牌叫“碰”。(涂文学《赌博纵横》) | ||
听 | 打牌中等待进张而和 | 死听不为输。(《清稗类抄》) | |
和 | hù | 打牌赢了。 | 逢和需要筫。(《清稗类抄》) |
自摸 | 打牌中自家摸牌进张而和。 | 自摸清一色,喜煞牧猪奴。(《清稗类抄》) | |
没板 | 无板眼,亦指无规矩。 |
【甲】唱完,大家齐声喝彩,独薛蟠说:“没板儿。”(《红楼梦》第二十八回) 【乙】没板没调 |
|
半日 | 许久 | 叫了半日,没一个答应。(《水浒》第六回) | |
后日 | 后天 | 等明日先使人去那里探听一遭,若是本人在家时,后日便去。(《水浒》第二十九回) | |
出月 | 下月初 |
【甲】那家日子定下二十四日行礼,出月初二日准娶。(《金瓶梅》第七回) 【乙】欠汝的钱,出月还清。 |
|
现时 | 当下 | 现时天狗星犯阙,主储君不利。(〔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二回) | |
赶早 | 赶快 |
【甲】不如我们赶早儿离了你,大家干净。(《红楼梦》第三十四回) 【乙】赶早莫赶迟。 |
|
头前 | 上刻 | 我头前见个白面胖和尚,径奔朝门而去。(《西游记》第六十八回) | |
起头 | 起初、开头 |
【甲】悠悠画船东去也,这思量起头儿一夜。(〔元〕贯云石[寿阳曲了]) 【乙】凡事总有个起头。 |
|
起先 | 同起头 | 起先不过请吃饭,请吃酒,到得后来,照例拜了把子。(《官场现形记》第四十九回) | |
煞尾 | 结尾。煞:结束。 | 这一段话是《水浒传》的煞尾,前已讲过。(《水浒后传》第一回) | |
殿底 | 最底、最后 | 殿底的是“火烧向大人”。(汪曾祺《故里三陈·陈四》) | |
本底 | 本来 |
【甲】本底毫无可说,只推有些须感冒。(〔清〕《歧路灯》第四十回) 【乙】这本书本底就是伊的。 |
|
共总 | 一共 |
【甲】共总宝叔房内有几个女孩子?(《红楼梦》第二十六回) 【乙】清理一下,看看共总多少书。 |
|
拢总 | 共计 | 伲身边格洋钱,数目也是四百,拢总也是八包。(〔清〕王浚卿《冷眼观》第一十七回) | |
许大 | 这么大 |
【甲】你许大年纪,犹不知羞,尚欲出战耶。(《三国演义》第七十回) 【乙】多大?许大。 |
|
回把 | 一两次。约略量词。福州话亦可称一回把。 | 偶然见着回把,这就要闹脾气骂人。(《老残游记》第四回) | |
件把 | 一两件,约略量词。 | 他便央你做件把衣裳。(《水浒》第二十四回) | |
阵 | 群 | 忽然斜插里一阵兵,直冲出来。(《醒世恒言》第一十九卷) | |
成数 | 成色。福州话亦引申为成功的成分。 |
【甲】他看得金子有十分成数……(《初刻拍案惊奇》第十五卷) 【乙】这件事看来没什么成数。 |
|
一等一 | 一等头、最好的 |
①他叫慧海,是个一等一的人儿。(〔清〕《三侠五义》第六十五回) ②张良更建议要笼络彭越、黥布及韩信,这三人都是一等一的枭将……(2012年1月11日《参考消息》刊黄创夏《大联合政府?蔡英文真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