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清市漈头革命历史纪念馆座落于阳下街道漈头村,距福清市中心约7公里,于2005年清明节正式开馆。纪念馆前面公园有小桥流水、绿草秀亭,纪念馆后山建有陈炳奎烈士陵园。馆内展厅面积约300平方米,共展出革命文物50多件、图片和文字资料100余幅,还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放映《福清革命史》电视教育片,展示福清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革命遗址遗迹的分布场景,全面生动地再现了福清地方党组织和人民群众为了人民翻身作主和新中国的建立,抛头颅、洒热血的悲壮斗争史实,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每年接待各级参观团体及群众近百批,受教育人数达数千人。翔实的史料、先进的教育手段和直观的文物展示,有效地弘扬着革命先辈的丰功伟绩、光荣传统和无私无畏的崇高精神,激发着全市党员、干部和群众为海西建设争先行的创业激情。
福清是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一方热土,纪念馆记录着从1926年至1949年福清人民的革命斗争史。20世纪20年代末,在上海、苏州、福州读书的福清籍学生共产党员回融开展革命宣传,传播马克思主义。1930年秋, “福清党团混合支部” 成立, 谢廷清任书记;1934年1月,中共福清县委在漈头成立,何文成任书记。其间先后爆发了龙高人民武装反暴斗争,瑶山会起义和南西亭农民暴动。随之组建了工农红军福清游击大队,以武装革命反对武装反革命。1935年4月,福清游击队开辟以罗汉里为中心的游击根据地,坚持了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全民族抗战爆发后,福清游击队骨干大部分编入新四军,参加北上抗日。福清、长乐、平潭三县沦陷后,福清党组织纷纷组建抗日游击队,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全国解放战争时期,党领导福清人民开展自卫游击战争,组织杀特务、除恶霸、反“三征”等,摧毁国民党反动统治基础。1949年8月15日,福清游击队配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十九军八十五师攻打福清国民党军,16日福清县城解放,23日福清全县解放。
福清市漈头革命历史纪念馆是福建省党史教育基地以及福州市和福清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也是福清市委组织部党员干部教育基地和福清市委党校干部培训现场教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