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 者陈敏灵通讯员林颖/文池远/摄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根本和灵魂。今年是福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建区30周年,在这片孕育百年船政文化的热土上,文化有了新的时代内涵和功效。
刚刚过去的2014年,对马尾来说,更像是一个“文化年”。在纪念沈葆桢保台建台140周年、甲申海战130周年、甲午海战120周年的各类活动中,马尾全面推进船政文化建设事业,历经百年的船政文化又一次蜚声海内外。
去年,两岸公祭船政先贤、船政文化研讨会、诗词吟唱会成功举办,船政文化主题展走进台湾与法国,大型纪录片《船政学堂》获“五个一工程”奖,“马尾·中国船政文化城”项目稳步推进,船政文化历史遗址加快复建,左沈二公祠全面对外开放,前后学堂完成复建,闽安协台衙门二期完成修缮,格致园区船政衙门也即将完工,船政文化景区全年游客接待量达120万人次,船政文化影响力不断提升。
“开发区建设日新月异,船政文化异彩绽放。”马尾造船厂厂史陈列馆馆长林樱尧说,马尾船政为近代中国的舰船制造、海军建设、科技人才培育、飞机制造等众多工业领域开拓或奠基,但受当时落后的社会体制束缚,最终衰落。百年沧桑,岁月尘封,马尾船政曾经的辉煌,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30年前,国家加快改革开放步伐,择址马尾建立福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发区建设者们制定了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并重的发展方针,船政文化从此走进新时代。如今,马尾全面展开新城区建设,并将船政文化元素作为开发区标志性文化特色。“100多年前,马尾船政迈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最初步伐,今天,船政文化光芒耀眼,昭示着马尾开发区明天更美好。”林樱尧说。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近年来,马尾积极扩大船政文化宣传,全面加强船政文化历史沿革探析、精神内涵挖掘的资料收集和梳理完善工作,积极弘扬船政文化,用船政精神建设马尾新城。
“如果把打造文化名片比喻为撰写一部书籍,那么马尾刚刚写到序篇。”马尾区委宣传部负责人称,很多人都在思考什么是“中国梦”,而船政文化很可能是大家理解、读懂“中国梦”的一把钥匙。“船政文化为后人留下诸多宝贵的物质和精神财富,船政精神值得发扬光大,在建设马尾新城的号角声中,船政文化的开放包容、敢为人先的精神值得我们借鉴。”这位负责人说。
为宣传船政文化,弘扬船政精神,近年来,马尾积极推动福建船政文化城项目建设,举办各类海峡两岸船政文化交流活动,并组织编写从幼儿园到高校的船政文化校本教材,让船政文化深入人心,部分道路还以船政人物命名,让市民处处都能感受船政文化的气息。
在马尾新城的规划中,船政文化依然是未来马尾区打造文化品牌的重要抓手,它将作为呼应“中国梦”的重要节点、建设海洋强国的重要见证、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基地、成为推动福建文化走出去的重要门户和扩大文化影响力的主要品牌。其中,作为福建省文化产业十大重点项目,福建船政文化城将打造成近代科学和爱国精神的彰显地、民族工业的发源地、近现代海军的发祥地和文化遗产活化石的展示地,打造成面向世界的文化产业基地。
“在建设福州新区核心区的过程中,马尾有必要回顾这段历史,让它以新的面貌呈现在大家面前,使人民看到一个永不停歇的文化源泉所产生的效应。”马尾区委宣传部负责人说。
(本文来源:福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