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4年8月上旬,以寻淮洲、乐少华、粟裕、刘英等同志率领的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进入闽中,攻占黄田、古田等城镇后,沿水口直下福州,时先遣队先头部队已冲进福州七星桥,但没有攻下城池。撤出战斗后,向连江的桃源方向转移,在大北岭地区与国民党87师王敬玖部展开激烈战斗,敌人飞机不断轰炸,我先遣队一位掌旗的同志,冲到山头,将红旗展开插在敌人阵地,敌机误认为是我军的阵地,进行轰炸,使敌军遭到很大的伤亡。我十三独立团一连在潘渡、贵安一带活动,邱为官为一连连长,我任一连指导员。当时,听群众报告我中央红军攻打福州城时,即派出一个小组去北岭侦察,找到先遣队,接到寻淮洲总指挥指示:要连罗苏区立即动员担架队到北岭抢运伤员。连罗县委、连罗苏维埃政府组织了担架队抢运了六百余名伤员,经潘渡、陀市、长龙山区到连罗沿海下屿和巽北等地红军医院治疗。由杨而菖的母亲王水莲同志负责带领和组织妇女会的同志日夜看护。先遣队把伤员交给连罗党和人民,同时给了我们一些步枪和电话机,即向罗源方向前进,直逼罗源。12日,先遣队进抵距离罗源城三、四十里的凤坂周围乡村,总指挥部驻百丈村。
8月12日晚上上灯时分,连罗县委书记兼第十三独立团团长魏耿、政委叶如针、参谋长杨采衡和福安独立团团长任铁峰等先后来到总指挥部,会见了军团首长,并商讨了配合行动事宜。我们从军团部接受任务赶回团部后,即在北际村召开紧急会议,下半夜至拂晓前进 行战斗动员和部署,会后由杨参谋长率两个连开往罗源白塔附近听候先遣队指挥,配合作战。先遣队参谋长粟裕于十二日晚率领先头部队,从百丈来到凤扳,和带来武装队伍的罗源游击队及赤卫队的指挥员见面,在了解情况后,随同罗源游击队开到罗源城西白塔住下,指挥部设在下连村。
我军侦察员察明了城内驻有敌省保安11团一个营(三个步兵连,一个机枪连)一个特务连,海军陆战队第十一旅一个连,以及县警备队、民团等,大约千余人兵力,分别驻守在大、小西门、南门、东门、北门和北门山上。伪县政府、敌营部和民团总部均驻在城北山下。同时观察了罗源城墙坚固,东、南、西三面地势平坦.北面临山,街区东西长,南北窄,有五道城门,均有城楼。东门外地形开阔,南门外不远是大山,一条可徒涉的小溪自西南向东顺着城墙流去,西门外开阔,距城一华里有西门宫,左侧一华里是棋盘山,与西门宫隔溪相望。梅峰山在城北,城墙沿岭而过。北门在高山左侧,城外多山地,地形险要。地方党和苏维埃政府对罗源远郊区的贫农团、赤卫队也动员起来,青年人上山砍毛竹。赶制攻城的竹梯和担架,妇女编织草鞋,老年人通宵达旦地给红军准备攻城的火把,苏区各村都在砻谷舂米,宰猪杀羊,为先遣队准备好吃的和用的,一切都准备停当。
8月13日下午,由粟裕同志主持在白塔村召开作战会议。十三独立团、罗源游击队和各乡赤卫队等领导人列席作战会议,当时决定当晚攻打罗源城。红军先遣队负责攻打南门和大小西门,占领街心古塔附近;—个团攻打南门,将敌东、西拦腰切断,直捣伪政府,打掉敌指挥机关。罗源游击队、赤卫队负责攻打东门,得手后从城内向北门前进。东西门为佯攻,掩护我主力从南门突破,使东西之敌腹背挨打并令连罗红军第十三独立团迅速集结队伍,务于14日上午进城接管。
当夜,粟裕参谋长指挥我军分三路开向罗源各个预定进攻点。二十二时许,各队均到达预定位置。进攻西门的部队由赤卫队黄锦弟队长带往,在西门宫一带展开,向大、小西门接近;进攻南门的部队在棋盘山以东展开;负责先期登城的—个连从城门左侧涉溪逼近城墙,用竹梯做好登城准备。地方游击队、赤卫队埋伏在东门外溪边土堤上。零时三十分西门首先打响,紧接着东门也打响,南门我军立即登城,冲进城楼,解决了敌人一个排,打开城门,我军即点燃火把,冲进城内。东西门见南门火起亦加紧攻城,守西门的敌特务在我内外夹击下垮掉了。继南门之后,东门、西门也都登城成功。敌人一部份逃散,其余除被击伤击毙外,全部投降。我们大队人马潮涌进城,熊熊燃烧的火把和红旗把整个罗源城映得通红,胜利的欢呼声响彻夜空。这一仗共歼敌一千多名,缴获步马枪、自动步枪轻重几百枝和大量弹药装备。
8月13日上午,我们独立团杨参谋长带两连队伍接管罗源城。罗源游击队派出几个搜索队,设立检查站。同时,放出了被关押在狱的革命同志和无辜群众四十多人,抓到了伪县长等反革命分子四十多人,其中包括保安队的营、连、排长、看守所长、警备队长等。
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在战略上担负着从东线牵制敌人,在进军沿途中宣传和组织群众,以实际行动号召全国人民团结抗日,枪口对外,反对内战的任务,因此在解放罗源城后的当天下午继续向宁德挺进。
15日下午,独立团杨参谋长和连罗县委领导人叶如针共同组织群众,审判罪行累累的伪县长徐振芳、敌营指导员杜天弟、敌警备队长潘方杰、看守所所长付××等七名罪犯并处以死刑。
解放后经过两个多月的时间,罗源乡村苏维埃政府从原来只有七十多个迅速发展到一百七十多个。同时,还建立了小善、石别、河洋(中房)及巽北马透区苏维埃政府和县苏维埃政府,并分别成立了区委组织。
粟裕同志后来回忆先遣队入闽东历史时写道:“先遣队过闽东,对闽东工作有很大意义,先遣队给闽东留下一批伤病员,成了以后闽东红军中的骨干,把中央苏区经验介绍给闽东党,这对以后闽东党的工作发展起了帮助作用。先遣队沿途打了胜仗;群众受到很大鼓舞,这也是帮助……”。历史证明了先遣队进军闽东的英勇行动和英雄业绩大大地鼓舞了闽东党、政、军、民的斗志;从而使全区的武装斗争和苏维埃运动出现了崭新的局面。
附:
陈云飞同志1934年任连罗团县委书记,兼连罗第十三独立团一连指导员,现任中共福建省委老干部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杨采衡同志系二战时期连罗第十三独立团参谋长,接管罗源城总指挥、连罗西南团团长,现任地质矿产部水文局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