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汉钦(1923—1948年)
2015-01-1905-23-00来源:福州党史网

作者:陈智源 黄耀

温汉钦,笔名郭洛,1923年5月出生于霞浦县城关的一个贫民家庭。祖父经营、栽种永定黄烟,由永定迁居霞浦,父亲当过乡村塾师。汉钦有兄弟二人,他为长,自幼勤奋好学,思想进步,富有正义感,憎恶黑暗,追求革命,具有反抗的性格。他在霞浦简师毕业后,曾在霞浦城关中山国民小学、罗源桂林小学任教。他爱好文学艺术,业余从事新诗创作,很有造诣。

1943年,汉钦参加霞浦叶挺荃、陈子英等组织的“青年读书会”,在读书活动中,寻求真理,追求进步,并经常发表揭露黑暗社会丑恶的文章,抨击国民党反动政府腐败和镇压人民的罪行,引起国民党特务的注视,被视为“左倾分子”受到特务跟踪。1945年秋,汉钦与陈子英等一起离开霞浦,考入福安师范,插班到普师二年级学习。时值八年抗战胜利,人民在饱受战乱之苦后,迫切要求建立一个和平、民主、统一的国家,可是国民党反动派在美国的支持下,发动反共反人民的内战,掠夺抗日胜利的果实,全国人民又陷入全面内战的深渊中。反动政府疯狂镇压人民民主运动,在全国实行法西斯统治。面对这残酷的现实,汉钦的新诗创作,一改过去诗作中带有“时代的忧郁”格调,而以诗作为匕首,勇敢投入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斗争。当他得知著名诗人闻一多在昆明被杀的事件后,他“怒向刀丛觅小诗”,写下《秋祭》一诗,寄托了对光明的憧憬,表达了在严冬里对春天的渴望,有力控诉了反动政府的血腥罪行。其间,他与陈子英等一起以读书会为掩护,传阅革命书刊,讨论时事政治,出版民主墙报,抒发自已的感情,燃起大家胸中的火焰,抨击国民党的暴政与腐败,揭露国民党反动派倒行逆施挑起内战的真面目,把一大批同学引上了革命征途,使同学们对河山的破碎、残酷的现实和苦难的人民深表忧虑和同情,在校园里形成一股进步的政治力量。同时,他通过一位好友的关系借当地《闽东日报》的副刊版面,创办了《短笛》诗刊,每周一期,刊登进步诗作。短笛无腔,却吹出了反抗声音,因而引起了反动派的警觉、监视和刁难,诗刊只出几期就被迫停刊。

汉钦在多年的探索中,终于找到了党。1947年初,闽浙赣区党委城市工作部派林立、关平山等同志到闽东,建立闽东工委。5月,汉钦在福安师范由陈子英介绍加入共产党。从此,他放下所爱好的文艺创作,全力以赴从事党的地下斗争,与陈子英等一起在福安师范建立了第一个党小组(后改为支部),领导学生开展反压迫、反饥饿、反内战、求生存的斗争。学校里党的活动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成为解放战争时期闽东革命斗争的一个据点,国民党政府慑手学生运动力量的发展,更加强特务统治。6月,福安发生了“六・二”大逮捕事件,闽东地下党的组织连续遭到破坏,工委书记林立亦遭逮捕。福安的上空乌云密布,充满了白色恐怖。为了保存革命力量,党组织指示福安师范的部分党员分散到各县活动,伺机发展革命力量,开展武装斗争。汉钦这时因恋爱问题,遭地方封建势力阻挠,决心投入火热斗争第一线。经组织同意,来到福州市郊瀛洲小学任教,以教师的身份为掩护,继续从事党的地下工作。后闽东工委书记关平山也到福州,以他所在的小学为据点,与上级党组织和闽东来的同志进行联络。同年11月底,汉钦参加了由省委城工部部长李铁主持在福州市郊小柳村召开的闽东地下党会议,会议决定关平山为闽东工委书记,叶挺荃、陈子英为工委委员,指派温汉钦为罗(源)宁(德)两县特派员。从此,他不仅负责罗源党组织的领导工作,而且还要协助孙子清同志发展宁德县地下党的组织和组建武装力量。

1948年初,汉钦启程前往罗源,在临行前整理杂物时,他将过去和女友热恋时写的爱情诗统统付之一炬,笑着对战友说,“让这些小资产阶级东西统统去掉吧!”表现了一个共产党员勇往直前、献身革命的坚定决心。他一到罗源,即着手发展罗源革命组织,接转和发展了一批党员,并向罗源的地下党人员传达了省委城工部东门会议精神,指出城市工作要为农村服务,以城市运动影响农村,以经济援助农村,输送干部到农村,把革命重点转向农村。汉钦为了在罗源建立与上级党组织的通讯联络,便单线发展了起步邮柜负责人陈天琪入党,作为上下通讯联络点。并由他接回原在外地入党的王慰生和黄建钿的组织关系,为党组织在罗源的发展打下基础。随后他和陈式山等又先后发展了陈君章、陈志祥、陈贻铿、邓公山等人加入党的组织。他依靠这些党员骨干,同时利用福安师范的同学住在城乡各地的有利条件,开展革命工作。他还深入罗源山区的下湖、仓前、霍口、王廷洋、西峰和城郊、起步等地发动群众,传播革命思想,发展党的组织,使党的组织从城市转向农村,罗源工委随之迅速发展壮大。

为了适应斗争需要,汉钦在罗源城南圣水寺孤石边主持召开了工作会议,传达上级指示。并根据各同志的不同职业、工作地区进行分工,分散到各地开展工作。他同意林亮去寿宁、范晋寿去师专、黄建钿去三都中学开展工作。春节期间,汉钦又在城关的体仁小学主持召开地下党党员会议,讨论建立了中心支部,确定县工委的领导成员,制定了党组织活动和思想工作制度,健全了党的各项制度,使党组织得到健康发展。为开展合法的斗争,他利用国民党搞“二五”减租的时机,派一批秘密党员到农村组织保农社进行“三七五”减租,以发动群众,打击封建地主势力。他先后派了林作茂和黄玉灿等地下党员到港头和长治等地建立保农社,组织农民向地主减租,开展经济斗争,从而扩大了党的影响,建立了党的外围群众组织,把革命斗争引向农村。

1948年2月间,汉钦在城关(黄兆宜家)主持召开了罗源工委扩大会议,传达了城工部福州会议精神。在会上,他概述了党在大革命中由于犯了“右”倾机会主义和土地革命时期由于犯了“左”倾冒险主义错误所导致的失败教训,强调了武装夺取政权的必要性和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决策。他指出形势仍然是敌强我弱,要积蓄力量,等待时机,要动员群众参加爱国解放战争;发动群众开展反抽丁、抗征粮和打谷仓的运动。会上正式成立中共罗源县工委,汉钦为工委书记,陈式山为副书记。随后在汉钦等领导下,罗源工委先后建立了城郊、平原、北区、东区、西区、等5个区工委及17个党支部、15个党小组,并建立了一支100多人枪的武装游击队,壮大了罗源的革命力量,为罗源革命的发展奠定了组织、军事基础。

这次会后,汉钦非常高兴,掩不住心中的喜悦, 回到住所(陈君章家),即铺开信笺写了一首《信念》的诗:

       我们是一丛刺,

                   又尖又硬的

                   扎根在罗川的原野上

                   茁壮成长。

                   让贪婪剥啄着

                   这美丽原野上的鸟嘴

                   碰得头破血流吧!

                   让凶残践踏着

                   这锦绣大地上的兽蹄        

                   受到血的洗礼。

                   任狂风向原野袭来吧,

                   我们将回以无比尖硬的

                   野火终要在这原野上熄灭,

                   春风将带给这原野壮丽繁荣!

1948年3月,闽东工委书记关平山在福鼎遭国民党反动派逮捕,并准备押往省城福州。汉钦接到由三都拍发来“母病危,可能送榕住院,速先去察父设法抢救”的密码电报,得知关平山将被押往福州,心里万分焦急,遂与陈君章往起步与陈式山研究,安排了下一步工作,并通过陈君章在福安师范的同学于大书弄到去榕的通行证,便匆匆离罗赴榕。经汉钦及在榕的地下党同志的周旋和安排,在关平山到达福州第二码头时被营救逃脱。关平山脱险后,即由组织安排到高湖林白率领的游击队。随后,关平山叫郑天豹通知汉钦到高湖研究工作。经研究决定:把罗源工委组织关系移交给五县中心县委,由五县中心县委书记林白直接领导,以便于把游击队据点从林森县连接到罗源,通向宁德,与闽东地区连成一片。

4月汉钦返罗后,即通知陈式山、陈志祥、陈君章、陈贻铿等同志,在县圣教医院(王慰生姐姐住处)药房小楼召开会议,传达了关平山脱险的经过及把罗源工委组织关系移交给五县中心县委直接领导的指示,宣布罗源工委由陈式山、王慰生任正副书记,陈君章、邓公山、陈志祥、陈贻铿、黄兆宜分别担任组织、宣传、农运、统战、军事委员。会后,他离开罗源到福州参加闽浙赣区党委会议,谁知此去,竟一去不回。5月,他在福州因“城工部”事件被错杀,时年25岁。


点击显示全部 》
微信公众号
主办:中共福州市 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邮箱:fzdsfzs@126.com 闽ICP备200058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