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裳(1043~1129年),字冕仲,一字道夫,号紫辛翁。南剑州剑浦县(今南平市区)人,北宋元丰五年(1082年)以进士第一人及第。时蔡京倡行“三舍法”取士,黄裳上书反对,指出该法“宜近不宜远,宜少不宜老,宜富不宜贫,不如遵祖宗科举之制”,人以为确论。历任越州签判、大学博士、秘书省校书郎、大宗正丞、尚书考功员外郎、太常少卿。徽宗时,自请外放,任颖昌知州等职。政和年间(1111~1117年)任福州知州。遵徽宗旨意,在福州于山天宁万寿观监工镂板刻印中国最早官版道教总集《政和万寿道藏》。宣和七年(1125年),迁端明殿学士、礼部侍郎、礼部尚书。卒葬南剑津里尤坑(今南平市后谷尤坑)。著有《演山集》60卷,《南平县志》收有他的《水云村记》、《鳞隐阁》、《茶苑》、《藏春峡》和《容照岩》等诗文。他亦工书法,福州鼓山、长乐等地尚留其题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