昙石山文化遗址第一次考古发掘情况
2016-06-1812-00-00来源:

一、发掘经过

1954年1月,福州闽侯县甘蔗昙石山村民在修筑闽江防洪堤时,发现大量白色蛤蜊壳堆积层,并出土许多陶片、石器、陶纺轮等。省文管会林钊等到现场察看后,与负责堤防工程的领导商妥,停止挖土,保护现场。省文管会向上级汇报的同时,派工作组调查该遗址附近的情况,发现洽浦山、鲤鱼山也有类似昙石山的蛤蜊壳堆积,但范围不及昙石山大,遗址位置都紧挨闽江边。3月中旬,华东文物工作队派副队长尹焕章和宋伯胤到实地调查,决定试掘两条壕沟,经电请中央社管局批准后,4月12日正式开工。考古发掘工作组组长由尹焕章担任,成员有华东文物工作队3人、福建文管会文物组9人,共12人。厦门大学人类学博物馆林惠祥亦到场协助工作。4月19日考古发掘工作结束,中间除17日因雨停工1天外,实际工作只有7天。在昙石山南段遗址范围内挖掘两条长10米、宽1.5米的探沟。其遗址范围估计,长200—250米,宽10—20米,灰层最厚达2米多。

两条壕沟相距23米,第一探沟在遗址南端农民取土处,发掘深达2.85米;第二探沟在北,与第一探沟略呈垂直状。第二探沟位于山坡两个台层上,西段在高台上,约占探沟全长的三分之一,定名为甲区;东段在低台层上为农耕地,定名为乙区。甲区比乙区高1.45米,甲区挖至深2米见生土,乙区挖至深1.3米见生土。

二、出土文物

第一次考古发掘,共出土陶片2299片,石器62件,陶拍6件,陶纺轮16件,陶网坠7件,陶杯1件,骨器6件,麻龟板5片,兽骨138件,鹿角7件。遗址采选的42件贝壳标本经南京大学地质系教授陈旭鉴定,有蚬、魁蛤、牡蛎、小耳螺四种海生贝壳。其中以海蚬为最多。

海岘等海生贝壳的鉴定,证实“闽在海中”。4000—5000年前昙石山一带是闽江入海交汇处;而今日昙石山离闽江入海口约65公里。第一次发掘有大量印纹硬陶,“似为东南沿海一带所共有的产品”。当时的结论是:“昙石山文化遗址属于新石器时代,它的绝对年代难予推断。

三、探沟地层堆积物

(一)探沟101的文化层堆积

本沟开掘在遗址南边,由于兴修水利工程取土之故,地层削成断崖,层次清晰。

第一层    表土层,深0.5—1.5米,土色黄灰,含砂质,是近代的种植土层,含有瓷片、瓦片、铁钉、棺木朽迹,以及新石器时代的石镞、石(石奔)、石环、陶纺轮、网坠等。这一层中,北端蛤蜊壳多,南端少有。

第二层    蛤蜊壳堆积层,深0.5—2.35米,厚度0.35—1.2米。有时在蛤蜊壳堆积中,有黑黄色松土,纯粹的蛤蜊壳堆积没有夹土。堆积物坚硬。中间夹杂着黑黄土的蛤蜊壳堆积物中,出土遗物较多。本层上面有后期遗物混杂物。在深0.56米处,出现宋代黑建瓷片1片。这层出土文物,有一些后代遗物混入,比上层单纯。出土的陶片中有各种印纹陶、大量砂陶、少量磨光陶和极少数彩陶。有一个三足器,足部画彩,实心圆柱式,和一个破碎可组成完整的陶罐。其他的,有菱形石镞、细小石锛、带孔石斧、麻龟版、火烧鹿角、骨器、残陶环等,是本层内突出的出土文物。本层北端至1.5米以下渐见生土,愈往南蛤蜊壳愈多,形成自北往南的坡形堆积层。

第三层    黄黑色土层,深0.85—2.85米,厚0.7—1米。质稍硬,含少量砂粒。本层系新石器时代堆积物,未经后世扰乱。其南部有蛤蜊壳堆积物,黄黑土中亦夹有一层蛤蜊壳。出土新石器时代的遗物,数量比上层少。陶片有印纹陶、砂陶、磨光陶。

第四层    黄土层,深1.55—2.85米,没有遗物。在本层和上层交界处,为黄灰土,有少数石器和网坠等。遗址底部为生土层,成一斜坡形状,其堆积物,沿坡形累积起来。

(二)探沟102的文化层堆积

探沟102在101的北面,成垂直状,位于遗址山坡的两个台层上。发掘时是分区进行的。西段在较高的台层上,占探沟全长的三分之一,定名为甲区。这台层高出低台层1.45米。沟东段在低台层上,占探沟全长的三分之二,名为乙区,为农耕地。斜坡断崖所露的土层,里面含有蛤蜊壳及陶片。原来甲、乙两区都在一个山坡上,后因取土及开荒,斜坡分成两个台层。
甲区分为三层:

第一层    离地表层0.85—1.1米,土色黄灰,质甚疏松。自地表至0.84米处是扰乱层。出土文物有瓷片、瓦片、砖块、铁钉等。其属于新石器时代的有彩陶、黑皮陶、砂陶,印纹陶、绳纹陶和细小的网坠、石锛、石镞、陶纺轮等。在0.84米以下逐渐出现没有被扰乱的蛤蜊壳层,出土的是新石器时代的遗物,鹿角、兽骨和麻龟版较多。

第二层    离地表层0.85—1.7米,厚0.3—0.55米,为蛤蜊壳堆积层,其间亦杂有黄灰土。此地层较坚硬,在纯蛤蜊壳堆积中没有其他遗物。其杂有黄灰土的堆积部分。这层中出土物和上层新石器时代遗物相同,没有发现彩陶片。

第三层    深1.75米以下有厚0.05—0.25米的红色间灰色的土层,其中出一些和上层同样的遗物。自此以下,全为生红土,没有任何遗物。

乙区亦有三层,文化层不及甲区厚。

第一层    离地表层0.3—0.95米,土色黄灰,质松疏,经后期扰乱。出土的除新石器时代遗物外,还有近代的瓷片、玻璃片、残砖块等。探沟中部靠南壁地表层下0.18米处,有一个近代墓葬,棺木仍未腐朽。

第二层    离地表层0.3—1.3米,为蛤蜊壳堆积层,厚度0.15—1米。在纯粹蛤蜊壳堆积层中,没有任何遗物。本层深0.6米处还有铁片和瓷片,证明它被扰乱过。0.6米以下的有新石器时代的陶片、兽骨、麻龟版、石器等遗物。陶片中有彩陶、黑陶、印纹陶、绳纹陶等。探沟西部渐露出生红土。

第三层    离地表层0.45—1.3米以下为生红土,无遗物。探沟底部自西往东成坡形,和探沟101相同。

 

点击显示全部 》
微信公众号
主办:中共福州市 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邮箱:fzdsfzs@126.com 闽ICP备200058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