昙石山文化遗址的发掘,撩开福建古文化神秘的面纱,为探寻福建古文化的奥秘开拓一条独特的考古之路。
昙石山文化遗址位于福建省闽侯县甘蔗镇(原属荆溪乡),古属侯官县,距闽江200米,是富庶丰腴的临江濒海之地。其地势由北向南逐渐倾斜。东面平缓,西面陡峻,是闽江谷地的小山丘。闽江上游两岸青山碧翠,流至白沙之后,才渐渐裸露狭小谷地。那里河道弯曲,昙石山、洽浦山、鲤鱼山等孤立的山丘点布在闽江之北。远处山峦环抱,近处沃野平畴,田园、房舍错落其中。
昙石山文化遗址发现于1954年1月。当时闽侯县甘蔗镇昙石村村民修筑堤坝时发现被挖掘的土壤中有大量白色蛤蜊壳堆积层和许多陶片、石器、陶纺轮等,引起文物部门的极大关注。随后派员到实地调查,保护现场,并电请中央社管局批准发掘。4月12日,华东文物工作队和福建省文物管理委员会(下简称文管会)考古专家进村发掘。当时仅挖两条壕沟。1959—1960年,第二次至第四次发掘,仅发现2座墓葬。1963年9月第五次发掘,仅开4×2.5米探方1个,发现墓葬1座。1964年9月至1965年8月第六次发掘,发现墓葬32座。1974年10—12月第七次发掘,开探方4个,发掘墓葬3座,陶窑5座。1996年11月至1997年6月第八次发掘,发现墓葬42座,壕沟2条。筹建昙石山文化遗址博物馆过程中又发现墓葬9座。昙石山文化遗址先后进行8次发掘,共发现墓葬89座,陶窑9座,壕沟2条,出土大批陶器、石器、骨器和玉器。
1964—1965年,昙石山文化遗址第六次发掘的第3层贝壳,1973年经碳14测定及树轮校正,其年代距今约为3270年。
1971年选送的第3层兽骨标本,经碳14测定及树轮校正,其年代为3905年。
相当于昙石山文化遗址中层的闽侯溪头遗址出土陶片,经热释光测定,其两个年代距今约为4240年和4310年。
经多方检测和考古专家研究,昙石山文化遗址基本上是一处4000—5000年前原始社会晚期的公共氏族墓地,其上层叠压着3000多年前的黄土仑文化遗物。昙石山氏族公共墓地自5000年前一直延续到3000年前。墓葬层层叠压,沉睡至今。1996年第八次发掘,正值改革开放之大好时光。经过考古工作者的艰辛努力,终于向世人展示福建先秦闽族的沧桑历史:八闽大地已有5000年的灿烂文化。
昙石山文化是福建文明的源头。经过中日联合考古队鉴定137号墓主人颧骨为“日本人骨”。日本人种要追溯到昙石山。
据《山海经》载:“闽在海中。”昙石山文化遗址是典型的海洋文化贝丘遗址。经考古学和地质学论证,5000年前的海水与闽江口的交汇处就在昙石山一带。海蚬、牡蛎壳、海螺壳等半化石及犀牛、大象等遗骨,证实昙石山当时是亚热带气候,海洋文化。
《周礼·职方氏》记载:“职方氏,掌天下之图。以掌天下之地,辨其邦国、都鄙、四夷、八蛮、七闽、九貉、五戎、六狄之人民。”昙石山文化所反映的就是“闽”或“七闽”先民的历史文化。4000—5000年前的昙石山文化,以昙石山遗址为代表,以闽江中下游为中心,连接闽台两省,是福建古文化的摇篮,是先秦闽族的发源地。
昙石山文化有着丰富的内涵,是处于福建古代氏族社会深刻变化的历史阶段。它不仅是海洋文化的摇篮,也是当时农耕文化的代表。出土的“中华第一灯”,无论造型和功用,在当时都是无与伦比的,引起国内外专家学者极大关注。昙石山文化证明闽台彩陶、石锛和拔牙习俗的根均在大陆。福州人爱喝汤的饮食文化,也源于昙石山。那博大浩宏的宝库,为人们展示一个异彩纷呈的古代世界。
昙石山古文化证明4000年前已出现私有制,从原始社会迈入阶级社会的门槛。昙石山上层人殉的残酷和奴隶的抗争,在沉寂的墓葬群中,得以淋漓尽致地展现。用历史镜头审视,昙石山文化中,孕蕴着一部血淋淋的阶级斗争史。
昙石山文化遗址的发掘,为考古学家提供丰富的研究平台。50多年来,许多专家、学者充分利用昙石山考古发掘的资料,对昙石山文化的社会性质、墓葬陶器分期、昙石山文化命名、遗址人骨等诸多方面,进行多层次探讨,论证昙石山文化的意义和价值所在。
福建省昙石山遗址博物馆于2001年6月24日建成开馆。6月25日,国务院公布昙石山文化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时被福建省和福州市分别颁布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成为全省最富有历史价值的旅游品牌。中央领导贾庆林、黄菊、李长春、王汉斌、张克辉、迟浩田等都曾莅临参观。2004年9月6月,中共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题词:“昙石山文化遗址”。是年,省人民政府专题研究昙石山文化遗址的保护措施,拨款6000多万元加强博物馆建设,让昙石山文化以崭新的面貌展示在世人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