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第一次学术讨论会论文目录(1990年) 1质量是志书的生命——谈县志总纂把关问题 2提高政治部类书质量的思考与探索 3提高《福州市城乡建设志》编纂质量的几点探讨 4坚持质量第一思想 努力提高志书质量 5试谈《建设志》的图文并茂——《鼓楼区建设志》出版后反思之一
福州市第二次地方志研讨会论文目录(1991年) 1浅谈《仓山区志》“政治综述”的设计思路及框架 2志书总纂刍议 3《建设志》要有鲜明的个性特色 4把史志工作引向深入,努力为现实工作服务 5谈保证志书质量发源注意的几个问题 6《土地志》篇目设计中思考的几个问题 7“城市教育志如何论述市委决策”的探讨 8试谈《建筑志》在志书中的地位与作用 9琐谈《人物志》 10认真做好志书校对工作的体会 福州市第三次地方志学术研讨论文目录(1996年) 1怎样写好志书“概述”的几点思路 2关于志书“概述编”的初探——兼浅析福州城乡建设志“概述编” 3《福州粮食志》试评 4简评《仓山区志》 5浅谈《福清市志》海洋文化的特色 6突出时代和地方特色的成功之作——浅评新编《福清市志》 7年鉴撰写问题初探 8略谈志书篇目的结构优化——读《闽清县志》 9浅谈《闽清县志》谋篇立目 福州市第四次地方志学术研讨会论文目录(1997年) 1《进一步提高新方志的科学性》 2《当前修志中值得研究的三个问题》 3《工业志编纂初探》 4《标准·作用·要求——也要谈志书质量》 5《提高年鉴实用性的探讨》 6《试谈志书质量的把关》 7《关于提高〈福州文化志〉质量的思考》 8《浅谈资料的运用问题》 9《关于人物入志问题的几点思考》 10《编纂〈土地志〉理论与实践探索》 11《认真做好资料征集和校核工作》 12《地方志必须高歌时代最强音》 13《文苑入志,建筑生辉》 14《方志“贯串”之术浅议》 15《关于编纂世纪之交〈福州市志·教育志〉的几点思考》 16《志书编写要惜墨如金》 17《方志工作长盛不衰之路的于“资治”》 18《浅谈地方志与年鉴关系》 福州市第五次地方志学术研讨会论文目录(1998年) 1《写好“无题小序”的若干探讨》 2《“城建志”必须加大对城市管理的记述》 3《社会主义新方志必须坚持爱国主义思想教育》 4《编纂〈中国共产党地方组织〉卷刍议》 5《试论地方年鉴的资料选用》 6《评〈福州市志·教育志〉送审稿“概述”》 7《浅议〈福州市志·教育志〉篇目设置》 8《统计资料在志书中应用的探讨》 9《论“概述”之概》 10《开展读志用志问题的探讨》 11《增强志书可读性之我见》 12《“志”、“鉴”异同论》 13《略谈读志和用志》 14《从部门志到分志》 15《结构合理内容完备的上乘之作》 16《志书文化品位刍议》 17《谈志书的点和面的记述》 18《浅谈编纂区志的几个问题》 19《我观今日之用志》 20《试析〈福州市志·教育志〉概述》 21《地方志“资治”的再探讨》 22《试谈年鉴及编好年鉴问题的思考》 23《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为指导全面提高志书质量》 24《重视整体性,讲究科学性》 25《广征集,穷考证,提高志书质量》 福州市第六次地方志学术研讨会论文目录(1999年) 1《试论提高志书的学术品位》 2《社会主义新方志的春天》 3《浅议志书的资料、资料性及资料著述》 4《谈作者、责编关系的正确处理》 5《从人口结构看社会发展》 6《编纂方志〈大事记〉初探》 7《浅议社会主义新方志的科学性》 8《略谈志书〈增记篇〉的设置》 9《提高修志的科学性任重而道远》 10《要为下届修志做些什么?》 11《浅谈我市部分年鉴通病之一》 12《试析两种年鉴的关系与运用》 13《读志用志断想》 14《质量小议》 15《新方志要加强记述精神文明建设》 16《扩大和延伸修志成果,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 17《续修志书摭谈》 18《方志编纂与城市文化品位漫议》 19《浅谈读志与用志》 20《两届修志间的中继工程》 21《编纂〈闽清县志〉得失谈》 22《论志书与图片》 23《明足以决去取——大事记收录标准探讨》 24《编纂工运‘大事记’的回顾》 25《编纂〈马尾区志〉的体会》 26《编写开发区志内容的特色》 27《编纂“人大志”几点认识与探讨》 28《地方志应用民国史料琐谈》 福州市第七次地方志学术研讨会论文目录(2000年) 一、地方志编纂和文史研究 1《论开拓方志工作新领域》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方志修纂》 3《续修志书应思考的几个问题》 4《浅谈史志体例的差异》 5《福州地区方志续修工作的探讨》 6《也谈读志用志》 7《〈罗源县志〉·渔业篇》印象 8《小议志书的防漏减错问题》 9《关于人口志编纂的几个问题》 10《资料的搜集和分类》 11《试析严复思想嬗变之轨迹》 12《惜哉,沈钦差痛失歼倭之机》 13《古代道教金丹术在福建的发展》 14《浅谈陈靖姑信仰兴衰之根由》 二、年鉴编纂研究 1《〈福州地方年鉴〉编撰琐谈》 2《关于年鉴条目标题用词问题》 3《略谈年鉴编纂实践》 4《质量是年鉴的生命》 三、福州城垣研究 1《福州古城变迁特色与建筑文化》 2《王审知与福州城垣建设》 3《福州城治城垣古今谈》 △这次研讨会共有21篇论文 福州市第八次地方志学术研讨会论文目录(2001年) 1关于续志编修工作的几点思考 2众手修志琐记 3市志如何反映地方特点问题的探讨 4促进福州方志事业新发展的若干思考 5关于年鉴编修几点体会 6浅谈修志工作者的德、识、才 7新飞跃 新视野 新探索——对“志书是有独特文化学术价值的国情书” 8资料性是年鉴的基本属性 9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地方志工作的根本指导思想 10浅谈地方志与经济效益 11编纂《长乐市志》回顾 12续志初探 13修志体会浅谈 14从修志中学修志 15浅淡县级年鉴的编纂 16编纂年鉴能否做到既快且好——编纂鼓楼区年鉴的几点体 17对编写年鉴的一点看法 18于志书可读性的几点思考 19关于提高续修方志质量的若干思考 20志人素质谈 21续志人物传记的编写探讨 22六年修年鉴 探讨六问题 23点校出版旧志应纳入地方志工作 24续修《交通志》刍议 25论志书编修的几个问题 26续修方志略论 27续志应突出经济建设内容的探讨 28三年修志体会 29我们如何搜集区志资料 30王审知在“育才”“兴学”方面的功绩 31《榕城考古略》评析 32 修志随想 福州市第九次论文研讨会论文目录(2002年) 1《实践“三个代表”努力开创续志工作的新局面》 2《谈在方志工作中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3继承与创新——浅谈在方志工作中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4浅谈《姓氏志》的编写 5浅谈福州地名特色 6实践“三个代表”努力开创续志工作的新局面 7琐谈福州地名 8备受欢迎的福州旧志点校所版 9迎接信息时代建立地情信息中心之我见 10研究志书特性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 11地方志资料工作人员综合素质谈 12江中何以发生海战——谈中法“马江海战” 13《台湾和大陆经济联系的发展》 14《试论吕惠卿的历史功过》 15继承与创新 16关于续修人物志的若干思考 17中国道教南宗五祖师白玉蟾 18建立福州市地情信息中心浅析 19漫话福州地名 20漫谈姓氏志的溯本探源 21白玉蟾的生卒年月考辨 22业绩有成遭遇悲惨的陈梦雷 23穿越溪洋溪攻略手记 24《续修人物志中“生不立传”之管见》 25《榕台共风俗——陈靖姑信仰》 26《地方志工作》 27质量是志书的生命 28纂辑好人物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 29关于续修人物志的若干思考 30地方志文献要适应信息化的发展 31续修《福州交通志》摭谈 32修志态度回想 33续修志书思考的几个问题 34在十六大精神指引下推进续志工作的蓬勃发展 35关于编修续志的思考 36方志发展应顺应时代新特点 37关于续志编修问题的探讨 福州市第十次地方志学术研讨会论文目录(2003年) 1第二届修志篇目初探 2对创新修志的若干问题思考——《福建建工集团总公司志》读后感 3谋篇立目 精绘蓝图——刍议续修《福州市志第一册》篇目设置 4认真贯彻十六大精神努力做好方志编修工作 5福州市二届修志与年鉴编纂的科学结合 6分志篇目如何突出时代特色的一种思路(征求意见稿) 7运用“十六”大精神指导方志编修志书 8把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融入二届志书 9纂辑好人物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 10创新是福州新时期快速发展的不竭动力 11辛亥革命前后的福州金融业 12论城市主体化意识在续志中的体现 13关于续修人物志的若干思考 14《福州年鉴》“精品工程”思路初探 15新的视角新的方法续修新志——推荐研究《福建建工集团总公司志》 16沈葆桢与办教育 17探析志书的“资政”作用 18地方志文献要适应信息化的发展 19重修《榕台关系》志之思考 20续修《福州交通志》摭谈 21修志态度回想 22续修志书思考的几个问题 23海峡两岸体育交流概述及展望 24在十六大精神指引下推进续志工作的蓬勃发展 25我国汉族姓氏之由来 26写好畲族志的点滴思考 27关于编修续志的思考 28方志发展应顺应时代新特点 29关于续志编修问题的探讨 30略谈谱牒及其作用 31质量是志书的生命 32非典型“姓志”——对办好地方志刊物的思考 33以“三个代表”为指针,修好新一轮方志 34总结经验做好续志工作 35续修志书的几点意见 36年鉴创新之我见 37关于年鉴编纂几点认识 福州市第十一次地方志学术研讨会论文目录(2004年) 1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福州市第二届修志工作 2读志琐话 3续修志书如何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4发挥地方志的服务功能、推动我市旅游产业发展 5略论方志编纂的设置 6写好续志的点滴思考 7浅谈续志编纂的几个问题 8确保续志质量和进度的几点看法 9编志应增强著述性(编改续) 10修志、必不可少 11续志浅谈 12续志编纂应有时代特色 13统一领导、继续进步的尝试 14试论计算机应用对修志工作的促进作用 15提高年鉴彩页质量的思考 16《晋安志》组织与编纂工作 17年鉴条目编辑刍议 18对续修人物志的一些看法 19浅谈编纂《福州市地名志》的些微体会 20浅谈续志编纂对年鉴之借鉴 21修志理论领域若干问题的探讨 22积极疏导和发展族谱文化 23试谈二届志书上限资料的记述 24与时俱进搞好区志编纂工作 25续修方志浅见 26抓住时代特色写好《福州市志·建筑篇》 27本届修志个别篇目设置浅议 28谈县志续志的篇目设计 29地方志在博物馆陈列中的作用 30入门而后创新 31忠实服务福州市人大法制建设 32论资料室对修志工作的作用 33浅谈年鉴框架设计的规范化 34续修志书的几点体会 35略谈编纂二届志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36姓氏文化摭谈 37打好基础启动“名鉴工程” 38首届《福建省志》对经济体制改革记述之得失 39浅谈读志用志 40志书分纂总纂的几点思考 41再论地方志的社会功能 42也谈“修续志”与“续修志” 43福州社会科学团体志编写的思考 44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繁荣和发展我市地方志事业 45志书编纂规范化议 福州市第十二次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学术论文名单(2005年) 1主动融入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开创我市方志工作新局面 2浅说工业篇民营企业写法 3关于第二轮修志工作中人物志编纂的几点意见 4琐谈谱牒与史志 5区志的资料收集 6关于概述、无题概述、小序的撰写 7方志资源网络化势在必行 8续志中交叉内容的再认识 9小议专记的运用 10浅论林则徐与贵州地方志 11《福州年鉴》开展条目评优活动刍议 12写好专记 增强续志特色 13对志书的宣传与发行的几点建议 14浅论地方志概述 15续志编修要有创新意识 16续志经济部类篇目的设置 17试谈续志如何与前志衔接 18试谈志书体例的创新 19电信续志的时代特色和历史遗憾 20福州话与普通话量词应用的差异 21明确任务、强化管理、扎实推进修志工作开展 22续志应重视经济开发区和工业集中区记述 23浅探方志大事记的编写 24关于旧志点校的几个问题 25浅论第一轮志书 26浅谈续志的精品意识 27谈谈续志与前志的衔接 28续志如何记叙精神文明建设 29琐谈人物编写 30与时俱进、求实创新,运用先进技术载体武装“续志”事业 31地方志网站的设计思路 32续修志书如何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33谈论信息化社会的修志工作 34略谈经济部类的编写 35续志编目设计应处理好五大关系 36闽侯县二轮续志体现地方特色初探 37浅谈地方志语言表达 38关于年鉴创新的几点思考 39《福州寿山石志》有关问题论证 40续修志书的继承与创新 41总结经验修简志 42研究马尾特色,再显马尾特色 43创新地方志工作发展思想,服务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 44续志《经济志》编纂中的问题与思考 45校对是提高年鉴质量的基础 46地方志人力资源的结构性短缺及对策思考 47浅谈如何搞好两轮志书的衔接 48编纂专业志的精品意识 49浅谈方志图表及数据把关的主要性 50续修志书文化部类应重点反映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特点 51牢固树立精品意识 全面提升志书质量 福州市第十三次地方志学术研讨会论文目录(2006年) 1《福州市志》编纂工作的几个问题 2《福州市志·教育篇》突出地方特色的探究 3浅谈提高年鉴质量的若干问题 4谈如何编写《福州新闻史略》 5年鉴规范与创新 6浅谈建立地情信息网 7浅谈年鉴彩页特色 8谈谈编撰《华侨华人志》几个问题 9略谈编纂《人物传》 10浅谈第二届修志要有创新 11审改薄弱志稿 提高整体质量 12《鼓楼区志》综合部类编纂中的问题与思考 13浅谈续志对旧城改造要详细记述 14浅谈续志《教育志》的编写 15年鉴运作体系“性属”概念及其创新意义 16参加修志的两点体会 17关于第二轮修志中后期工作探讨 18谈《福州摩崖石刻》若干问题 19编写《大事记》的点滴体会 20把好地情,保持地方特色 21怎样撰写《县志》志文 22求实是续修《交通志》的灵魂 23浅谈历史人物的撰写 24浅谈新县志续志人物篇的编写 25浅谈志书中照片的使用 26转变观念,使第二轮修志适应时代发展 27挤兑水分,精练文字 28连江教育续志应如何写出连江县的特色 29志书以事系人的编写原则及方法 30编修《福州三坊七巷志》一得 31福州闽剧亟待保护 32第二轮《福州市志·电信志》的时代特色和历史缺憾 33旧志人物常见文言词试解 34浅谈对民国时期人物记载的几点认识 35《福州市志·中共福州地方组织》若干章节编纂的几个问题 36两次参加修志的体会 37福州社科团体志编写中的几个问题 38浅谈编撰《福州温泉志》 39牢固树立超前意识,努力做好服务工作 40二届志书应增加对民俗活动的客观记述 41续志策划探略 42浅谈续志中共地方组织篇的编写 43福州方言区内部的主要差异 44同心同德,确保志书质量 45谈建设“海西”要加紧榕台关系史的研究 46记载公交春秋,把握今天明天 47浅谈方志的编纂思想 48把握地情写好续志 49二轮修志“人物志”编写的几点思考 50续修《福州市志·人口篇》应注意论述人口发展变化的新特点 51谈以创新思维做好地方志的编撰工作的七大要素 52浅谈撰写《福州姓氏志·唐姓》 53谈新方志的文体文风 54浅谈续志与前志的衔接问题 55浅谈续志重视民营经济的综述 56试谈续志对乡镇企业的记述 57浅谈第二轮志书资料工作 58浅谈在新志编纂过程中如何选好资料 59浅议新志书应如何突出时代性 60谈参与编修《福州市志·文化篇》的一些心得体会 61续修《福州市志·卫生篇》的初浅体会 62开展读志用志,服务“海西”建设 63一座有待你开发的宝库 64编修《福州社科志》体会 65新方志人物编写之浅见 66浅谈县区经济部类编写中的一些问题 67“二轮修志”断限刍议 68福州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历程回顾及反思 69横排竖写摭谈 70《福州市志》表格运用小议 71专记编纂 72浅谈福州民间文学 73浅谈地方志资源信息化建设 74计算机技术在修志中应用的优势 75计算机技术在方志编纂中的应用 76浅谈平面广告设计 77浅谈工会志中失业和再就业的记述 78《福州市志·公安志》编纂几个问题 79关于旧志点校几个问题 80试论方志的“述而不作” 81浅谈编纂《福州姓氏志·王姓》 82试论志稿压缩水份、精练文字问题 83全面。专业。价值---关于《福州市志。文化》篇的编撰思考 84浅谈对农村族谱修编工作的看法与认识 85浅谈县区志经济部类编写中的一些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