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山历史风貌区名人
2016-06-2512-00-00来源:

烟台山历史风貌区,自唐始名人辈出。

陈靖姑(904—927年)

陈靖姑,唐天佑元年(904)正月十五日生于藤山下渡(今仓山区下藤路),父陈昌颇有家产,堂兄陈守元系当时著名道士。陈靖姑13岁那年前往闾山大法院(今南台中洲一带)学道,3年后自称已得“闾山正法”,不久嫁与古田人刘杞为妻,在福州府一带施法“降妖”,招收弟子。据《晋安逸志》载:永福(永泰)有白蛇素为人害,隐形闽王宫中,幻为王后以惑王,靖姑应邀率弟子书符夜围王宫,斩蛇为3段。闽王封靖姑为“临水夫人”,食古田百户,以一子为舍人,靖姑辞食邑不受,乃赐宫女36人为弟子。后唐天成二年(927)福州大旱,福州民众求靖姑祈雨,时靖姑有孕在身,但她仍往龙潭(今龙潭角江中)为民祈雨,天降大雨时靖姑覆舟身亡。闽王闻报特加封为“昭惠崇福临水夫人”,古田人在县城东30里白蛇洞立庙祀之。于是成为福建民间信仰的神道。凡祈雨、驱疫、斩妖、救产、求嗣都祈求临水夫人。南宋淳佑年间(1241~1252)加封为崇福昭惠慈济夫人,赐额顺懿。古田县的庙改称顺懿庙,陈靖姑母葛氏亦受封。

清道光年间(1821~1850),相传道光帝皇后难产,道光帝祈求临水夫人相助,果然灵验,道光帝连呼临水夫人真是朕的重生父母不已,道光帝亦敕封临水夫人为顺天圣母,民间尊称陈靖姑为陈太后。此后,陈太后作为民间信仰不仅在国内流传,也流传到台湾、东南亚以及世界其他一些地区。

卢孝标(?—?)

卢孝标,一作卢标,字孝孙,号玉溪,南宋时迁居藤山南境柏林园吾传巷,南宋理学家。

卢孝标父亲卢恭,娶永兴公主,授官镇闽驸马。卢孝标幼受家训,笃志好学,勤读经史,精通理学,宋朝廷授予翰林博士。父亲死后,卢孝标为父守制三年,服阕,在福州北园山下筑玉溪草亭,亭联为“雨露滋春草,琴书乐古亭”,命名“讲述堂”,讲学著书,听者甚众,学者称“玉溪先生”。年72卒,安葬卢家山,奉旨祀乡贤祠。卢标一生撰著《性理大全》10卷、《四书讲义》、《经史述要》、《性理发蒙》、《玉溪文集》、《得闲堂集》及《卢氏族谱》等书行世。

陈纪(约1450—1503)

陈纪,字叔振,号省庵,藤山登龙境(今仓山区下渡街道)人,明朝官员,曾任河南道监察御史、北直隶学政、陕西按察使、佥都御史衔宣府巡抚、右副都御史。

陈纪生于明景泰元年(1450)。成化五年(1469)中进士,选翰林庶士。是年,市面钱钞贬值,而朝廷收购食盐仍按旧价给钞,盐民生活困苦,盐商也深受其害,盐商钱厚等人发动声势浩大的盐民起义。成化六年,户部尚书叶琪变盐法,朝廷授陈纪为河南道监察御史,赴两浙改善盐法,陈纪到任后,革除积弊,改善盐民生活,缓和社会矛盾。

陈纪回京后任北直隶学政。后因父亲去世,回家守孝3年。期满后任陕西按察使。时陕西吏治腐败,许多案件得不到及时处理,牢狱中人满为患,无辜受屈者很多。陈纪对遗留案件逐一复查,放出无辜百姓800多人。

弘治八年(1495)正月,蒙古贵族兴兵进犯宣府(今河北西北部),陈纪受命以佥都御史衔巡抚宣府。他为巩固边防,安定民心,遇荒年就打开官仓赈济灾民,还造桥以防洪水灾害。不久回京师都察院供职。他执法不阿,铁面无私,无人敢向他行贿,他又天性孝友,与世无争。当时宦官李广权倾朝廷内外,许多官僚向其行贿,以求升官,陈纪独不与他结交。弘治十一年,李广事败,畏罪自杀。孝宗命人查抄其家,得贿簿,上面有许多文武大臣的行贿记录,而独没有陈纪名字,因此陈纪深得孝宗的信任,擢升为右副都御史。孝宗时常召他谈论国事,有次直至深夜,钦赐珠灯照他回家。后陈纪因病请求回乡休养,到福州时百官皆至接官亭迎接。适逢家乡(下渡)迎神至该地,陈纪询知后,随迎神队伍回乡,百官相随,以钦赐的珠灯为前导。后下渡流传俗语说:“下渡迎神,好看在后,”即指此事。弘治末年(约1503)年陈纪病逝,朝廷命福建布政使夏祚奉旨致祭,祀乡贤。陈纪一生为官清廉,不置财产,死后不久家业萧然。

彭才(1468—1542)

彭才,字益贤,号钝斋,祖籍江西,生于福州。明代富商、慈善家。

彭才明成化四年(1468)生。父诚谟因堂叔彭大纲以引盐司卤入闽,遂入闽为盐商。彭才长大后到湖北、四川等地经商,中年以后回到福州继父业,经营食盐,家资殷富,遂在藤山临江盐仓附近盖4座楼房定居。

彭才时为藤山富豪,但生活简朴,乐善好施。许多穷人向他借贷,他都不拒绝。晚年闭门谢客,把别人向他借贷的契据全部焚毁。70岁时以乡耄加冠服,嘉靖二十一年(1542)逝世,享年75岁。

王长年(?—?)

王长年,福建怀安(今仓山区)藤山万安境人,明朝抗倭英雄。

王长年常年为人雇工,故称王长年。他聪明机智勇敢有谋略,行海捕鱼,技术高超。

明嘉靖三十八(1559),倭寇侵入福州,抢劫金帛财物,大掠青年男女,王长年亦被掳。

被掳的王长年率倭寇船队到日本。在到日本的海途上,王长年与被掳者定计,醉杀贼寇。一天,东北风大作,倭寇船队不能前进,就抛碇停泊海中饮酒作乐,倭寇们个个喝了个酩酊大醉。王长年等人看到时机成熟,唱歌劝酒,殷勤备至,倭寇更加得意忘形,开怀狂饮,醉相枕籍,尽入梦乡。王长年一声招呼,我被掳乡亲奋勇而,尽杀倭寇50人。

紧接着,王长年断缆发舟,乘风举帆,其他贼船发觉拼命追赶,王长年指挥众人利用瓷器等物奋击敌舟。王长年驾船技术高超,极善于海上行舟,不及一昼夜即回到福州,为抗倭杀寇立功。

陈勋(?—?)

陈勋,字元凯,号景云,福建闽县(今仓山区)藤山清安境人。明朝官员、著名诗人,曾任户部主事、户部郎中。

陈勋,自幼苦学,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中进士。陈勋先后任南武学教授、户部主事。在主持广陵关税务时,尽除陋规,悉却例钱,秉公办事,政声颇佳,升户部郎中。其时因父母相继去世,扶柩归乡,遂不谋仕途,闭门隐居10余年,

陈勋能诗善画,著有《元凯集》40卷、《坚卧斋杂著》20卷。死后祀乡贤祠。

蔡秋卿(?—?)

蔡秋卿,字陟瞻,号子威,福建闽县(今仓山区)藤山清泰境人。明朝官员,曾任肇庆知府、太仆寺少卿、岭南海北道道台。

蔡秋卿,明崇祯四年(1631)中进士,授翰林,册封琉球肇庆府知府。任上,蔡秋卿兴办学堂,重视教化,开发农业,建筑四方义仓,设置四郊义冢,凡利民事务皆竭尽全力勇,地方安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后擢太仆寺少卿,任岭南海北道道台,病逝官邸。

蔡昌勋(?—?)

蔡昌勋,福建闽县(今仓山区)藤山清泰境人,抗清义士。

蔡昌勋,蔡秋卿之子,清军南下进攻福建时,蔡昌勋集合地方义民,组织抗敌队伍,率领义军抵抗清兵,转战数日,不幸为清兵逮捕,他在临刑之日,慷慨激昂地赋诗寄志,从容就义,其妻陈氏亦投环而死。

郑暄(?—?)

郑暄,字鸿逵,号汉皋,福建闽县下渡(今仓山区下渡街道)人。明朝官员,南京户部主事、嘉兴知府、大理寺卿、应天巡抚、南明工部尚书、太子太保。

郑暄出生官吏世家,祖父关日休,明嘉靖举人,曾任海宁教喻,惠州司里。父元勋邑生。明天启四年(1624年),郑暄中举人。崇祯四年(1631年),成进士,授南京户部主事,后擢升员外郎。外放到嘉兴府为知府,以办事精练,广行惠政,为时人称道。他处理政务及时,断案英明,遇有托情说情者必严词拒绝,且晓之以理。他革除旧弊,修府学,建弘文馆,振兴文教。还疏竣域河,筑官堰,修桥梁,政绩斐然。深受当地民众拥戴,入祀名守六贤祠。数年后,升大理寺卿,又以都御史任应天巡抚。不久因明末农民起义,辞职回乡。

崇祯十二年(1639年),郑暄与周之夔、蔡秋卿等乡宦在藤山建乡贤祠,重兴社学。清顺治二年(1645年),明唐王朱聿键在福州立位,郑暄被召为工部尚书加封太子太保,与大学士黄道周、巡抚张肯堂等辅政。一年后清兵入闽,唐王被执,藤山社学被焚毁,郑暄忧郁卒于阊里。遗著有《昨非斋日纂》20卷,全书分为20类,皆治家处世格言,今传本行世。还著有《抚吴疏草》4卷,已佚。

郑霖溥(?—?)

郑霖溥,字则廉,号沛云,福建闽县(今仓山区)藤山下渡人,清朝官员。

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郑霖溥中举人,翌年成进士,授四川郫县知县。郫县为成都边邑,教育较落后,郑霖溥到任后,建立书院,还特聘侯官县名师魏秀仁到书院当主讲,使得全县学风大开。后来,郑霖溥历任井研、温江、新繁、中江等县知县,当他又调回郫县为知县,人民大喜,传呼郑青天又回来了。郑霖溥在县署内开设墨韵轩,作为经史研究的指导机构,定期召集书院生讲课,郑霖溥在公余也亲临赏析指导。两年后郑霖溥在郫县病逝,享年59岁。郫县百姓闻丧吊者塞路,史称“士林悲泣如丧其师,立碑颂美,祀名宦祠”。

罗丰禄(1848—1901)

罗丰禄,字谡臣,福建闽县(今仓山区)烟台山人,清朝著名外交家、教育家、翻译家。

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出生。父罗治宗曾任千总,驻扎泉州一带。罗丰禄自幼天资聪颖,学业优秀。同治五年(1866)秋,闽浙总督左宗棠在筹办船政局的同时开办求是堂艺局,罗丰禄应招入求是堂艺局任教师。翌年八月,驾驶专业班开学。丰禄边教学,边参加驾驶班学习驾驶。光绪元年(1875年),罗丰禄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毕业于船政学堂第一届驾驶班。

光绪三年,船政学堂派遣第一批留学生前往英国留学,罗丰禄作为翻译随往英国。一边从事翻译工作,一边入士官学校学习自然科学。回国第二年,获授同知并赏加四品衔。此后,罗丰禄作为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的幕僚,从事外交翻译工作。    光绪二十二年俄皇尼古拉二世举行加冕典礼,指名要李鸿章参加,罗丰禄作为翻译随同前往。此后,罗丰禄还随李鸿章到英、德、法、美四国访问。在德国柏林访问时,德国宰相俾士麦对罗丰禄十分赞赏,送给他一帧亲手签名的相片。光绪二十三年,罗丰禄出使英国并兼任驻意大利、比利时两国的大臣。由于他为发展中英两国的关系卓著辛劳,英国皇室授予他骑士爵位。光绪二十七年七月罗丰禄任满回国,旋调任驻俄国大臣。尚未启程即鼻癌发作,未及赴任而病逝,终年53岁。罗丰禄译有《海外名贤事略》、《贝斯福游华笔记》。

许金訇(1865—1929)

许金訇,女,福建闽县(今仓山区)人。清末民初福建名医、医学教育家。

清同治四年(1865年)十二月初五日,许金訇生于福州南台岛(今仓山区)一个基督教家庭。

许金訇是福建第一个不缠足的小姐。到入学年龄,她先进教会办的寄宿学校就读,后又到福州妇科医院学习,得到医院负责人特拉斯克医生的赏识,安排其赴美留学。光绪十年(1884)秋,许金訇到美国俄亥俄州威斯利安大学学习,是福建省第一位出国留学的女学生。光绪十四年秋,许金訇毕业后又进费城女医学院学习。

光绪二十一年,许金訇结束在美国留学回到福州,到南台岛妇幼医院工作。光绪二十五年,又被任命到福州城内负责基督教医院工作,除诊治病人又培养医科学生,使这个小医院成为福建第一所医学院。第一个取得这个医院毕业证书的是她的妹妹许淑訇。宣统二年(1910),美国俄亥俄州威斯利安大学特别授予她理科硕士学位,以表彰她在中国工作所取得辉煌成就。民国18年(1929)许金訇在新加坡病逝,享年64岁。

武林吉(?—1919)

武林吉(FranklinOhlinger)号迪庵,美国基督教传教士、教育家、报人。

武林吉曾获神学博士学位。同治九年(1870),武林吉来福州藤山(今仓山区)传教。同治十一年他创办福音书院和培元书院,任主理(校长)。同治十三年他倡办《郇山使者》(月刊)报,是福州最早的中文报刊,聘黄乃裳主持。

光绪六年(1880)武林吉又倡办福州鹤龄英华书院,并担任主理。他引进美国中学的部分教科书,讲授数、理、化等科学知识,开福建近代科学教育的先河。光绪十一年武林吉回美国,民国8年(1919)逝世。

万拔文(?—?)

万拔文(W.S.P.Walsh),英国基督教传教士、教育家。

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万拔文受英国都柏林大学福建布道会会督贝嘉德的派遣,来到福州仓前山,主持真学书院和广学书院,兼任英文班的教学工作。

光绪三十四年英国基督教会在仓前山创办的广学书院、桥南等两小学、圣马可书院等都迁入新建的校址(今福州外国语学校内),实行统一的管理,由万拔文任总理。在万拔文主持下,学校得到较快的发展,学生人数不断增加,教学水平也比较高。民国8年(1919年),万拔文离职。民国10年该校正式定名为“三一书院”(今福州市外国语学校)。

程吕底亚(?—?)

程吕底亚(LydiaTrimble),女,美国基督教传教士、教育家。

清光绪三十年(1904),程吕底亚参加基督教美以美会在美国洛杉矶召开的常会,在会上她呼吁在中国南方建立一所女子学院。会议决定在福州创办女子学院,由程吕底亚等3人组成筹备委员会。

光绪三十四年福州华南女子大学预科班成立时,程吕底亚为校长,校址设在仓前山倪厝弄。民国11年(1922),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理事部批准华南女子大学在该校注册,允许美国大学资格规定,给毕业生以学士学位。毕业生赴美国留学,享有美国大学生的同等待遇。

民国14年程吕底亚以年岁大为由辞去校长职务,回美国定居。

郑宗洛(1878—1959)

郑宗洛,福建闽县(今福州市)高湖乡人,福州现代名医。

清光绪四年(1878),郑宗洛生于高湖。早年随义序乡黄紫庭学医,尽得所传,曾开业于仓前山下藤路,与名医林心斋齐名。宗洛治病善以平淡之方得到奇效,病家十分信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福建省中医药学术研究委员会委员,福州市第二联合医院院长,著有《气化论》。

林斯琛(1870—1924)

林斯琛,又名祥庆,字温如,仓山区林浦人。广州起义生还义士、福建辛亥革命主要领导者之一、名医。

林斯琛,幼年时随陈觉生苦读经史,十五岁改习中医,拜周翊西为师。林斯琛勤学医书,精通脉理,于光绪二十年(1894年)移居藤山清安境(今仓山区下渡街道)开业行医,颇有名望。

甲午战争,中国惨败,清政府割地赔款,丧权辱国,林斯琛悲愤难抑,反清复明之志愈加坚定。光绪二十六年,林斯琛加入福州反清复明的会党组织——复明山堂,任“圣贤”,并负责联络其他反清会党。他利用看病救人的便利,深入发动群众,形成一批反清中坚力量。光绪二十八年底,林斯琛等人联合其他会党组织,创办统一的“共和山堂”,林斯琛为副龙头。光绪三十年,林斯琛与郑权、郑祖荫等人,在仓山下渡十锦祠成立藤山文明社,作为共和山堂的机关,以阅书社为名义,暗中组织革命力量。第二年,在仓山巷下路冯巷铺古榕书院成立“汉族独立会”,作为革命党人的核心机构。为开展活动,林斯琛利用自己的威望,联络了一批爱心乡绅,在书院内成立“公益社”,以发展地方公益事业为掩护,组织和宣传革命。光绪三十二年中国同盟会福建支会成立,全体汉族独立会会员由林斯琛主盟加入同盟会,斯琛任总干事。是年为丙午年,林斯琛等人设“丙午俱乐部”作为同盟会的活动地点。光绪三十四年,林斯琛等人以桥南公益社为名,正式向清政府立案,对外以发展体育、查禁鸦片和义务救火等公益事业为掩护,暗中联络同志,发展力量。此后,林斯琛放弃行医,坐镇其中,筹划革命。

宣统三年(1911年),孙中山决定在广州举行武装起义,林觉民回福州秘密传达,福建同盟会积极响应。林斯琛遂与林觉民、刘元栋等带领20余人赴广州参加起义,不幸起义失败,林斯琛脱险生还。嗣后,他前往上海、武昌、汉口与同盟会领导人陈其美等联络,准备响应武昌起义。农历九月十一日,林斯琛偕同林晓等携带炸药返回福州,准备自行制造武器。十六日,林斯琛等同盟会领导人在仓前山白泉庵召开军事会议,研究武装起义计划,决定争取新军第十镇统制孙道仁参加起义。接着,郑祖荫、林斯琛等人在魁歧船上同孙道仁谈判,争取孙道仁加入同盟会,参加起义,林斯琛负责起义的联络工作。十八日晚,福州举义,二十日成功后成立闽都督府,下设参事员会,林斯琛任参事员。后参事员会改组为政务院,林斯琛任副院长。

民国元年(1912年)清帝退位,林斯琛认为革命已经成功,向临时大总统孙中山提出辞职,孙中山复电慰留。4月中旬,孙中山路过福州,到桥南公益社看望同盟会众人,与林斯琛等人合影留念,并为公益社亲书“独立厅”3字匾额存念。不久,林斯琛改任全省盐政督办。民国6年,福建政权被北洋军阀李厚基控制,林斯琛赴广州参加革命活动。民国8年他随靖国军进入福建诏安,管理盐政。翌年到广州任大元帅府参议。民国11年,许崇智率北伐军入闽,驱逐李厚基,由国民党人林森任福建省省长。林斯琛回到福州,仍襄理盐政。两个月后,林森去职,林斯琛也离职返乡,继续行医,曾发起组织福建省中医学会,被推为会长。民国13年斯琛病逝,享年55岁。

蔡人奇(1872—1951)

蔡人奇,原名毅,字天寄,福建闽县(今仓山区)烟台山人。福建辛亥革命主要领导人之一、名医。

清同治十一年(1872),蔡人奇生于仓山下渡小岭的一个中医世家。蔡人奇幼承家训,既通儒又习医,曾中秀才。此时清廷不断割地赔款,蔡人奇愤恨不已,无意仕进,渐生反清之专。

光绪二十八年(1902)春,江南水师学堂学生郑权回到福州,走访郑祖荫、蔡人奇,志趣相投,相谈甚欢,认为欲振兴民族,需先“开通风气,疏通民智”。于是组织益闻社,设阅报所,暗中宣传反清革命思想。光绪二十九年,蔡人奇在上海参加“旅沪福建学生会”。此时日本妄图变福建为其殖民地,旅沪福建学生会成员四处深入调查,蔡人奇把各人的调查情况汇总,进行深入分析,编辑成《闽警》一书,揭露日本人阴谋侵略的狼子野心。此书出版后,激发福建爱国志士的反清反日斗志。日本台湾总督儿玉源太郎读后,惊恐万分,说:“日本秘密图华计划,尽被《闽警》揭露,谁说中国无人才!”光绪三十年,蔡人奇随大部分福建学生会会员一道加入中国同盟会。不久,蔡人奇赴日本学习政法,辛亥革命前回到上海。

宣统三年(1911)辛亥革命爆发后,蔡人奇赴镇江协助林述庆发动起义。镇江起义成功后,林述庆被推为总督,不久率镇军会攻江宁(今南京),蔡人奇协助镇江军政使郑权留守镇江。民国元年(1912),林述庆受制于各方反对势力,被迫下野,蔡人奇回福建,先后在厦门中学、福州三明中学任教,兼行医。

民国20年,高润生、肖乾中等在南台创建“私立福建中医专门学校”,蔡人奇任校长。任上,勤勉有加,还曾编著《妇科讲义》作为教材。他在学校中主编《医铎》杂志,号召中医学者钻研祖国医学,培养中医精英。同时,他还担任福建国医分馆副馆长。

民国25年,蔡人奇以年老辞职,在家乡下渡郑厝祠开设中医诊所,并在巷头街福记中药店挂牌设诊。他对贫苦群众免费施诊,深受群众好评。蔡人奇文才出众,他利用业余时间,撰写《藤山志》,该志重点记述民国时期仓山的历史和仓山民众对辛亥革命的贡献。志书于民国38年付印刊行,是研究仓山历史的珍贵史料。他在晚年仍十分热心地方公益事业,曾被选为藤山救火会监事长。1951年11月蔡人奇病逝,享年79岁。

郑祖荫(1872—1944)

郑祖荫,字兰荪,福建闽县(今仓山区)烟台山人。福建辛亥革命领导者之一。

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郑祖荫生于仓前山龙潭角一个中医世家,父亲开草药店,早逝。郑祖荫幼孤家贫,发奋苦读,曾应侯官童子试,名列第一。笃爱绿竹,居所名“种竹山房”。

甲午战败,国内变法图存之声日强,郑祖荫深受影响,认定中国急需革故鼎新,为此必先开通民智,振作士气。维新变法失败后,郑祖荫对清廷深感失望,反清之心愈加坚定,决定联合反清志士,推翻清朝腐败统治。

光绪二十八年至光绪三十年,郑祖荫先后参加益闻社、共和山堂和文明社等革命团体。光绪三十一年,福州革命党人成立“汉族独立会”,郑祖荫任副会长,光绪三十二年任代会长。同年夏天,在汉族独立会基础上成立中国同盟会福建支会,郑祖荫任会长,设“丙午俱乐部”作为同盟会的活动地点。光绪三十四年,郑祖荫等人正式向清政府申请成立“桥南公益社”,以此作为公开团体以掩护革命。

宣统三年(1911)。广州起义失败,革命同志捐躯,郑祖荫立志复仇,即派林晓、林斯琛等人潜赴长江一带联络同志,以图再举。农历九月十八日,福州同盟会起义,二十日起义成功。郑祖荫任都督府参事会参事员。不久参事会改为政务院,郑祖荫任政务院副院长。

民国元年(1912年)1月28日南京临时参议院成立,郑祖荫为福建省参议员。3月,袁世凯任临时大总统,参议院也于4月迁往北京。郑祖荫对国会中各派势力纷争深为不满,离京赴天津,发电给在京全体议员,痛陈祖国处在风雨飘摇中,同志要有同舟共济之谊,但未见成效,愤而返闽,任都督府秘书长。

民国2年7月,革命党人发动“二次革命”,郑祖荫全力参与,失败后被捕。不久,获释。民国6年,郑祖荫赴广东出任靖国军总指挥部秘书。民国9年,郑祖荫受林森邀请到广州任护法非常会议秘书厅秘书。他时常去凭吊黄花岗烈士,诸多感慨,著有《佗城百咏》。

民国11年,许崇智率北伐军入闽,郑祖荫任省公署秘书。民国23年郑祖荫任国民党福建省党部执行委员,因对政府失望,转而从事文化教育事业,历任福州光复初级中学校长、中国文化协会福建分会副评议长、福建省三民主义教育促进会干事等职务。

抗日战争爆发后,郑祖荫兼任福建省社会军事训练委员会指导员。民国28年5月,福建省临时参议会在永安成立,郑祖荫当选为参议员,并被国民政府行政院选为省议长。

民国32年7月,第二届临时参议会成立,郑祖荫连任议长。他看到国难深重,抑郁寡欢,不久卧病。民国33年11月,祖荫在永泰病逝。享年73岁。

黄展云(1875—1938)

黄展云,字鲁贻,福建闽清县人,福建辛亥革命领导者之一、教育家。

黄展云先世迁居侯官县(今福州市鼓楼区)三牧坊,清光绪元年(1875年)生。黄展云18岁中秀才,光绪二十二年得廪生。光绪二十五年与方声涛等人在城内文儒坊葛氏祠创办福州蒙学堂,内设高等1班,小学2班,既授汉文,又授政治、哲学和科学知识,还邀请社会名人来学堂讲演国内外形势,激发学生爱国思想。在他主持下蒙学堂成绩卓著,享有盛名。光绪二十八年扩大为侯官县两等小学堂,校图书馆内增添《苏报》、《民权报》、《法兰西革命史》、《波兰亡国史》等革命书报,还组织励志社,吸收进步青年加入,培养一批革命骨干。

光绪三十一年,黄展云加入“汉族独立会”,翌年加入同盟会,后赴日留学,考入早稻田大学师范系。光绪三十四年秋,他回到福州,迁居仓前山对湖中庐,主持益闻阅报社(实为革命党人机关之一),后在同盟会福建支会中任文书工作。

宣统三年(1911),武昌起义爆发,黄展云为都督府拟就成立宣言与章程。福建起义时,他参加于山战役,并起草劝满投降书。福州起义成功后,黄展云任教育部长,后改司长,并创办《福建民报》。

民国2年(1913),南方革命党人举行讨袁的“二次革命”,黄展云等人劝福建都督孙道仁响应,宣布福建独立。“二次革命”失败后,黄展云被捕入狱,获释后被迫逃往日本。

民国3年,黄展云在日本参加国民党,任孙中山秘书。民国8年,他奉孙中山之命回福州,任国民党福建支部长,并创办《福建新报》。不久,黄展云被李厚基逮捕下狱。黄展云获释后赴上海,与方声涛等组织“福建自治促进会”。不久回闽,收编各地民军,组织自治军。民国11年,黄展云被推为自治军总指挥,配合北伐。同年10月北伐军许崇智部入闽,驱逐李厚基,11月黄展云任福建盐运使。但不久福建又为北洋军阀所控制,黄展云离职赴沪。

民国14年春,黄展云回福州在仓前山创办中学,宣传革命。3月孙中山逝世,他异常悲痛。在4月12日孙中山追悼会上致悼词,并散发驱逐福建督办周荫人的传单,被周荫人逮捕。民国15年12月,北伐军进入福州。黄展云出狱,着手建立国民党福州市党部。其后福建政务委员会成立,黄展云任常委兼教育科长,先后在福州台江筹办平民小学,在仓山兴办独青小学。    后来,黄展云出任为国民党省党部代主任,他在拥蒋的同时,对某些共产党员持有同情态度,曾救出中共福州特委部长陈应中等人。后任福建农工厅厅长,他试图建设新式的农村,选择长乐县营前乡为模范村。他亲率大批人下乡,创办学校,清理丁粮,设立银行,建立民团,希望能建立一个廉洁的村政府,作为全省的模范村,但只试办几个月,就被撤去厅长职务,并遭通缉,被迫避居上海。民国19年回到福州,就任营前村村长,实习各项村政建设。他编写《营前模范村概况》,极力宣传村治,作为建设中国的基础,但终为国民党当局所不容。不久,模范村夭折。

民国21年10月,黄展云前往南京,任全国侨务委员会委员。抗战初期,黄展云从南京往重庆。民国27年到武汉,经中共长江局青委李庚介绍与中共长江局联系,要求新四军派遣一些共产党员与他返福建组织抗日武装力量,因突发重病未能如愿,同年7月在汉口病逝,享年64岁。民国37年8月南京国民政府为他补行公葬典礼,藤山民众亦在仓前山梅坞建立“鲁贻纪念馆”来纪念他。

郑权(1878—1939)

郑权,字仲劲,福建闽县烟台山(今仓山区)人。福建辛亥革命主要领导人之一。

清光绪四年(1878),郑权生于仓前山美敦。光绪二十七年,郑权考入江南水师学堂。

光绪二十八年,郑权在南京组织“知耻学社”,研讨革命救国。同年春,郑权携带有关革命书报回福州,与郑祖荫、蔡人奇等商议“开通风气”等问题。他们于二月二十七日在仓前山小岭朱子祠,以祭孔为名,召开演说会。郑权在会上以自己所著的《瓜分惨祸预言记》、《福建之存亡》等进行演说,听者惊醒、振奋。接着,郑权与郑祖荫等人组织益闻社,设阅报所于古榕书院内。不久,郑权回校续学。

光绪二十九年春,郑权参加旨在反清的“旅沪福建学生会”。并同江南水师学堂的同学一起,成立“阅报书社”,联络南京各学堂学生,参加拒俄运动,并计划起义。事为江南水师学堂总办方硕甫侦知,追查此事。于是阅报书社的骨干分子分散隐蔽,郑权辍学回福州。到“侯官两等小学堂”任教,在学校中宣传革命,并加入反清团体“共和山堂”。

光绪三十年,郑权与郑祖荫、林斯琛等人在仓前山下渡十锦祠成立藤山文明社。翌年夏,郑权等人召集青年学生在仓前山益闻学堂内召开大会,成立福建学生联合会,郑权登台演说,公开宣传革命宗旨。会后,郑权、郑祖荫等人倡议,定期举行学生联合会代表与共和山堂负责人联谊会,以扩大革命力量。为福建藩司周莲侦知,大肆搜捕革命领导人,郑权避往厦门。不久,他们先后回福州,在仓前山古榕书院成立“汉族独立会”,作为革命党人的核心机构,推郑权任会长。为开展活动,郑权等联络社会上一些热心公益事业的乡绅,在古榕书院成立公益社,以发展地方公益事业为掩护,组织和宣传革命。

宣统元年(1909)秋,同盟会南方支部成立,加紧筹划广州新军起义,郑权受命到广东汕头与许雪秋会晤,共商起义计划。他刚到厦门,即被周莲侦知,通饬严缉,郑权只好避往上海,在育才学校任教。翌年转聘于吴淞中学任教。宣统三年,广州黄花岗起义失败,福建省部分革命党人遇难,郑权十分悲痛,立为死难烈士复仇,遂与江南一带革命同志秘密联络。翌年武昌起义后,郑权前往镇江,协助新军三十六标统林述庆,联络新军官兵在京岘山起义。林述庆被推为军政府都督,郑权任军政府军政使。林述庆率镇军与浙、沪军会攻江宁(南京),郑权受命留守镇江。民国元年(1912)1月,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在林述庆弃职后,郑权也退居上海,任《民国新闻》编辑,兼任中国公学教员。

民国6年7月,郑权奔赴广州追随孙中山,任众议院秘书,不久改任大元帅府参议。民国15年郑权随同国民革命军入闽,任平潭县知事。民国19年调到国民党中央党部党史史料编纂委员会工作,后任国民党党史史料委员会委员。抗日战争爆发后,郑权随南京政府撤退到重庆。民国28年5月,郑权在重庆病逝,享年61岁。

史家麟(1882—1953)

史家麟,福建闽县(今仓山区)人,辛亥革命志士。

史家麟,生于清光绪八年(1882年),祖父经商。7岁时父亲去世,

家道中落,14岁入鹤龄英华书院就读,光绪二十八年考入上海江海关工作。

光绪二十九年,史家麟在上海与林森等人共同组织成立“旅沪福建学生会”。此后,他参加了该会进行的收回福建邵武、建宁、汀江三府的矿产开采权、抵制美货、反对美国虐待华侨、以及反对“割闽易辽”等爱国运动。

宣统元年(1909),史家麟由宋教仁介绍参加中国同盟会,他参与组织商团武装,进行军事训练,准备武装起义。

宣统三年,中国同盟会中部总会在上海成立,史家麟从事联络海陆军中革命志士的工作。武昌起义爆发后,上海的同盟会和光复会联合响应起义。11月3日,同盟会首领陈其美率商团攻打上海江南制造局,不幸被捕。革命党人急忙发动沪军营、巡警、商团等漏夜围攻制造局。史家麟率部分商团逾墙进入制造局,在制造局工人内应下,解救了陈其美。第二天晨,革命军攻占江南制造局,上海起义成功。

福州起义成功后,史家麟应福建都督孙道仁电邀,回福州任福州海关(常关)关长,并协助军政府筹集粮饷,整顿财政。

民国元年(1912)以后,他历任涵江、铜山、泉州海关(常关)关长、厦门常关关长兼交涉署科长。民国3年,他愤于袁世凯独裁,由许春草介绍加入国民党,从事联络海军参加反袁救国斗争的工作。民国6年史家麟调任广州海关监督府会办,参加孙中山领导的护法运动。民国7年以后,他历任北京财政部部员、多伦海关监督、江苏卷烟统税局局长、上海卷烟委员会委员、福建糖酒局局长。

民国20年至33年,史家麟先后任福建省财政厅厅长和福建税务管理局副局长。史家麟也重视家乡建设,他监修福州万寿、江南两桥,便利交通,还担任过福建学院,英华、光复、三山、开智等中学,以及独青小学、仓山中心国民学校的董事长、董事、学董等职务。

民国33年5月,福州市临时参议会成立,史家麟被推为议长,翌年6月,继任福州市参议会议长。民国36年,蒋介石发动“勘乱”,史家麟被指定担任“福州市勘乱建国动员委员会”主任,史家麟不满蒋介石发动反共反人民内战,坚辞不就。

民国38年3月,蒋介石反动政权面临全线崩溃,省参议院在议长丁超五主持下通过“彻底扫除和平障碍、以利和平进行案”,反对蒋介石的反动统治。史家麟也领导市参议会起而响应,通电要求政府停止征兵、征粮。福州解放时,他与萨镇冰、丁超五等人协助人民政府维持地方秩序。

1950年1月,史家麟加入民革福州市委员会。同年10月,出席福建省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历任福州市第一、二、三届人民代表。1953年6月,史家麟病逝,终年71岁。

方应团(1880—1948)

方应团,号团庐,福建闽县(今仓山区)人。广州起义生还义士、福建辛亥革命功臣。

清光绪六年(1880年)十二月,方应团生于仓前山上渡一位工人之前。方应团13岁到外洋轮船当童工,后为船员。随轮船往返于广州、香港、南洋群岛等地。

方应团在轮船上结识孙中山,在孙中山的启迪下参加革命。光绪三十二年由林斯琛介绍加入同盟会。宣统三年(1911)春,福建革命党人准备参加广州起义,方应团能讲广东话,对海路和广州等路径熟悉,决定由他带路。三月二十九日(公历4月27日)下午,黄兴率领“先锋队”攻打两广总督署,不幸失败,方应团手臂受伤,血染上衣,即避到居民家中包扎伤口更换衣服,出城避往香港,伤愈后才返福州。

在福州起义中,方应团与杨琦率领民团义勇队(土木工人)参加于山战斗。起义成功后,方应团历任竹岐关监督、省财政部税务局局长等职。民国15年(1926)他与王子俊、陈金狮等人创建上渡救火会并任会长。民国30年,日本飞机在福州轰炸,一片片房屋顿时变成火海,方应团毅然率领救火援丁冲过日军封锁线,奔向火海指挥灭火,深受民众赞誉。民国37年5月病逝,享年69岁。

刘元栋(1884—1911)

刘元栋,字钟群,福建闽县(今仓山区)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

清光绪十年(1884)生,刘元栋父亲刘炜阳在仓前街开一家小酱店,家境稍好些,这使得元栋仅读几年私塾。

刘元栋身强力壮,善拳术。光绪二十六年,参加反清复明的会党组织——复明山堂,与林斯琛等人结为挚友。光绪二十八年底,元栋加入共和山堂,并成为骨干分子。光绪三十年,参加共和山堂领导人设立的藤山文明社。

光绪三十一年夏,藤山文明社被政府勒令解散,刘元栋潜往祖籍长乐,发动群众,以图再举。不久,刘元栋等共和山堂骨干分子陆续回福州,在仓山巷下街冯巷古榕书院成立“汉族独立会”,刘元栋负责安全和吸收会员的工作。他多次只身前往荒僻乡村联合会党,每遇会员困难,多解囊相助,甚至脱衣典当,亦毫不介意,被称为“慷慨刘先生”,远近知名。

光绪三十四年,公益社迁往梅坞,以桥南公益社名义向清政府立案,对外以发展体育、查禁鸦片和义务救火等公益事业为掩护。刘元栋素来见义勇为,被推为救火会会长。他不负众望,搬入救火会居住,走街串巷向群众宣传救火措施。每逢火警,他立即带人赶赴火场,指挥灭火,深获拥戴。他暗中组织一批革命力量,偷制枪支和炸弹,准备武装斗争。

宣统三年(1911),孙中山决定在广州举行武装起义,林觉民回到福州秘密召集革命志士前往广州参加起义。刘元栋得知后,立即去找林觉民,对他说:“吾党亦有今日耶,予所部皆能明大义,必可用,当率前往。”他四处奔波联络福州各地的革命同志和自己的部属,参加起义。农历三月十九日,刘元栋等人带领第一批20余人乘船前往香港。二十九日,他们潜入广州,在小东营集合处,编为第一路,下午5时半,刘元栋率部在黄兴带领下,向两广总督署发起攻击。他一马当先,奔抵署衙。守门士兵及卫队负隅反抗,刘元栋奋不顾身左冲右杀,迫使敌人弃枪投降,众人得以冲入内衙。在得知总督张鸣岐潜逃后,刘元栋又率部转攻督练公所。快速挺进到东辕门,遇水师提督李准的大队清兵,刘元栋不顾我众人寡,毫不畏惧,奋勇向前。奋战中,刘元栋头部中弹,血流满面,倒在地上。战友们连忙上前抢救,他已奄奄一息,以微弱的声音对诸友说:“吾死志也,不足悲;去图大志,勿念吾也。”说罢壮烈牺牲,时年27岁。

刘元栋遗体后来葬在广州黄花岗,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

王起焯(1873—1949)

王起焯,字蔼卢,号狷公,福建闽县(今仓山区)人。广州起义生还义士、福建辛亥革命主要领导人之一。

清同治十二年(1873)三月十八日,王起焯生于仓前山下藤路。30岁考中闽县第四名秀才。

清末政治日趋腐败,王起焯萌生反清之心,遂放弃科举,加入革命团体,与林森、方声涛、史家麟、郑祖荫等人开展反清革命活动。曾参加创办益闻学堂、福建学生联合会。曾参加黄花冈起义。

宣统三年(1911)福州光复,王起焯任闽都督府秘书长。清帝退位后,他或断或续地任林森秘书,民国8年回家设私塾教学,1949年8月17日病逝,享年76岁。

王兆培(1890—1989)

王兆培,福建漳浦人。福建辛亥革命骨干、名医。

清光绪十六年(1890),王兆培生于漳州一个武官家庭。家境良好,6岁即入私塾,后就学于漳州中西学堂和漳州府中学堂。

光绪三十二年,王兆培赴厦门就读于鼓浪屿救世医院医学专门学校。翌年,王兆培加入中国同盟会。他在医院组织“自立会”进行反清革命活动。翌年,当地清政府查缉革命党人,王兆培避赴台湾,到总督府医学校习医,暗中联络革命同志。宣统二年(1910)奉命创建同盟会台湾分会,两年内发展会员71人。

宣统三年武昌起义爆发后,王兆培回到漳州,与陈寿西等人共同组织学生军,协助革命党人起义。十一月十一日漳州起义成功,王兆培参加漳州议事会。民国元年(1912)3月,他以公费生资格赴日本,进东京慈惠医学专门学校学习,被选为福建留日学生会会长。这期间他结识了孙中山,于民国3年加入国民党。民国5年4月,王兆培毕业,先后在东京慈惠医院、帝大医院担任医师。

民国7年,王兆培从日本回国,定居福州仓山陶园街(今公园路30号),在福州清乡处任医师。翌年,“五四”爱国运动爆发,福州学生上街参加反帝、反军阀的示威游行,遭到李厚基的镇压,王兆培以收留医治为名掩护学生,而被撤去清乡处医师职务。去职后,王兆培和妻子黄则瑜在家中开设兆培医院。当时社会上新法接生的人才缺乏,许多妇女死于分娩,遂在医院设立产科讲习所,无偿培养助产士,至抗战前夕,因局势动乱而停办。

民国11年,霍乱蔓延,仓山地区也有许多人染病身亡。王兆培在医院内设立施诊部,为民众免费注射防疫针,并在夏天施茶,宣传卫生常识,有效地控制了仓山地区时疫蔓延。

民国16年底,王兆培兼任福州戒烟医院院长。民国21年,王兆培与王灼祖、陈光桦等人组织福州市医师公会,并联任第一、二、三届理事长。民国22年,为了方便城内居民就诊,王兆培在肃威路设城内分诊所,每天下午门诊,贫不计资,深受赞誉。

抗日战争爆发后,王兆培积极参加抗日活动,担任福州防护团副团长,组织抢救因日机轰炸而受伤的群众。

民国29年,福州地方法院聘他兼任法医,任职期间他受理大小案件500余件,为不少受害者伸冤,福建医学院也聘他为法医学教授。民国30年,福州第一次沦陷,维持会长林赤民邀他任卫生局长,王兆培严词拒绝,佯病卧床。民国32年,他与王灼祖、陈光桦等人利用日本博爱医院旧址,成立合组医院,方便台江市民就医。翌年,福州第二次沦陷,王兆培到永泰避难,生活非常清苦,他仍对抗日游击队员和负伤群众实行免费治疗,并积极支持3个儿子就地从军,参加抗日战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王兆培当选为福州市人民代表。1952年起,他放弃了个人行医,任大众医院院长。1957年改任市红十字会副会长。1962年后,王兆培连续担任第三、四、五届政协福州市委员会副主席,并任福建省政协委员及常委。1980年当选为市人大副主任。同年又被选为省民革副主委,还担任民革中央顾问、监委等职。1989年9月17日,王兆培在福州病逝,享年100岁。

王灼祖(1892—1983)

王灼祖,又名元杰、逸静,福建仙游县人。一代名医。

清光绪十八年(1892),王灼祖生于一个中医世家。他12岁到福州求学,先后就学于福建高等学堂、北京协和大学医科、山东齐鲁大学医科。民国12年(1923年)回到福州,在仓前山的塔亭医院任医师。民国14年2月赴美国实习、参观,8月回国。

民国15年1月,王灼祖在仓前山对湖家中开办灼祖医院,开始个体行医。翌年2月,在台江隆平路开办分诊所。民国21年,王灼祖与王兆培等人组织福州市医师公会。民国31年,福州时疫流行,而省立医院因抗战迁离福州。为救百姓,王灼祖奔走呼号,参与集资开办“时疫医院”,并出任院长,收容病人就医。因医院初创资金困难,灼祖自愿义务工作,当时福州鼠疫流行,死者不计其数,王灼祖不顾个人安危,以带扎裤脚袖口,穿长靴,戴手套,深入病人家中抢救。翌年10月“时疫医院”改称“合组医院”,灼祖仍任院长。两年后,灼祖辞职,回仓前山对湖恢复灼祖医院。

1951年10月,王灼祖放弃个体行医,任小桥区第四联合诊所医师。同年,被选为福州市人民代表,历任福州市人民政府委员、福州市卫生局副局长、福州市红十字会副会长、福建省卫生厅副厅长、福建省中医药学学术研究委员会副主任、福建省红十字会首任副主任。1983年1月,王灼祖在上海病逝,享年90岁。

卢月波(1894—1983)

卢月波,福建闽县(今仓山区)人。辛亥革命志士、五四运动积极分子。

清光绪二十年(1894),卢月波生于仓前山三叉街一个店员家庭,光绪二十七年入私塾,光绪三十一年转入福州市益闻小学就读。宣统元年(1909)入福州鹤龄英华书院学习。同年加入革命党人组织的桥南体育会,为武装起义推翻清朝做准备。

宣统三年(1911)九月中旬,福建同盟会决定响应武昌起义,举行福州起义。九月十八日晚,卢月波背着父母,自愿报名参加学生炸弹队,进城协同革命军战斗。起义成功后,卢月波仍回英华书院续学,毕业后考入北京税务专门学校。在京就学期间,参加了“五四”运动,他与北京高校学生一道示威游行,怒烧卖国贼曹汝霖的住宅。

民国8年夏,从学校毕业的卢月波分到海关就职。民国17年,调到闽东三都澳海关任职。任内,组织海关内华人成立“三都海关华人联合会”,使华人在海关内的地位有所提高。民国20年,卢月波调任上海江海关帮办,卢月波参加了一系列抗日救亡活动。民国26年8月,日军进攻上海,卢月波参加上海海关抗日后援会工作,带领全家日夜赶作征衣支援前方将士,还捐献出家中保存多年的银杯、银盾等十几件值钱的东西支援抗日,并四处为抗日募捐。同年10月,他调任福建泉州海关税务司。时福建各口岸被日本海军封锁,卢月波奉命开辟泉州同香港的通商业务,组织商民同日军展开反封锁斗争,成绩显著,于民国30年被提升为闽海关副税务司、代理税务司,负责全省的海关工作。民国35年,卢月波调任香港九龙海关税务司。民国37年退休。

新中国成立后,卢月波从九龙绕道上海,于年底回到福州,历任福州市政协第三、四、五届委员会委员。1983年12月,卢月波病逝。享年90岁。

陈芝美(1896—1972)

陈芝美,福建古田人,著名教育家。

陈芝美生于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光绪三十四年进教会办的福州鹤龄英华书院就读。毕业后任福州协和道学院英语教师。翌年,赴美国康乃尔大学留学。民国7年,获学士学位后回到福州,受聘于福州基督教青年会任学生部主任干事。民国10年,到厦门大学教育系任教。任教期间,美国康乃尔大学授予他荣誉博士学位。

民国16年底,陈芝美出任英华书院院长。他赞成政府收回教育权的正义主张,支持重新组织校董事会,向省教育厅申请立案。民国18年秋,省教育厅批准英华中学立案。 陈芝美担任校长后,决心把英华中学办成第一流的中学。他聘名师、请外教、严管理,使英华中学70%的毕业生考入大学,优秀的毕业生还可免试进入当时名牌的燕京大学深造。 英华中学是美国基督教会办的学校,但陈芝美不用神学来压制科学,更不允许军事教官背着学校开黑名单,当进步学生遭到迫害时,他还尽力予以保护,因此英华中学的中共地下党活动一直比较活跃。陈芝美在担任英华校长期间,还兼任福建基督教教育协会会长、福州华南女子文理学院董事长、福建协和大学副董事长、福建省防治麻疯协会会长等职务。民国37年辞去校长职务。翌年春,陈芝美任卫理公会华南区教育委员会总干事、福州卫理公会总干事等职务。    新中国成立后,陈芝美曾任福州市第一届基督教三自革新爱国运动委员会主席。他当选为福州市人大代表和福建省人大代表和福州市政协和福建省政协常委、省政协宗教工作组组长等职务。1961年,他摘掉右派帽子,任福州市政协委员。“反右”与“文革”期间惨遭迫害,1972年病逝。1979年中共福建省委统战部为陈芝美恢复名誉。

王世静(1897—1983)

王世静,女,福建闽县人。著名教育家。

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生于名门望族。祖父王仁堪是光绪三年状元。民国3年(1914),王世静入华英女子学堂学习,两年后赴美,先后就读美国晨边学院、密执安大学,获硕士学位。民国12年回国,在厦门大学执教。翌年应母校之召,回到华南女子学校任教。

民国16年,我国人民展开反对帝国主义文化侵略、收回教育权运动,华南女校外籍校长辞职。翌年,董事会决定聘请王世静为校长。王世静上任后,致力于争取国民政府对学校的承认。民国20年10月向中央教育部提出申请。民国22年获准以“华南女子文理学院”临时立案。翌年6月又获准永久立案。在争取学校立案的同时,王世静积极引进在美国获得硕士、博士的校友回校工作,加强华人师资力量,提高教学质量。民国23年9月,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承认该校具有文学士、理学士两个学位的授予权。 抗日战争爆发后,华南女子文理学院于民国27年6月内迁南平。王世静领导师生克服种种困难,坚持办学。民国35年1月迁回福州复课。民国36年初,波士顿大学授予王世静荣誉博士奖状。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王世静领导师生坚持正常教学,对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必要的改革。1951年2月16日,福州协和大学和华南女子文理学院两校合并,成立福州大学,王世静任副主任委员。1952年,福州大学与福建师专合并成立福建师范学院,王世静退任图书馆馆长。王世静还担任福建省人民政府参事室参事,也是省政协第一、二、三、四届常委。

1958年8月,王世静退休回家养病。1983年9月病逝,享年87岁。

林英藩(1901—1974)

林英藩,字见楼,人称森元英,又称英英,名医。

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林英藩生于福州市郊后坂乡中医世家,祖辈五代行医。林英藩6岁起即在父亲严督下学习经史,13岁起从父学医。

林英潘20岁开始独自行医,屡屡妙手回春,“森元英”医名初扬。林英藩毫不满足,继续攻读祖传医书医案,医术大长,门庭若市。

1956年,林英藩从后坂乡到仓山区行医,与郑孙谋等人在仓山下渡共同组建福州市第一联合医院,1958年改名为仓山区中心医院,即今仓山区医院。

难能可贵的是,林英藩打破“林家饭碗不可外传”的祖训家规,将祖传的《伤寒》、《金匮》、《六经辩证》、《六经运用治疗》等医籍贡献给省卫生部门出版。后来,他又将家传单验方3集和一部10万多字的《和斋医案》公诸于世。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林英藩被评为省名老中医(五级中医师)。林英藩著书颇丰,著有《新医理论解释家传秘方》、《谈<伤寒>心得与<六经本义>》。此外还写《见楼医话集》、《见楼医案集》、《自制胃苓痛泻合剂治胃肠型感冒疗效介绍》、《胃病验方“蒌薤丹参饮”的辩证治疗》、《阴阳两亏咳血症治》、《尿血治验》、《酒疸》、《湿热内蕴发黄》、《肝炎的中医辩治》、《高血压病中医辩治》等。

1974年,林英藩病逝,享年73岁。

金云铭(1904—1987)

金云铭,号宁斋,福建闽县(今仓山区)人,著名历史学教授、收藏家。

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金云铭生于仓前山对湖。先后就读英华书院、福建协和大学社会系。

金云铭对我国图书管理工作做出重大贡献。在校期间帮助协和大学图书馆协助管理图书借阅。其时,协大没有统一的图书分类法可遵循。他深入研究美国杜威的十进分类法,结合我国传统的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和历代图书简单分类法,编成《中国图书分类法》一书,于民国17年6月初版,后经多次修改、补充,类目增至15000多条。该书第一次提出按著者姓氏笔划排列的著者编目法,在国内外产生相当的影响,福建师范大学等院校的古籍分类至今仍沿用此法。同年他大学毕业后即被聘为该校图书馆管理人员。

金云铭对保护古籍也贡献颇多。民国21年他得悉陈宝琛拟将家中藏书出让,便以6000银元买下陈家3万册图书,辟专室保存,称“陈氏书库”,并由陈宝琛撰《协和大学库记》刻石志之。金云铭则就其中闽人著作属于集部者400多种,写成《福建协和大学陈氏书库所藏闽人著作书目提要》分别加以评介,甚为简明。

抗日战争期间,协和大学内迁邵武。在条件极为困难的情况下,时任图书馆主任的金云铭,带领图书馆工作人员在新校址建立起初具规模的图书馆,还收集考证邵武宋代民族英雄李纲的有关石碑、拓片,以及当时出土的古墓和随葬品。

抗战胜利后,金云铭赴美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学院攻读硕士学位。1949年9月,金云铭在美国得知福州解放,毅然放弃攻读博士研究生的机会和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的聘约,辗转回福州。

1953年,金云铭任福建师范学院图书馆副馆长。他十分注意提高图书馆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亲自讲授《图书馆图书组织》、《图书检字法》、《图书目录学》和《版本学》等专业知识。在此期间,他为学校搜集不少元、明的善本书及罕见的抄本和稿本。如元代福建麻沙刊本《韩昌黎集》、明代何乔远《名山藏》刻本等,都是难得的珍本。1956年他又多次到北京、上海、苏州等地的古旧书店选购古籍,并组织人员收集、抄录、复制各种珍贵的地方资料及丛书。他收集、校对各种版本的福建省、府、县、镇的方志和专志300多部,收集不少闽人著作。为便于查找,他主编出版《馆藏福建地方文献及闽人著述书目》,对研究福建地方史有重要的参考价值。1957年为满足艺术系教学的需要,他又收买一大批古今名人的字画和金石拓片,其中有明末清初用唐寅之名仿画的《清明上河图》、用周昉之名仿画的《六十仕女图》、元代管道的《织锦回文图》以及黄慎、郑板桥、徐悲鸿、陈子奋等人的作品。1958年金云铭主持图书馆工作。他一面工作,一面研究,不少论文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郑和下西洋年月考证》一文,纠正《明史》中关于郑和七次下西洋具体时间的许多错误,推翻当时颇有权威的法国学者伯希和及日本学者山本达郎的考证,获得史学界好评。

“文化大革命”初期,金云铭虽遭受不平公正待遇,但仍一如既往工作。当越南企图侵占我国领土西沙群岛时,图书馆人员在他带动下连夜突击,赶编《南海诸岛资料联合目录》,强有力论证西沙及南海诸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他还组织汇编我国对东海钓鱼岛拥有主权的有关资料索引,获得有关领导的好评。1970年福建师范学院解散,他组织留校老教师清点、整理、保护图书,奇迹般地把学校图书馆完整地保存下来。

改革开放后,金云铭以历史系教授的身份为该系图书档案专业的学生讲授《图书分类法》、《中国图书馆史》等课程。1982年他就任师大图书馆馆长职务。

1987年8月病逝于福州,享年84岁。

金云铭兴趣广泛,喜欢吟诵古典诗词,集邮。著有《庐山吟草》、《芝城杂咏》等10多本诗集。

陈国清(1908—1980)

陈国清,福建侯官(今闽侯县)人,名医、著名防疫学家。

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陈国清生于荆溪乡光明村。父陈秀琛在香港经商有成,于民国11年(1922)到仓前山岭后望耕里盖楼房,全家迁到仓山定居。

陈国清先后就读于英华书院、燕京大学医学预科、北京协和医学院。民国27年他以第一名成绩毕业,获博士学位。毕业后,他留校任助教并担任住院医师,一个月即往上海妇孺医院任内科主任。

民国32年5月,他回到福州任协和医院内科主任,后在仓前山开办陈国清诊所。民国35年福州鼠疫流行,他不顾自己受传染的危险,奋力在义庄里、程埔头、仓前一带抢救病人,经过他抢救治疗,大部分病人都得到痊愈。他在个体行医的同时还精心研究中医,发掘祖国医学遗产,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使医疗效果更加显著。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陈国清被学为中华医学会委员,并担任中华医学会福州分会副会长兼学术部主任。1954年省卫生厅成立福建中医学术委员会,他被选为副主任委员。1955年他列席参加全国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和最高国务会议,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毛泽东、刘少奇等人的接见。

1956年7月,陈国清放弃个人行医,担任省卫生防疫站站长兼福建省流行病研究所所长。在他领导下福建省的血吸虫、血丝虫、乙脑、肝炎、流脑等传染病的防治工作取得很大成绩。他在治疗老年心脑血管病造成的极度体质虚弱、头昏、儿童不明原因的高烧、妇女不孕症及顽固性功能性出血、顽固性口腔疮疡、顽固性皮肤搔痒、多汗等顽症,都取得良好的效果。

从1958年开始,陈国清主编《福建医刊》杂志,还主编《福建省传染病防治论文集》、《食物中毒手册》、《丝虫病防治手册》,并译审有关论文数十篇。

1959年9月,陈国清调任福建省中医学院副院长,他组织编写并亲自审阅西医各种教材,讲授近代医学史、微生物学和内科诊断学。他还主持以现代研究方法去研究中草药,并在《福建中医杂志》上发表3篇中草药对白喉杆菌抗生作用的研究论文。

陈国清历任第二、三、四届省人大代表、省政协常委。1980年4月陈国清因病逝世,享年73岁。

何祖焕(1912—1963)

何祖焕,又名何光耀,福州人。名医。

何祖焕先后就读于福州师范学校附属小学、福州三一中学、上海圣约翰大学医学院。民国33年毕业后,在上海仁济医院任外科医师。在著名外科专家兰锡纯、骨科专家叶衍庆指导下,医术日精,对外科和骨科有较深的造诣。

民国34年,何祖焕先到上海任外科主治医师,后任浙江杭州广济医院外科主任。民国37年8月,出任福州柴井医院任外科主任,后又兼任合组医院外科主任。翌年8月,应聘到福州塔亭医院任外科主任,遂定居于仓山对湖。

何祖焕任职塔亭医院时,当时全院仅有9名医师,其中3名外科医师,医疗设备较差。他克服各种困难,先后进行大量手术治疗,从普通外科手术发展到泌尿外科、颅脑外科、脑外科。

新中国建立之初,福州各综合医院尚无骨科。为使骨科患者得到就医,他决心运用自己所学,筹建骨科。他克服人手少、设备简陋、病床缺等困难,开展骨科手术。到50年代中期,该院的骨科有了雏形。到60年代初,医院已具备骨科专业医师和护理队伍。

何祖焕长期兼任福建医学院教授,讲授《骨科学》,并在《中华医学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

1963年,何祖焕病逝。享年52岁。

王岳(1915—1985)

王岳,又名王钟五,福州仓山区人。著名化学家、庆大霉素之父。

民国4年(1915)8月,王岳生于仓山下渡的一个职员家庭。父亲王蔼卢为辛亥志士,早年曾参加广州黄花岗起义。

王岳先后就读于福州英华中学、三一中学、燕京大学化学系。获理学学士后,继续留校攻读研究生兼任助教。抗战中,到西南联大植物生理研究所工作,后又转到成都华西大学化学系工作。

王岳青年有成,曾探索出粪便在厌氧的条件下产生沼气的过程和提取方法,并发表一系列有关论著,引起国外有关专家、学者的注意,燕京大学校长司徒雷登亲自引荐他赴美国留学。民国30年8月,他赴美国进入拉格斯大学研究院深造。在抗生素研究先驱、诺贝尔奖金获得者瓦克斯曼教授指导下,一边攻读微生物学一边进行抗生素的研究工作。两年后,除获得微生物学博士学位外,拉格斯大学还授于他一把代表科学荣誉的“金钥匙”。不久,美国默克化学治疗研究所高薪聘请他为研究员。

民国33年,王岳毅然返回祖国,先后在国民政府中央卫生实验室、卫生化学室、重庆药学专门学校、南京中央大学卫生工程系和上海市卫生局等单位任职、任教。

新中国成立后,王岳出任福建协和大学教授。当时,国内急需抗生素一类药物,而帝国主义却采取敌视态度,对我国封锁禁运。为填补祖国医药学上的这一空白,王岳向学校领导提出研究抗生素的设想。他的意见很快得到校党委和中国科学院的支持,1953年成立以他为领导的抗生素研究室。在设备极为简陋的条件下,他带领助手们为筛选抗生素进行艰辛的劳动。次年,受聘为中国科学院菌种委员会研究员。

1955年,在全国第一次抗生素学术会议上,王岳和他的助手们向大会报告我国第一次从链霉菌中找到对癌症有一定疗效的放线菌素“23—21”结晶,引起与会同行们的强烈反响,在国外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期,王岳带领科研人员奋力攻关,终于从小单孢菌中分离出庆大霉素等多种抗生素产生菌种,特别是庆大霉素的研制成功,不仅为我国医药工业增添一个新的优良品种,救人无数,还把我国抗生素的研究推向一个新的阶段。1978年,在全国科学大会上,王岳研穷庆大霉素荣获研究成果奖。1979年被任命为福建省微生物研究所所长。

1980年,王岳和助手们又从小单孢菌中分离出疗效更高、更为安全的新抗生素紫苏霉素和武夷霉菌的生产菌,把我国抗生素的研究和生产推向更高阶段。同年,他的母校美国拉格斯大学授予他荣誉“R”纪念章。1982年,福建省政府授予他省劳动模范的光荣称号。1983年,王岳又找到用于器官移植的新型免疫抑制剂环孢菌素产生菌及胃蛋白酶抑制剂产生菌。

1985年9月,王岳病逝。

王岳是第五、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福建省政协一至四届委员。新中国成立之后共发表学术论文、译著和专著60余篇(部)。

林如阔(1894—1976)

林如阔,清光绪二十年(1894)十月,著名骨科医生。

林如阔生于侯官县潘屿乡一个中医世家。祖父林达年是清代著名的骨科医师。林如阔11岁时就跟随祖父、父亲学医。30多岁时迁居仓前山仓前路开业行医。

林如阔从事中医正骨70多年,医术精湛,擅长治疗老年性骨折、粉碎性骨折、复杂性骨折合并症等骨伤科疑难病症,他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开放性骨折,疗效显著。尤其是对陈旧性骨折的治疗更有独到之处,不少人的老疴沉病经他治疗后,都恢复健康。1974年,他为军委副秘书长张爱萍治疗腿伤,不到3个月就使患者丢掉多年的拐杖。同年,他又给罗瑞卿医治骨伤,也收到良好效果。

林如阔于1976年10月病逝。林如阔逝世后,其子林幼阔继承父业,并遵照林如阔生前遗愿和中央军委领导意见,将如阔医术整理成《林如阔正骨经略》,于1984年献给人民。1985年军委总后勤部卫生部举办“林如阔中医正骨学习班”,在全军传授推广林如阔医术。

陈希庆(1901—1987)

陈希庆,福建厦门人,福州著名企业家,为发展民族工业做出重要贡献。

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陈希庆生于福建厦门市大同路。家境富裕,自幼受到良好教育,后留学美国,民国18年(1929)学成回国。在福建省建设厅长许显时支持和菲律宾侨商李清泉等人的赞助下,筹集资金70万银元,在仓前山港头尾购地100多亩,建造私营福建造纸厂。民国21年5月正式投产,全厂工人达到180余人,是当时福州最大的工厂,造纸日产量达到3吨左右。

福建造纸厂主要产品有:新闻纸(白报纸)、凸版纸、胶版纸(道林纸)、打字纸、海月纸、连史纸、牛皮纸、包装纸等。曾畅销沿海各省和南洋各地。抗日战争时期,厂房设备被日本侵略军飞机轰炸,纸厂停产。陈希庆去菲律宾兴建印刷厂。抗日战争胜利后,陈希庆于民国36年回国,筹资100万元整修造纸厂,并向中国银行赎回机械设备,恢复纸厂生产,为发展民族工业做出贡献。1949年8月,陈希庆离开福州到菲律宾经营印刷厂。1987年8月病逝,享年86岁。

王观洲(1908—1970)

王观洲,字子仲,福州仓山区人,抗日名将。

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九月,王观洲生于仓前山上渡。父亲王坤丰开广福春雨伞店。民国15年(1926),王观洲高中毕业,考入武汉无线电专科学校,时该校与黄埔军校合并,王观洲就读于黄埔军校第六期通讯科。民国17年毕业后公费赴法留学,毕业于巴黎炮兵兵工专门学校。民国24年回国,就任南京防空炮兵学校教育科长。

“七七”卢沟桥事变后,王观洲奉调上前线抗日,历任中校、上校装甲兵团长,参加长沙和武汉等地保卫战。在武汉保卫战中,王观洲英勇作战,身负重伤不下火线,其弟王观霖亦战死九江沙场。他因 战功显著,连得三面勋章。晋升炮兵第一旅少将副旅长、旅长等职。

抗战胜利后,王观洲历任第一战区炮兵总指挥官。民国35年任国民政府驻法公使馆公使衔少将武官。1949年王观洲到台湾,历任澎湖列岛司令、台南炮兵学校校长、台湾兵工署中将署长等职。1970年2月,因患高血压、肾结石等症病逝。时年62岁。

点击显示全部 》
微信公众号
主办:中共福州市 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邮箱:fzdsfzs@126.com 闽ICP备200058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