拳播东瀛的周子和
2016-07-1412-00-00来源:福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作者:柳振土

1981年3月的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以友寄隆雄为团长,比索敏和上地完明为副团长的日本冲绳上地流空手道一行二十多人来福州寻访。团长友寄隆雄先生激动地对接待人员说:“我们一行是专程来寻根访祖的。福州是我们上地流的发源地,周子和是我们的祖师。我们参加日本全国空手道比赛都是打着周子和中国武功的旗号。”1984年3月,日本冲绳上地流空手道协会会长上地完英和北美上地流空手道协会周志玛会长率领代表团来到闽侯南屿芝田村寻根访祖,确认了周子和是他们的祖师。他们委托福建海峡音像出版社,根据周子和的为人和高超的武术拍摄了2集电视剧《卧虎雄杰》。以表对祖师的怀念与追思。

上地流空手道来源于周子和的虎形拳。周子和擅长虎形拳一指功,铁沙掌等多种拳术,而以虎形拳为最著。虎形拳是周子和在练拳时独创的,在运拳发功时,颈喉咽部劲道极为强烈,会发出吼声,此拳形如饿虎,以意为神,以气催力,拳势凶猛,仿效猛虎扑食,跳跃、奔窜等动作创编而成,现已成为我国的一个拳种,因之周子和是我国南派虎拳的一代宗师。

周子和(1874—1926),字永宽,号郇山道者,俗名宽宽。闽侯县南屿镇芝田村人,家道富足。少年时,他聪明伶俐,悟性极高,喜欢武术,崇尚诗礼。望子成龙的其父周汉甫决心将他培养成腹有经纶,技可保家的人。在他启蒙之年,周汉甫既给儿子聘师授课,又为儿子聘请,名武师李昭北传授武术,李昭北是少林铁珠和尚高徒李元珠的嫡传弟子。周子和在名师指导下,武功精进,书法造诣日益高深。在李昭北传艺期满后,周汉甫继而以隆重师礼和重金诚聘身怀绝技的武师柯细俤,令儿子再度拜师。时已具有相当功底的周子和在名师柯民精心指导下,进行规范的锤打与磨炼,武功在千锤百炼中达到了炉火纯青。他的铁沙掌和虎形拳尤显出色。某日,在南屿街由于乡邻与友好的盛情要求,周子和在永生银店表露了他的铁沙掌功力。他将五指伸入店门一寸厚门板中,令四个壮汉合力关门,只见门沿留下深深的四个指痕,而他的手指连皮都没被擦红,观者惊叹不已。

光绪二十年(1894年)周子和在南屿街和福州城开设武馆,意在选拔人才传授技术,健身壮体,保家卫国,发扬光大中华武术。他有“三不传教”的规矩:不传浪汉与纨绔子弟;不传倚财仗势,作恶多端之人;不传好高骛远,言行不一之人。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日本琉球学生上地完文为避兵役来福州,住在琯后街。他仰慕周子和的人品与拳技,要投周门下学艺。周子和见他骨架健全,气宇轩昂,目光有神,又经考察,品学兼优,抱负远大,就收留他在身边习学武术和伤科草药,不收他分文学资并供他衣食十三载,还资助他娶了福州女子,生了二女。宣统二年(1910年),上地完文回到了日本冲绳,他坚守师训,将中国武术精艺结合日本的武道精华融贯,内秀外厉,创立了“上地流空手道”,流派由小到大发展起来,流传到美国、加拿大、菲律宾、法国、英国、澳大利亚、东南亚和香港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还设立了拳术支部。

周子和能诗,善书画。原福州中亭街“未见斋”笔墨店和仓前街“及时图”钟表店的牌匾曾是他所题写。南屿居民藏有他画的“一笔虎”。他在故居楼上墙壁上自题诗一首,曰“石企假山山是假,假山画石假中假,君知无假不成真,始信无真不是假。”诗既幽默又有哲理。

点击显示全部 》
微信公众号
主办:中共福州市 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邮箱:fzdsfzs@126.com 闽ICP备200058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