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腊石
2016-08-1102-13-18来源:福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福州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主要以叶腊石、石英砂、花岗石和高岭土等非金属矿产为主,金属矿产则较贫乏。仅有金矿和银矿,储量也很有限。已发现矿产52种,444处,探明储量21多种,矿产地129处。其中大型矿床11处,中型矿床9处,小型矿床109处。

  全市叶腊石远景储量达5000万吨,占全省90%以上,居全国首位,主要产地福州晋安区、福清、罗源等地。石英砂、花岗石储量达数亿吨及数10亿立方米,

  主要分布在沿江、滨海县区。高岭土储量在1000万吨以上,主要产地闽清、永泰等县。此外,矿泉水资源也很丰富,已发现并经地质勘查的泉点36 处,分饮用和医疗两大类型。地热资源分布广、蕴藏量大,已发现地热点34处,以福州市区的地热经济价值最大,水温40—60℃的有18处,井口水温最高 97℃,可供沐浴、医疗以及农作物栽培、水产养殖等使用。

  叶蜡石:福州地区重要矿产资源,有大型矿床3处,中型2处,小型5处。矿体受构造控制,呈环状分布于古火山口周边,为火山热液交代充填而成。按 用途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工艺叶腊石,以寿山石质地细腻、色泽斑斓而著称,开发历史悠久,南朝时即用于工艺雕刻,以其工艺精湛而驰名中外,主要产地有福州 寿山峨嵋、罗源湾里、长乐方厝;另一类是工业叶腊石,质地较粗,富含石英、水铝石,主要用作陶瓷原料、玻璃纤维、耐火材料、人造金刚石的衬套及塑料、造 纸、橡胶、油漆、水泥、印纺等工业填料,上述各产地均有分布。

  在所有叶腊石矿中以寿山叶腊石矿为最大,矿体产于坂头组凝灰岩中,受构造控制呈似层状,透镜体状,储量达535万吨。矿物成份为叶腊石、高岭 石、石英。田黄石是寿山石的上品,价比黄金,有“国之瑰宝”的美誉,系寿山石经风化剥蚀搬运,埋藏于泥沙水中,经长期物理化学作用而成。品种繁多,质地细 腻,色彩斑斓,黄色半透明,肌里隐藏萝卜纹者为田黄石。

  寿山石:系优质叶腊石因产于福州市北郊40公里红寮乡寿山村而得名,质地光泽晶莹脂润如玉,斑斓多彩,柔韧易攻。分为田坑、水坑、山坑等三大类 120多个品种。田坑石极为稀少,亦称"田石",石质最佳,按颜色分为田黄、田白、田黑、田红等四种,其中田黄石温润通灵,最为罕见,人称石中之王,价逾 黄金。水坑石多透戎状结晶状,滋润雅洁,明泽如脂,主要品种有坑头冻、水晶冻、桃花冻、天蓝冻、善草冻、鱼脑冻、黄冻、玛瑙冻、中角冻等。山坑石埋存在岩 层夹缝中,往往一块料中含有红、黄、青、赭等多种颜色,黄如蒸粟,白如珂雪,瑰丽多彩,较出色者有白芙蓉、都灵坑、善伯洞、荔枝洞、艾叶绿、太极头和高山 洞等。早在南朝宋元嘉二十二年(445年)以前,寿山石就被开采雕刻。唐代时,当地僧人就吧寿山石琢磨成念珠、钵盂,作为馈赠礼品。宋代时,寿山石被作为 贡品,《乾隆印章》是乾隆皇帝使用过的"宝印",还被刻成石俑,用作殉葬,风行一时。明代时,出现寿山石章印钮雕刻。清代,寿山石雕名家辈出,如杨玉璇、 周尚匀等,流派纷纭。现代"薄意"雕刻大师林清卿的作品就可与同时代的吴昌硕媲美。现代寿山石雕,继承传统技艺又有创新,期工艺分为圆雕、浮雕、镂空雕、 高浮雕、薄意和钮雕、印雕、链条雕刻、线雕、镶嵌雕等充分利用材、色、势,精心构思。既有花果、人物、动物、山水风景等艺术品,又有印章、文具、烟具、花 瓶等实用品,花色不下千余种。作品明快生动、质朴大方,富有装饰性。其中陈敬祥的《求偶鸡》、冯久和的《花果累累》、周宝庭的《古兽》和林寿煁、林元康、 林廷良、郭功森、施宝霖、林发述等六人的《长征组雕》等,都有很高的声誉。1996年马达加斯加以寿山石雕为题材发行国家邮票,1997年,以寿山石雕为 题材的中国邮票又公开发行。近几年来,一大批关于寿山石的诗词、游记、传记、专著画册等相继出版。目前,寿山石已被列为候选国石首位,并成为2008年奥 运会国家指定礼品。


点击显示全部 》
微信公众号
主办:中共福州市 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邮箱:fzdsfzs@126.com 闽ICP备200058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