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泰县
2016-08-2205-39-19来源:福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位于福州市西南部,北纬25°39′~26°05′,东经118°23′~119°12′,东邻闽侯、福清,西界尤溪、德化,南邻莆田、仙游,北接闽清。东西广84公里,南北袤46公里,总面积2241平方公里,距福州城区62公里。
  唐永泰二年(766年),析侯官县西乡、尤溪县东乡置永泰县。宋崇宁元年(1102年),为避哲宗陵讳,改名永福县。民国3年(1914年),因与广西省永福县重名,复名永泰县。历属州、府名虽异,实均属福州。1949年8月15日解放,历属闽侯专区、晋江专区、闽侯专区、莆田地区、福州市。
  永泰地处戴云山脉东北延伸部,地势从西向东倾斜,大部海拔400米以上,以中低山地为主,峰岭陡峭,嵌有山间小盆地。西南部地势高峻,最高峰东湖尖海拔1682米(也是福州地区最高峰)。主要河流大樟溪为闽江下游最大支流,大樟溪深切县境中部,形成长廊式谷地,两岸分布狭窄的丘陵。河谷多为峡谷、盆地相间。干流234公里(境内90公里),在境内的支流有后亭溪、长庆溪、月洲溪、大喜溪、潼关溪、赤锡溪、富泉溪、清凉溪、温泉溪、台口溪、九老溪、赤壁溪、营口溪、一都溪。主要人工湖油洋水库,总库容量1280万方。有温泉13处。公路以省道103、201、203线为主干,形成以县城为中心,辐射各乡镇的交通网络。内河航线88公里,大樟溪自塘前至福州湾边通300吨位轮船;嵩口至塘前通木帆船。
  主要城镇——樟城:县人民政府驻地,三面临溪,曾名双溪、鹤皋,103、201省道交汇于此。嵩口(嵩阳):交通要冲,省道103、203公路经此,为永泰县南部重镇。塘前:县水陆交通咽喉。葛岭、梧桐:县油茶主产地,“李果之乡”,县中部商业中心。丹云:林区集镇。
  主要名胜古迹:城东南塔山公园有烈士墓、联奎塔。盖洋赤岭有风雅清幽的闇亭寺景区,千峰耸立,别具特色。白云乡姬岩(鸡岩)浓荫覆翠,云雾缭绕。道家称为第七福地的大洋高盖山(名山室)有紫盖峰、龙岭池、飞升台诸胜。葛岭方广岩有天泉阁、玉泉洞、“一片瓦”、脱凡楼等景,为闽山胜地。名胜古迹还有城峰太原滩唐代石刻、赤锡溪门桃源洞、岭路青云山等景区。
  县政府驻地樟城镇位于县城中心地段,城区道路以县政府驻地为圆心形成环状,内环主要道路有县府路、后程路、后垅路、池峰路、南湖路(接县府路形成内环);外环主要道路有富裕路、塔山路、龙头路、龙峰路等。
  2000年末,辖樟城、嵩口、梧桐、葛岭、城峰、清凉、长庆、同安、大洋9个镇;塘前、富泉、岭路、赤锡、洑口、盖洋、东洋、霞拔、盘谷、红星、白云、丹云12个乡。有8个居委会、254个村委会,总面积2241平方公里,人口35.87万人,境内耕地1.46万公顷,有林地16.09万公里,森林覆盖率77%,可利用草场2.27万公顷,水力资源丰富,为全国农村初级电气化达标县。


点击显示全部 》
微信公众号
主办:中共福州市 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邮箱:fzdsfzs@126.com 闽ICP备20005811号